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才艺塑造篇
10853200000004

第4章 怎样发现孩子有无音乐发展潜力

发现孩子的潜能和特长并因材施教,是培养孩子成才的不二法门。孩子的特长也是孩子的兴趣所在。要发现孩子的特长,做父母的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孩子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所以家长要在对孩子充分了解和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发现孩子的特长。

“让孩子在将来的竞争中有特长,或者成为专门的人才”是天下为人父母者的共同愿望。人的智力同体力表现一样,也存在着强项和弱项的差异。早发现孩子的智力强项,对将来进行科学的和有目标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在培养孩子成才的过程中,必须分两步走才能实现,即:首先是“发现”,其次是“培养”。

现代家庭中,父母花费在教育上的投资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大多数父母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对孩子进行培养,但这最终多是“培养”,而并没有注重“发现”。虽然父母花钱购买书籍、请家教老师、送孩子去各种才艺班、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为孩子购买才艺需要的各种器材如钢琴、多媒体音像教材等,可谓不惜一切。乐此不疲、煞费苦心的原因只为培养孩子成为专门的人才。但绝大多数父母对于发现孩子智力强项的问题根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多年以来的教育理论绝大部分都是关于“培养”问题,多数内容讲述“培养”,而极少的涉及“发现”问题,更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孩子智力强项的发现方法;二是大多数的父母还没认识到“发现”的重要性,根本就没有把“发现”作为引导孩子成才的最关键和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就使得许多父母对怎样培养孩子,怎样进行精力投入、时间投入和资金投入产生迷惘,缺乏明确的方向和培养的目标。例如,本来孩子在绘画上有相当强的实力,而父母却盲目地为孩子聘请老师学钢琴,结果也就可想而知;本来孩子在抽象思维上很有见长,应该在理工科寻求发展,而有的父母却根据自己的偏好鼓励孩子往文学艺术方面发展……这是没有重视孩子智力之长的表现。如此缺少伯乐的慧眼,显然不是合格的父母。有些孩子甚至因此而荒废了美好前程,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默默无闻。所以,教育学家忠告所有年轻而对孩子有所期望的父母:要想知道孩子在哪方面有特长,能成才,必须坚持“先发现、后培养”的教育原则。想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具有潜力,必须进行一番实验、推测和检验,要先策划确定试验的项目,设计好试验的过程和手段,并把握好试验的时机。尽可能在孩子心情愉快的时候开展试验。通过试验可判断孩子将来的成才趋向,其结果大都是很令人信服的。试验是设想与现实之间的人为状态,是从未知到有知、从虚妄到科学的桥梁。通过试验,父母可以发现孩子的智力强项,并推断出孩子将来的成才趋向和择业取向。

(一)音乐发现法

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必须早发现,如果没有早期发现和早期培养,就是有一定的音乐才能,成才的可能性也会相对减少的。

每个孩子天生都有表达自己感受和思想的愿望。唱歌、跳舞是孩子表达愉快心情的一种常用方式。正常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高高兴兴、开心快乐的,因此,他们喜欢音乐、舞蹈。要观察孩子对音乐是否能够产生爱好及兴趣,首先要有一个和睦、愉快、轻松、活跃的家庭气氛,当然还必须有音乐。“如果一个家庭里有音乐,并不可能使这个家庭的孩子一定成为音乐家;但是如果这个家庭里没有音乐,那孩子就不会在音乐方面有所发展,也不会成为音乐家。”这就是说,首先要为孩子创造成为音乐家的条件,要全家人一起共同努力,使孩子欣赏音乐、接触音乐,引导他对音乐产生兴趣。这样,才有可能使孩子在音乐方面上显露才华。

有一小部分父母存在世俗偏见,认为孩子唱唱、拉拉、跳跳不会有出息,甚至歧视音乐。把音乐看作是不起眼的职业。因为家长有这种错误的思想,所以,往往会使孩子的音乐才能被埋没掉。孩子本来是有音乐天赋的,如果做父母的不但不从这方面去引导、帮助孩子,反而让孩子去学他并不喜欢的东西。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孩子对所学的东西失去兴趣,而音乐才能则被埋没,这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

