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东南亚概论
10854000000009

第9章 柬埔寨

国名全称:柬埔寨王国

国名简称:柬埔寨

英文国名:Kingdom of Cambodia

国土面积:181,035平方公里

首都:金边

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莫尼国王

人口:1,370万

民族:高棉族是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80%,少数民族有占族、普农、老族、泰族、斯丁族等

语言:高棉语为通用语言,与英语、法语同为官方语言

宗教:佛教为国教,90%以上居民信奉佛教,另有伊斯兰教、天主教等

货币名称:瑞尔(RIEL)

一、地理

位于中南半岛南部,东部和东南部同越南接壤,北部与老挝交界,西部和西北部与泰国毗邻,西南濒临暹罗湾,海岸线长约460公里。中部和南部是平原,东部、北部和西部被山地、高原环绕,豆蔻山脉东段的奥拉山海拔1,813米,为境内最高峰。湄公河在境内长约50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9℃~30℃,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受地形和季风影响,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矿藏主要有金、磷酸盐、宝石和石油,还有少量铁、煤。森林资源丰富,盛产贵重的柚木、铁木、紫檀、黑檀、白卯等热带林木,并有多种竹类,由于战乱和滥伐,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70年代占全国总面积的70%骤降为35%,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部山区,木材储量约11亿多立方米。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淡水渔场,素有“鱼湖”之称,西南沿海也是重要渔场,多产鱼虾。全国分为20个省和4个直辖市。

二、简史

公元1世纪建立了扶南王国,3世纪时成为统治中南半岛南部的一个强盛国家。5世纪末到6世纪初因统治者内部纷争,扶南开始衰落,于7世纪初为其北方兴起的真腊所兼并。真腊王国存在9个多世纪,其中从9世纪到15世纪初叶的吴哥王朝,是真腊历史上的极盛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16世纪末叶,真腊改称柬埔寨,从此至19世纪中叶,柬埔寨处于完全衰落时期,先后成了强邻暹罗(泰国)和越南的属国。186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并于1887年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法国重新占领。

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王国宣布独立。1970年3月18日,朗诺集团发动政变,推翻西哈努克亲王政权,改国名为“高棉共和国”。3月23日,西哈努克亲王在北京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开展抗美救国斗争。5月5日,成立以宾努亲王为首相的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1975年4月17日柬抗美救国斗争取得胜利。1976年1月,柬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1978年12月,越南出兵柬埔寨,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1982年7月,西哈努克亲王、宋双、乔森潘三方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1990年9月成立柬全国最高委员会,西哈努克出任主席。10月23日,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在巴黎召开,签署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历时13年之久的柬埔寨问题最终实现政治解决。

1993年5月,柬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首次全国大选。9月,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重登王位。11月,柬王国政府成立。

三、政治

1993年9月制定通过的柬埔寨现行宪法规定,柬埔寨的国体是君主立宪制,实行自由民主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国王是终身制国家元首、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统一和永存的象征,有权宣布大赦,在首相建议并征得国会主席同意后有权解散国会。国王因故不能理政或不在国内期间由参议院主席代理国家元首职务。

国会是柬埔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每届任期5年。本届国会成立于2004年7月,由123名议员组成。

参议院是国家立法机关,有权审议国会通过的法案。柬宪法规定,法案须经国会、参议院、宪法理事会逐级审议通过后,最后呈国王签署生效。任期6年。2006年1月,第二届参议院成立。

本届政府于2004年7月成立,洪森为首相。设7个副首相,15个国务大臣,26个部和2个国务秘书处,186名内阁成员。

法院分初级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三级。最高法官理事会是司法系统的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法院工作,拥有遴选、任免法官的职权。最高法官理事会由国王、最高法院院长、总检察长、上诉法院院长和检察长、金边法院院长和检察长以及两位法官共九人组成。柬无独立检察院,各级法院设检察官,行使检察职能。

2003年大选时有23个政党参选。主要政党有:柬埔寨人民党,该党前身为成立于1951年6月28日的柬埔寨人民革命党,1991年10月改为现名,现任党主席谢辛,副主席洪森,名誉主席韩桑林,现有党员400万。奉辛比克党,由西哈努克于1981年创建,1992年改为现名,拉纳烈任主席,现有党员约80万,2003年大选获得26个国会议席,仍居第二大党地位,2004年7月与人民党组成第三届联合政府。桑兰西党原名高棉民族党,创建于1995年11月9日,1998年改为现名,桑兰西任主席,现有党员40万人,2003年大选获得24个国会议席,在第三届国会中仍是反对党。

