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说锋语:子辑
10851600000008

第8章 中国人管离婚叫“打离婚”

(2010-04-0822:27:19)

刚才看《法晚》,有一则离婚案报道了一整版:男的因车祸致残、主动要求女的离婚,女的坚持离婚不离家,继续承担照顾对方的责任。这个温馨的离婚场面让法官动容,称从业这些年来未见过这样和谐的离婚场面。2000年我写军艺毕业作品《诊断婚姻》时,采访北京第一家征婚中心的创办人郑先生,他就告诉过我:中国人管离婚叫打离婚,也就是说不打是离不了婚的。今日看到这则法官的感叹实在是有理有据而且这个“打”字其实可能意义很多,而最重大的是“打”个离婚的证书回来,算是个解放证书?还是自由身份的回归?那本书的主标题是一个关于忠诚与背弃的话题,但是不是这个忠诚与背弃都写在了这一纸婚书上?你誓死捍卫了,打得头破血流、打得伤痕累累、打到筋疲力尽,最后发现原本该有的幸福时光已经溜走了啊!“打”来何用?而且即使“打”回一个自由还不是要再去寻寻觅觅?离婚不离家是什么意思?我对中国人的崇高品德常常有些人性化的不解呢!

整理要再版的旧稿时我又写过一篇《忠诚与背弃只是心与心之间的一条路径》,两个人的事应该只有两个人之间才能知道的,尤其是男女之间,弄到要结婚的地步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婚姻应该都算是不薄的缘分了,尤其是再共枕个几年甚至几十年、再有个共同的孩子,那即使离了婚也算是亲戚了,干吗要“打”?你把对方说个体无完肤你又算什么?毕竟你们曾经一体,他(她)的问题也是你的问题啊!男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常常是沉默、退让甚至躲避,而女人则易于成为“打”的先锋,往往容易恨之入骨难能解脱,而且自以为有了这一纸婚书的制约可以盯住对方使之不能如愿。呵呵……其实我一直很想有机会去劝那些死盯住自己丈夫的女人,即使你有办法把他圈在一丈之内,但女人的幸福来自于对方的欣赏和宠爱,一个天天在自己身边汇报了一日行程的男人或者只是把你当了更高级一些的保姆而已。婚姻对于男人来说常常是一个稳定的后院、一个责任和一个生活保障,若是他连这个后院都不想要了,你想留住他的话最好的办法不是“打”,而是让他重新来欣赏你、宠爱你。与其强求不如强势啊!如果对方是让你感到了彻底沮丧的人品问题那是另当别论了……

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相处切忌去争表面上的输赢,这其实是很不明智也很不成熟的方式,但“打”的原动力往往在此,其实无论如何总有一方是要多付出一些的,如若不然就干脆放手,或者确认自己尽了力彻底放弃,但一定要确认自己尽力,不然后悔的滋味是很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的啊!试想:你表面赢了让对方屈就于自己,但人的感情岂能强求?或者干脆逃避不去面对?把自己弄进死胡同的人常常就是这样跟对方恶性循环的。这个无处可“打”也不能不是造成感情真正破裂的原因呢。既然你确认对方对自己很重要,那就不要再绷着为了一点小尊严去“打”,既然已是夫妻,感情基础一定会有,若是无可挽回又何必再浪费生命呢?我觉得对于女人来说,找一个爱自己的人相对更加重要;而男人呢?千万要主动出击,为自己的所爱去追求。如若是男人迁就找了个对自己多好的女人,或者女人迁就为了自己的所爱一再付出,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吧?男人是因爱而产生爱,而女人是因被爱而产生爱,“打”的时候想一想这桩婚事的起因吧!这可能与“打”的方式和“打法”有直接关系呢!