要想使自己孩子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首先必须早期发现孩子的天赋。发现是训练与培养的前提。训练、培养孩子的音乐素质也是这样,只有发现了孩子具有音乐天赋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发、训练和培养。如果孩子在音乐上并无潜力,父母也不要在这方面做太多的无用功,应该让孩子在有潜力的方面发展。当然音乐仍然可以作为孩子丰富生活的手段。

一般来说,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其行为特征如下:

(1)在选择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时,最喜好选择音乐。

(2)有乐感,能准确地定音,能轻而易举地记住一个曲调。还能顺利地、正确地唱出或奏出这个曲调。

(3)特别喜爱各种乐器。

(4)能很快地学会识谱。

(5)能自己发明制作简单的小乐器。

(6)能自己编制出曲调。

具有以上六个方面行为特征的孩子,表明其具有较优秀的音乐素质潜力。父母应该及时引导孩子向音乐方面发展,使孩子长大后能够在作曲、演奏、演唱、音乐鉴赏等学科领域有所成就。

(二)音乐素质推测法

有不少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往音乐方面发展没有太大的把握。更有一些年轻的母亲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孩子做音乐家的梦,为孩子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似乎觉得自己的孩子“天生不是学音乐的料”,于是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想法。问题出在哪里?原因也比较复杂,但孩子缺乏音乐素质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你打算让孩子在音乐方面发展,在这之前,最好根据专家们的测试题目把孩子的音乐素质测试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可能会使你坚定信心或者干脆放弃这种打算。

下面是专家设计的测试题目,请你从每项的三种答案中选出比较适合孩子实际情况的一种,做好标记,然后按照后面的计分方法统计结果,根据不同的结果来评判你孩子音乐素质的高低。

测试项目:

(1)孩子是否能随着音乐的节拍、节奏协调地使身体动作起来?

①能②基本能③不能

(2)观看电影、电视时对其中的乐曲敏感吗?

①很敏感②比较敏感③不敏感

(3)学习新儿童歌曲时,孩子学的快吗?

①很快②比较快③很慢

(4)能很快且准确地听辨出手风琴、钢琴、口琴、小提琴等不同乐器的声音吗?

①能②大部分能③很少能

(5)对熟悉的歌曲,当别人弹、唱错了时,孩子能迅速地听辨出来吗?

①能②有时能③极少能

(6)欣赏歌曲或乐曲时,孩子能随着曲调进展变换相应的表情吗?

①能且很协调②能,但不很协调。③不能

(7)在公共场所演唱熟悉歌曲时会跑调吗?

①不跑调②很少跑调③经常跑调

(8)孩子喜欢经常自己编唱一些“歌曲”吗?

①非常喜欢②比较喜欢③不喜欢

(9)听到周围环境发出声音后,孩子能否迅速地说出与声音相同或相近的乐器?

①绝大部分能②部分能③很少能或不能

(10)对各种乐器的学习感兴趣吗?

①兴趣很强②比较感兴趣③缺乏兴趣

(11)能模仿出常见乐器的声音吗?

①能很好地模仿②能较好地模仿③不会模仿

(12)一首歌曲听过几遍后,在不同的场所再播放时,孩子能否迅速地辨别出是自己已听过的吗?

①能②有时能③不能

(13)孩子能准确地分辨出2/4、3/4拍的歌曲吗?

①能②只能区分出比较明显的③不能

(14)能跟着琴声哼唱吗?

①能②基本能③不能

(15)能听辨出音的强弱、高低、长短吗?

①能,且很快②能,但需要多次反复听③不能

(16)孩子能否运用自己已掌握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和掌握同类或相近的歌曲或乐器?

①能②能,但需要成人的提示③不能

计分与结果对照;测试完后,请按①得2分、②得1分、③得0分人统计你所选择答案的总分。满分为32分。你可以根据如下标准判断自己孩子的音乐素质:

得分与评价:

29~32分 很高

23~28分 比较高

17~22分 一般

11~16分 比较低

0~10分 很低或缺乏

如果孩子的得分很高或者比较高,则孩子适合在音乐方面发展。若孩子得分比较低或者很低或者干脆缺乏,那就不适合往音乐方面发展,应该放弃在音乐方面发展的努力,只能把它当作业余爱好。