自1993年5月,柬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首次全国大选后,人民党、奉辛比克党和桑兰西党围绕权利分配和组阁产生矛盾和冲突,影响柬埔寨的政局稳定。1997年7月,联合执政的人民党和奉辛比克党爆发军事冲突,拉纳烈第一首相被废黜,流亡国外。2003年7月,柬举行第三届全国大选人民党获胜后,三党在权利分配上分歧严重,组阁陷入僵局,2004年7月15日,组阁僵局被打破,人民党和奉辛比克党就联合执政达成协议,拉纳烈和洪森分别任国会主席和政府首相,第三届王国政府正式成立。人民党与奉辛比克党联合执政,两党均强调两党的团结合作对维护柬和平稳定至关重要,在重大问题上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与配合。2005年柬国内政局总体保持稳定,两党承诺在2008年大选后,将继续组建两党联合政府。

四、经济

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贫困人口占总人口28%。柬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推行经济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把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作为首要任务。把农业、加工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训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推进行政、财经、军队和司法等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取得一定成效。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8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9.8%。

工业基础薄弱,门类单调,大多数工厂机器设备陈旧,原料缺乏,技术落后。自1991年底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以来,国营企业普遍被国内外私商租赁经营。自1994年投资法颁布以来,各类私营企业发展迅速。2005年,工业总产值占GDP总额的28.6%,同比增长10.7%。主要工业产品为服装、香烟、食品饮料、木材制品等。其中服装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目前也是柬最大的工业门类,2005年制衣业出口额22.8亿美元,占其经济总量的36%,占出口总值的95%,解决了30万工人就业。

农业是其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占全国劳动力的70%,可耕地面积68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面积为37万公顷,占16%。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有橡胶、胡椒、棕榈糖、烟草、麻类、棉花等。

近年来,柬埔寨服务业发展迅速。银行、餐馆、酒店、交通运输、旅行社、商贸零售和批发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2005年,服务业增长4.5%,产值占GDP总额的35.8%。

2000年来,政府大力推行“开放天空”政策,支持、鼓励外国航空公司开辟直飞金边和吴哥游览区的航线,柬外来游客增长率连续保持在25%~30%。2002年,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加紧修复古迹,开发新景点,改善旅游环境。2005年,赴柬外国游客14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6%,旅游收入10.7亿美元。客源主要来自美国、中国、法国、中国台湾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主要旅游点有世界闻名的吴哥古迹、金边和西哈努克港等。

200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4.2亿美元,其中进口为34.9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主要有纺织品、木材加工产品、橡胶加工品等,出口额为29.3亿美元;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产品、香烟、白糖、纸张、建材、汽车和电器、日常用品等;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欧盟,东盟、中国、韩国。

为鼓励外商投资,1994年国会通过投资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条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同投资商建立了定期磋商和协调机制。2005年,外资总额5.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1%。投资主要来自中国(含港澳台地区)、马来西亚、韩国、泰国、日本等。

五、人民生活和教育卫生

柬埔寨实行低工资制,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政府普通公务员、军警平均月工资20~40美元,外资工厂工人月工资35~40美元。物价平稳,市场消费价格指数为121%。全国共有121家国家医院,521家医疗中心。农村缺医少药,医疗设施较差。

摩托车是百姓的主要代步工具,多为自日本、中国台湾进口的二手车。据柬邮电部2006年统计数据,每百人拥有10.2部电话。

20世纪60年代文教事业有较大发展。自70年代后,因长期战乱,文教事业遭受严重破坏。近年来政府重视教育,兴建了一些学校。2006年共有2,205所幼儿园,73,250名入园儿童。6,063所小学,学生人数285万。698所中学,学生人数62万人。26所大学(其中9所公立大学,17所私立大学),学生人数4.1万余人。金边王家大学为综合性大学,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民柬时期停办,1980年复课。目前在校学生6,180多人,教师400余人,外国留学生130名。

2006年柬埔寨境内共有各类报纸杂志375家,其中影响较大的中文报纸有《华商日报》、《柬华日报》和《星洲日报》,较有影响的英文报刊有3,家,法文报刊1,家,其余为柬文报刊。发行量较大的报刊有《柬埔寨之光报》(柬文,日报)、《人民报》(人民党党报,柬文)、《和平岛报》(柬文,日报)、《柬埔寨日报》(英文、柬文)、《金边邮报》(英文,双周报)、《柬埔寨时报》(英文、柬文,周报)等。

柬新社(AKP)为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80年。

柬目前有28家电台,官方电台5家,其中FM96电台属国家所有,每天播音19个小时。电视台7家,国家电视台建于1966年,以柬语节目为主。此外,有2家有线电视台:分别为柬埔寨有线电视台、金边有线电视台。