什么时候中国的“打”离婚能真的演变成协议离婚,不管是“打”的人还是“判”的人都不会那么累了。你看现在是什么时代了,和谐社会!若能把“打”字换成了“协议”不管是小三也好、二奶也罢都就能消停消停了吧?我没有崇洋媚外的意思,但西方的协议离婚相对还是更文明些,打来打去要“打”回一纸离婚证还不是一样要签字画押?哈哈……

大时代的大作品需要国际化和

国际认可(2010-04-0616:37:10)

现在中国强大了,这个强大最显著的表现我认为是汉字的瓶颈越来越不能成为阻碍我们去实现国际化的问题。现在的产品都是为中国市场定制的,谁说大家不了解中国啊!想当年八国联军拿大炮炸开国门的时候,就好像比中国人自己都了解我们的资源在何方。我们的宝贝又在哪里?倒是我们自己,别老是孤芳自赏地以为自己的方块字好深奥啊!深到不需要诺贝尔的认可,我们的大时代是国际化的大时代,这个大就是要“大”到国际,“大”到人类的,难道继续是乡土和伤痕、继续是抗战和历史?或者说我们要用国际化的名牌来串联文字,用跨国的方式找来外国的和尚念中国字的洋经?

文学的奔跑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是否能够构成同一首歌的旋律?

那日我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了毕淑敏在《百家讲坛》上的讲课,说实话,她的口才、形象与她的文章大相径庭,看了她的课想起她的文章有些不搭调。或者说她更擅长以字抒情,非要她上镜讲课或者靠一个女性的什么形象来说话有些难为了她啊!由此想到我们很多的老作家,包括那些不怎么为众人所知道的作家们,他们的奔跑也好,追求和耕耘也罢,有些与现在的经济发展节奏不一致吧?其实他们只是一下子不能接受这样的包装,因为在他们所成长和所属的那个年代他们没有接受那么全面或者那么丰富的生活感知呢!我们的文学一边是60年代的回顾和历史的徘徊,一边是80年代的青春的动漫和所谓“新奇”文字。我们那些老作家其实都在想招,来适应这个大发展的时代呢!从在操场和稻场的奔跑到用跑步器、记步器的速率计算,你看,有的老作家穷几年之创作精力研究红学,只为想在学术上找到些惊世骇俗的观点,实现一个一家之言;有的学者反刍国学,反刍那些容易被大众遗忘的角角落落只为让自己在这个讲坛上站得住脚。他们都在奔跑着,只是他们的心脏还是在渐渐地老去,脑容积里大半还是自己前半生的感动和怀念。他们的殚精竭虑被人所忽略,人们热议着网上敢说鲁迅不如自己、没读懂老子就能骂老子的丑女和裸男们!哈哈!在他们的时代里是一首进行曲而现在已经满大街的“hipster”和“beatnik”了,中国这几年确实发展太快了,这个大时代对老作家们还需要认识还需要沉淀,对年轻的作家来说只是谁有好的背景、有好的机遇、好的提携便就马上遍地开花了?文学这个东西确实是需要实在的字词和思想来堆砌的,这一首附歌是老作家们就可以演绎出来的吗?你看王蒙大师,他如此力挺郭敬明不还是被指责了吗?可见歌还是大家唱的,只是能不能构成同一首歌的旋律值得期待。

国际化认知题材与民众口味的川鲁粤能否同呈一桌。

我们现在普遍受到欢迎的作品,不管其本身“大”还是“不大”,实现其价值的途径大都是改编了电视和电影的大众题材,比如:《暗算》、《风声》,再比如以前的《红高粱》等尽人皆知的作品,一部《孽债》书出了5年没有人买、只一部电视剧的上映就再版了5次。我们津津乐道的国际大片也均是情节简单制作宏伟的无国界题材,这些让人们思考的是要与国际化同呈一桌,我们的民众口味与国际化认知如何调理?是众口难调还是干脆繁而简之?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要创个记录什么的都不难,你看我们奥运会的大场面不就让国际上质疑了我们还是不是发展中国家啊!但是我们的城市堪比欧洲、我们的农村呢?堪比非洲?作家们管得了这事吗?还是卖穷就是国际化的老路子?文化是盛宴是大餐?口味上如何调剂?值得探讨。