你的孩子若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质,将来可能在音乐方面会有较好的发展前途。但必须指出的是,音乐素质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孩子是否能成为有名的音乐人才。反之,孩子的音乐素质一般,但若能坚持有效的教育和持之以恒地训练,也可使孩子才能得到不断地发展和提高。音乐素质测验取得比较高的成绩,只是证明孩子有较好发展前途,音乐潜质比较好,但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作曲家、演奏家、演唱家、音乐鉴赏家还必须经过持久有效的教育和训练,否则仍然不能成功。

(三)音乐能力测试法

孩子是否有音乐才华,可以进行一下试验,做到心中有数。对发现孩子才能来说,主要方法就是观察,观察的方法非常重要,这里的测试法就是观察孩子音乐能力的手段。

1.音乐潜能测试

音乐能力试验的方法是父母或老师买(借)一个新音乐录音带或一盘新影碟或一盘新卡拉OK带,给孩子重复播放2~4次,随后停止播放,要求孩子进行模拟或模仿演练,而后根据孩子模拟或者模仿演练的节奏、韵味、感染效果做出客观实在的评判。一般可分为三类:

(1)孩子的演练效果极差。没有原有节奏感和韵味,感染性太弱。可评判为:音乐能力潜在素质差或较差。

(2)孩子的演练效果一般化。具有原有节奏感和韵味,但有时还存在着明显的偏差,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可评判为:音乐能力潜在素质一般。

(3)孩子的演练效果很好或较好。具有原有节奏感和韵味,感染性特别强。可评判为:音乐能力潜在素质好或很好。

2.音乐感受能力测试

下面是音乐能力试验的一个具体方法:

第一步,找出两段录音,它们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在强弱的节奏上都有所不同。至少给孩子播放两遍录音,鼓励孩子随着乐曲舞动,并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同一首曲子,听起来会有差别?

(2)你感觉这些音乐怎么样?

(3)哪首曲子的速度较快?

(4)哪首曲子的声音较大?

(5)你喜欢哪一首曲子?为什么?

(6)你听出哪些你熟悉的乐器在演奏?

第二步,测试项目问卷:

(1)在活动中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是()否()

(2)孩子根据节奏的类型改变自己的动作吗?

是()否()

(3)孩子能讲出两个乐曲之间的不同吗?

是()否()

(4)孩子能分辨出乐曲的节奏快慢吗?

是()否()

(5)孩子能区别乐曲声响的强弱吗?

是()否()

(6)孩子能分辨出演奏乐曲的乐器吗?

是()否()

(7)孩子能说出他对某一段录音特喜爱的原因吗?

是()否()

第三步,得分评价。

10子在音乐方面具有才能的可能性就越大。孩子至少得3分,才能被认为有出众的可能。

音乐能力试验的目的在于判定孩子对音乐节奏的感受能力,在这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适宜向与音乐有关的行业发展,一般说来,音乐能力潜在素质相当好的孩子最有音乐发展前途,具备一定的恒心与毅力,经过艰辛的努力很有可能成为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指挥家、音乐鉴赏家;音乐能力潜在素质一般的孩子,经过艰苦训练,也能在一般演唱会上或学校组织的文艺节目登台表演,或在音乐方面小有成就。当然,音乐能力潜在素质较差的孩子,最好不要选择音乐作为职业,不要选择音乐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

3.唱歌的艺术才能的观察和分析

怎样发现孩子的歌唱才能?首先,孩子的发音应纯净、明亮、动听。其次,唱歌的音调准确、有节奏感,能够迅速地学会一首新歌曲,而且能够表达感情。再次,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欣赏歌曲和乐曲,并能专心地倾听,即使换了演奏的乐器,他也能知道这是熟悉的歌曲。最后,孩子在听歌或唱歌时,对音乐有明显的情绪变化,会伴着音乐的节拍、速度和所表达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符合上述情况说明孩子具备初步的歌唱条件和音乐听觉能力、音乐的记忆力、音乐的感受力和音乐的节奏感等音乐艺术素质。

如果你的孩子符合以上各项条件,就可以判断他具有歌唱艺术才能。父母就要尽量把孩子的文化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使孩子有广泛的参加唱歌艺术学习和活动的机会,以便早期培养孩子唱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