六、对外关系

柬埔寨奉行独立、和平、永久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反对外国侵略和干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新政府成立以来,确定了融入国际社会、争取外援发展经济的对外工作方针,重视同周边邻国的友好合作以及与中、日、法等大国发展友好关系,积极改善同美及西方的关系,以争取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现柬已与107个国家建交。

柬埔寨与中国于1958年7月19日正式建交。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曾访柬,西哈努克亲王六次访华,并两次在华领导柬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大力支持。1993年柬新政府成立以来,中柬高层互访频繁,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两国在经贸、军事、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深化。西哈努克前国王、参议院主席谢辛、国会主席拉纳烈、政府首相洪森等分别访华。2000年11月,江泽民主席对柬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确定两国在新世纪发展更加密切和稳固的传统睦邻友好关系。2002年11月,朱镕基总理访柬,两国领导人同意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两国重点合作领域,中方并宣布免除柬所有到期债务。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柬,双方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中柬双边贸易额为5.63亿美元(我出口5.36亿美元,进口2,730万美元),同比增长16.7%,中国是柬第四大贸易伙伴,主要出口商品为纺织品、机电产品、五金和建材等;从柬进口橡胶、木材制品和水产品等。

柬埔寨于1999年4月30日加入东盟后,积极参与东盟政治合作机制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坚持成员国协商一致和不干涉内政等原则,主张加强合作缩小新老成员差距,重视加强东盟内部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推动柬越老经济三角区、柬泰老经济三角区和柬泰老缅四国经济合作。

在与东盟国家双边关系方面,泰国是柬主要邻国之一,1950年两国建交,近年来两国重视发展双边关系,高层互访频繁,两国成立了政府级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就边界争议和暹罗湾重叠海域的划分等历史遗留问题进行磋商。2003年1月29日,金边发生针对泰国的严重骚乱事件,两国关系出现波折,柬方迅速向泰方赔礼道歉,接受泰方全部要求后泰宣布重新开放两国边界,并恢复边境贸易和人员往来,柬泰关系恢复正常。同年双方签署了《过境产品卫生检疫协议》、《农业合作协议》、《使用劳工备忘录》、《打击贩卖妇女儿童备忘录》等文件,泰同意恢复对柬提供无偿援助和低息贷款,帮助柬农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通过协商柬与泰国就争议海域共同开发和陆地边界立碑达成一致,签署《单一签证试行谅解备忘录》。

1967年6月15日,柬埔寨与越南建交,1978年底越南出兵柬埔寨,1991年10月越南参加签署《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近年来,柬越关系发展良好,但存在边界和越难民问题。2000年2月越南国会主席农德孟、副总理阮晋勇等分别访柬,双方签署了《农业渔业科技协议》、《卫生合作协议》等协议,两国分别就柬越边界问题举行了三轮谈判。2001年11月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对柬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议》、《边贸协议》和《两国外交部合作备忘录》等文件,并发表了《双边合作框架联合声明》。

2002年1月洪森首相率团赴胡志明市出席柬老越三国总理第二次会晤。2003年,两国官方往来明显减少,但经贸、文化等关系及边界秩序保持正常,经磋商两国已就边界争议7处中的6处达成一致。2005年,两国官方往来明显增多。

与日本于1953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柬埔寨开始走上和平进程以后,才得以稳固和快速发展。2000年1月,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这是43年来日本首相首次访柬,目前日本是柬最大援助国,从1992年起年均向柬提供1亿美元援助,涉及公路桥梁、水电基础设施及农业、农村发展、医疗保健、教育、人才培训、环保、古迹保护和司法等领域。柬明确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柬埔寨曾遭受法国殖民统治长达90年,两国有较深的传统关系。近年来,双方都重视加强双边关系,法是柬第二大援助国,援助领域涉及文化教育、法律、宗教、警察宪兵培训、农业、卫生等。

与美国于1950年建交,1970年美国策动朗诺发动政变推翻西哈努克亲王后,两国关系中断。1991年底美向柬派驻大使。2002年6月柬商业大臣占蒲拉西访问美国,争取美国鼓励对柬投资、增加柬服装出口配额、支持柬加入WTO。2003年以来柬美关系继续平稳发展,双方交往和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2004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一直稳定增长,2005年,美国对柬埔寨出口7,000万美元,增长18%,美国出口柬埔寨的商品以汽车、机械、纺织品、肉类产品和石油为主,从柬埔寨进口17亿美元,主要是针织服装、肉制品和鱼类。2006年7月美国与柬埔寨签署了《美国—柬埔寨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将进一步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

与韩国于1997年建交,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较快,洪森首相多次访韩。韩向柬提供4,000多万美元援助和无息贷款,帮助柬修复公路和建设IT中心。2002年7月,柬韩就开通两国直达航线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