赵家河只不过是松花江上游支流的支流,几百年来没发过大水。谁知道历史进入本世纪末这个水资源短缺的当口,突然八月中一场山洪,赵家河野性大发,一家伙把河北面地势低洼的赵村冲走了小半个。人们重建家园后,赵家河可就不比往常喽,年年水大流急,发生淹死人、畜事件多起,弄得这儿人人谈水色变!
赵村是个有不足一万人口的小乡,倚山面水,跟外地联系的交通要道是一座吊桥,洪水早把它冲没了影子,此后,河宽水大,再建吊桥已不可能解决问题,若是想抓住大好时机,充分利用当地野生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将大量优质山菜及时投入市场,尽快脱掉贫困乡的帽子,就必须在赵家河上修一座大桥。可是,修桥要近千万元的资金,赵村是个省里挂名的贫困乡,钱从哪里来?上级不能投这份资。县领导告诉乡党委书记、乡长,发动群众,集资。现在都兴这。等钱集得差不多了,上面做些补贴,还可以。
但是赵村的近万名老百姓砸骨卖髓也拿不出这笔巨款来:人均一千多,这穷地方!群众对乡领导说:“桥不修,受一辈子穷也只好认了,要是集出这么多钱,哪个也活不到过好日子那天。你们这是逼大家伙死呀。”情况属实。哪家的底细乡干部不一清二楚啊。可桥不修,更没指望啦。书记、乡长要愁死了!
就在这节骨眼上,天大的喜讯传到赵村:爱国华侨赵继祖听说家乡有难,自愿损助人民币一千万元,不但够建桥用,还可以造一所相当漂亮的乡中学!赵先生有要求,他是个孝子,其父亲赵忠贤生前就念念不忘要为赵村办一件好事并永远留念,到死此心未泯;为实现先人遗愿,等大桥建成后,要用他已故的父亲赵忠贤之名,称“忠贤大桥”;剪彩之日,遵遗嘱要将父亲骨灰撒入赵家河,以实现老人家“魂归故里”之梦想。一千万元这点代价算甚?乡领导欢天喜地的点了头。
谁也没想到,以赵忠贤命名大桥的消息一经证实,第二天一大早,乡政府门前就跪下七、八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紧接着越跪越多,男女老少都有。干什么?阻止接受捐款,请愿人员心甘情愿勒裤带扎脖子,自己捐款建桥,一年不成两年,一代不成两代!
乡领导问明情况,啼笑皆非:“多少年的事了,还惦记着?再说啦,人家留遗嘱给后人捐款,造福乡里,本身就是一种爱国行动,功过相抵了的。中央还号召搞统战呢,咱们不可以让赵继祖先生失望呀。”然而,这一劝说不但没奏效,请愿的人反而更多了!
原来,那个赵忠贤当年确实是赵村人,大财主。四十年代被贫苦农民造反,分去了财产和土地,因此,他对共产党和穷人恨之入骨,总想报复。可是,那阵子抗联在这儿常驻,伪满洲国政府甚至小日本都帮不了他。后来,战局发生变化,抗日联军撒进森林。已经当上日伪政权头目的赵忠贤见时机到了,便引来日本军队,把赵村的老百姓几乎杀光!老狐狸大约知道小日本长不了,事后逃往海外……这血海深仇赵村人怎么能忘记,如何肯让这大汉奸“魂归故里”!
民心难违。乡领导也只好劝说请愿者回去,由他们把原由向赵继祖说明。
赵继祖也是始料不及。他沉默了老半天,才说:“没听过还有见了金银伸脚踹的。能不能让我亲自到赵村去考察一下?”
这不难。赵继祖以联系收山菜的名义来到赵村。他看到很多人家饭桌上几乎顿顿都是咸菜,问原因,大家说:“再困难,骨气不能丢。我们为修桥,修一座自己的桥。”他看见许多老人把积攒一生做下的棺材卖掉,有些快要入土的,还商量身后把器官卖给医院,为的是多捐俩钱好修桥,还有的中学生干脆连书也不念了,回家挣钱修桥。
赵继祖大惑不解:“不念书,还有什么前途指望?修了桥又有什么用?”赵村的村民回答是:“这是两码事。修桥是大伙、是千万年的大事,耽误前途是一个人、半辈子的小事。赵村人当年面对日本鬼子的机枪都没胆怯过,如今绝对不能为一座桥让领导为难,什么都可以放弃,唯独骨气不能丢!”
赵继祖长叹一声:“了不得呀,这些人!”他找到乡领导:“请求给我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我情愿无条件捐款修桥。”
大桥很快就建成了。在剪彩仪式上,赵继祖要求对赵村村民说几句话。他说:“想不到家乡的父老乡亲如此有骨气。家父当年枉有许多钱财,可缺的就是这个,不然怎会有终生遗憾?只怪我心胸狭窄,目光浅短,以为只要有了钱,便没有办不成的事,家父的汉奸罪名会因此洗刷掉。我错了。这次回家,学到的东西一世受用不尽。如果家乡父老不嫌弃,我想回家乡办一个山菜加工公司,我想,跟这样的乡亲们合作,没有不发达的道理!”
赵先生亲笔大书“骨气”二字。后来这桥便被称作骨气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