诺贝尔文学奖不是需不需要、重不重要的问题,而是中国的文人不能忘记。

你看鲁迅和茅盾文学奖多么不被现下的文人看得上啊!只一个诺贝尔却是我们总在提重不重要、需不需要的事情!文学大奖对文学人好像一场爱情,重要的是有时候已经不是爱与不爱而是不能忘记了!哈哈……这是中国文人的一个缺失,也是我们的文学没有走上真正的国际化的一个例证,我们的大时代“大”在哪里?我们的大作品又“大”在哪里?你非要写知青、写内战,这个确实是有些不好翻译,但是我们现在的科技、经济包括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又有哪个大作品记下了这个时代,卖了几百万册的青春文学畅销书还是实用价值的行业、教育类指导图书,就是火了的那些电视剧、电影,拿回来的往往是不被国人知道的大奖,你看一个奥斯卡就没有什么中国的大片吧?而我们的贺岁档很是拥挤呢!但是票房好的电影不一定就能拿奖啊!国际化的创作立场才是国际化认可的前提,一时的火暴不代表能传世,经得起十几二十年的好作品才是精品和绝唱!而我们中国的作家们从故步自封到文人相轻、再不就莫名其妙的力挺某个平庸后生,这个裙带的文学发展观何时能解决?作家们又何时能坐下来好好研讨这个国际化的题材立意问题了?只一个不重要就解决了吗?那什么是重要?圈子里的认可还是权威的看好?而且值得理论的是好像不管是哪个诺贝尔大奖怎么常得是让换了国籍的华人才能得到呢?我们该思考和研讨还是该去追索和自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呀!

关注温总理答记者问中的以诗明志与

翻译问题(2010-03-1419:49:33)

刚才看到手机报的新闻里很详细的总结了温总理以诗明志的详细原文和出处,可是却没有译文。本人倒认为,像这样的国际性记者招待会应该尽量不要产生文化误读,类似刘禹锡的《子刘子传》中的“人或加讪、心无癖兮。”与《左传》中“虽有小愤,不废懿亲。”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分于杭州博物馆与台北故宫之说,关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大意难以翻译到位。我翻了网上的几篇帖子有几个总结归纳:

How to translate the ancient prose in Premier Wen meets press?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意思是我们不必畏惧天象的变化,不一定效法祖宗的规矩,也不要担心人们的言语议论。出自于《宋史·王安石列传》。

译文:The change of celestial phenomenon does not need to fear,ancestor's custom is not necessary to follow,people's discussion does not need to worry。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意思是说,我一心梦想着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那万古传诵的《下泉》诗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和愿望,也正是今天人们所日夜盼望的。《下泉》诗是《诗经·曹风》中的一篇,诗中有这样的句子:“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意思是说,想那太平盛世的时候,田间的禾苗有雨露的滋润,长得欣欣向荣。国家安定,有郇伯那样贤明的君主来关怀百姓,治理国家。诗序说,《下泉》诗描写了曹国诸侯共公时政治混乱,政令苛刻,人民痛苦不堪,因此渴望有一个圣明的君主来治理国家。这里借用了原作的诗意,表达了作者自己希望有个贤明的君主,能顺应人民的意志,收复失地,统一全国,把国家治理好。温家宝总理巧妙地借用了这个典故,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而含蓄的。

译文:I hope to unify our motherland heart and soul,this is also people hope day and night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意思是当我们都经历了劫难后,兄弟之间的情谊还在,相逢的时候相视一笑就把过去的恩仇全部忘记了。出自于鲁迅《题三义塔》(1933年),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原诗如下:

奔霆飞焰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译文:After many disaster,we are still brothers,we completely forget all past hate once we meet again。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意思是说,周朝虽然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到文王时,其精神气象却是新的。《大学》借用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是下面的这一思想:君子“日新”,首先自己“日新”,进而推广开来促进周围的人也“日新”,并且还要使自己生活的环境也得到“惟新”。《大学》所言的“日新”、“新民”和“惟新”之主要着力点,不在外在形式,而在人的精神生命及与之相关的社会风气、社会组织等环境之更新改善。所以,在这种“日新”,也就是创新的过程中,自表言之,人还是这个人,人所生存于其间的群体、社会与国家,都仍然是旧观,但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则是全新的。

