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的心思你要懂:家庭教育心理学
10855400000070

第70章 跨越“代沟”,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简单地说,代沟就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因思想观念上的差距造成的心理距离。代沟就像一条鸿沟一样,拉开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影响了他们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代沟的出现是自然的,也是容易被人理解的,但它毕竟是困扰交流与沟通的难点,而且容易增加偏见和歧视的可能性。

代沟是两代人在生活、工作、学习、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心理差距。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应该把内心世界向他们敞开。殊不知,孩子早已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情感。父母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一个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生理和心理年龄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要想化解孩子与父母间的代沟,彼此拥有愉快、顺畅的交流,相互接受对方的行为和观点,是需要双方都做出努力的。这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承认代沟的存在

面对代沟,家长不要回避,而要迎难而上。生活中的代沟,其实可以不必计较,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思想上的代沟,则需要在交谈中进行碰撞,在碰撞中取得个性的共振,找出共同的思想点。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需注意的是,两代人之间不能伤感情,不然不但无法沟通,而且会加深隔阂。对此,父母应主动创设谈话情境,营造交流氛围,多与子女“以心换心”。这种交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父母最好是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切忌用封建家长式的态度居高临下地训斥孩子,否则会使彼此间的距离更远,沟通更加困难。

2.向孩子敞开心扉

小学阶段的孩子逐渐渴望独立,对事物也具有了一定的判断和评价能力,因而不愿事事都听命于大人。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父母和周围人的尊重,希望大家承认其独立意向和人格尊严。此时,过多的保护,反而会使孩子内心烦躁,产生抵触情绪,报复和逆反心理也会日趋严重,父母不妨适当地向子女敞开心扉,谈谈自己的心里话,让孩子理解自己的心情,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苦心。这样,子女才会逐渐懂得父母原来也有这么多的困难,才会感觉应该关心、体贴长辈。

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父母温和的态度,谆谆教导的方式,可以增加孩子的信任感,也就容易使孩子接受善意的劝导;而粗暴的训斥、轻蔑的态度、讽刺的语言和过多禁止与批评等,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不信任、不合作的逆反心理。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态度。

3.以探讨的方式和孩子交流

很多做父母的和孩子谈话时,总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顾孩子的感受,像推销员推销产品一样,迫不及待地把自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经验,全部推销给孩子,并希望孩子能全部接受。孰不知,由于孩子和父母在阅历和对事物的认识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没有谈话的共同兴奋点,谈话自然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做父母的谈论出来的观点出现明显错误时。父母只能和小孩共同分析讨论,按照孩子的观点发展下去,将会出现什么后果,从而引导孩子纠正错误认识,树立正确观念。

4.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

很多家庭看起来很温馨,却难以做到民主。在某种程度上,缺乏民主的家庭,即使再温馨,也会压抑孩子个性的成长和创造力的发挥。让孩子拥有一个自由安乐的民主环境非常重要。一方面,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个体的活动空间,即使孩子没有自己的房间,也要让他拥有自己的私人领域;另一方面,我们要创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它可以奠定孩子良好的适应基础,对健全个性的培养,创造力的发挥都有密切的关系。

5.学会接纳孩子

对待孩子,我们应学会在接纳、容忍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由于涉世不深,小学阶段孩子看待事物经常抱理想主义的态度,遇到挫折容易沮丧,也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再加上考虑问题片面,容易冲动办事,所以经常会做出一些在大人看来比较出格的事情。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这些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由“权威式”、“保姆式”的家长,尽快转变成“朋友式”的家长。

写给父母

现在的孩子,一旦和父母产生隔阂,闹出别扭,“代沟”二字立马就会脱口而出。“代沟”一词,我们做父母的很少说,似乎一说就理亏;我们也不爱听,听了便觉得惴惴不安。事实上,代沟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它并不可怕。既然是“沟”,我们就可以在上面架缆车、建桥梁,甚至对开直通车。当你能做到信步往来自如了,亲子间的传承与跨越就完美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