译文:The people,the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are still old,but the mental outlook of whole society is new。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此句出自诗品《纤穠》,原诗如下: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意思是说大自然中蕴藏的美景难以穷尽,诗人只要深入地体察,体现,就能不断创新的诗境。即使古人写过的题材,也能“与古为新”不断创造新的意境。

译文:The beauty in the nature is endless,even if the ancient has written the same theme,we could still create the new ideal poem。

“柳阴路曲,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后悔。

出自《离骚》。

“行百里者半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

语出刘禹锡《子刘子传》

“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即使有些小矛盾,仍然是至亲的亲人。

语出《左传》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这两句出自唐朝诗人杜审言七律《春日京中有怀》,温总理做了即兴发挥,原诗如下: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

出自刘安《淮南子》,原文如下:

夫钳且、大丙不施辔衔,而以善御闻於天下。伏戏、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於后世。何则?至虚无纯一,而不喋苛事也。《周书》曰:“掩雉不得,更顺其风。”今若夫申、韩、商鞅之为治也,挬拔其根,芜弃其本,而不穷究其所由生,何以至此也:凿五刑,为刻削,乃背道德之本,而争於锥刀之末,斩艾百姓,殚尽太半,而忻忻然常自以为治,是犹抱薪而救火,凿窦而出水。夫井植生梓而不容瓮,沟植生条而不容舟,不过三月必死。所以然者何也?皆狂生而无其本者也。河九折注於海,而不绝者,昆仑之输也,潦水不泄,瀇漾极望,旬月不雨则涸而枯泽,受瀷而无源者。譬若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在香港礼宾府出席CEPA协议签字仪式后发表演讲,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的诗祝愿香港。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2003年10月1日,陕西省13万民众受灾于洪水。在看望了灾民后,温家宝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告诫当地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2003年,温家宝总理说起台湾问题,引用辛亥革命老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的一首哀歌:“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词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2004年3月4日,温家宝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农业界委员时,引用汉代政论家王充著作《论衡》中的这句话,阐述其治政思想。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温家宝总理就两岸问题答记者问时,引用台湾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同上时间,温家宝总理引用《管子·形势解》中这两句古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了形象注解。

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

——2004年,温总理答记者问。谈到税费改革,最重要的是要精简机构和人员。中国古代《大学》中说:“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现在在农村倒过来了,“食之者众,生之者寡”。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04年11月28日,陈家山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夺去166名矿工生命。2005年1月2日一早,温家宝赶到陈家山煤矿,向矿难职工灵堂敬献花圈,并发表讲话。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2005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台湾问题,引用中国的一句古话,“同胞兄弟何不容?”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2006年9月5日,温家宝总理于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了芬兰《赫尔辛基新闻报》、英国路透社、《泰晤士报》、德国德新社、《法兰克福汇报》五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温总理用杜甫的诗作为开场白,欢迎记者到来。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

——2006年9月5日,《泰晤士报》问温总理:晚上睡觉之前最喜欢读什么书?掩卷之后,有哪些问题常使你难以入眠?温总理如是说。

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

——2006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指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新的任务,形势稍好,尤须兢慎。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006年温家宝总理同文艺家谈心,引用司马迁《报任安书》名句。

请问开化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2007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谈到民生问题。温总理指出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记者也许问,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请问开化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

——2007年温总理答记者问,引用《管子》的话比喻中日关系。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2008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谈到改革问题,要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如果说前者是因的话,后者就是果。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2008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两会期间我一直在上网,广大网民向我提问题、提建议,甚至为我分忧,多达数百万条。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008年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当记者问及台湾问题时,温总理答到: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如何扩大同台湾经贸交流的范围,包括投资、贸易、旅游、金融,提高合作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