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说锋语:子辑
10851600000035

第35章 文化部产业六大战略与made or make

文化部产业六大战略与made or make in China?

(2010-02-0100:34:07)

今日读到文化部29日在长沙举行的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欧阳坚介绍的 文化部颁布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了未来几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其中有六大战略。

一是骨干企业带动战略。培育骨干企业,形成战略投资者,既是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创新、增强产业集聚效应的战略举措,也是应对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化激烈竞争,加快民族文化产业振兴的迫切需要。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二是科技创新推动战略。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状况,走出受制于人的困境,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创新型文化企业,让自主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发动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提高文化产业活力与竞争力。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对原创性强、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文化企业,应给予重点支持。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积极鼓励和支持原创,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产业集聚发展战略。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是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促进文化产业的内部分工与协作,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的必然趋势。为此,要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骨干企业培育、配套设施建设、新兴业态培育和运行机制创新,突出主导产业,加强企业集聚,强化分工配套,使各地园区成为吸纳投资的主要土壤和产业扩张的主要增长点。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扶持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地根据自身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带和集聚区,形成具有强大带动效应的区域文化产业孵化器和发展极,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四是文化品牌塑造战略。知名品牌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只有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推出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著名文化品牌和知名文化企业,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品名牌引领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才能真正从“中国制作”走向“中国创作”、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五是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头在创意,而创意来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不能建立一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健康持续发展。要牢牢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抓好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文化产业,建设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才队伍。

六是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是拉动对外文化贸易,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对外文化交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的必然要求。现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主要讲述的还是西方的故事,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理应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示自己的文化。争取在“十二五”期间使我国的对外文化贸易有快速的发展,基本扭转文化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

这六条我是很认真地读了几遍,本来想去看《孔子》的,但人很多就放弃了,回来读网读文件,呵呵,整理街拍的图片。在好友的博里读到一则笑话:说一个导演想拍大戏问他,是拍《庄子》好还是拍《孙子》好,他建议还是拍《装孙子》的好。哈哈!带着这样的情绪,事实上我不是不敢看而是不忍去了,我们怎么去实现文化品牌塑造战略?从学者的蹩脚注解到电影的武侠言情,我们的有关部门何尝不能立法去保护保护这些国家的文化符号,又一个民族文化形象的代表呢?只一部《功夫熊猫》就让老外把无字天书的中华文化精髓学了个精到,电影院是比以前拥挤了很多,不管是题材还是导演、演员包括创作卖点具备一个就可以有票房了,只一个北京就多少人啊!每人个几十块实在微不足道啊!国家富裕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要丰富:好比吃饱了就要吃好,吃得好了还要健康有营养,就电影这么一个文化产品照着这六条差了多远?

写这篇文章时,我对面墙上的电视正播放着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团的新年音乐会。从精湛的技巧到年轻的人才,我们的文化竞争力到底差在哪里?我在一段弦乐中思虑而惶恐,我们大部分的中国人在用自己的艰苦朴素精神去换取一件历史悠久又能提升自身价值的外国名牌,而粗略地研究一下国外的品牌史,除了家族经营就是创办人的个人主张。我们的电视媒体从《凤凰》那里开始汲取用主持的个人魅力去带动节目定位,包括各行业领导的个人魅力展现,其实归根结底就在一个文化症结,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聚集我们在做市场的同时其实是在被一种隐形的文化牵引着,我们的资源怎么整合,我们的政策怎么制定?会不会连读的书和使用的文字都要改革了?这不是文化问题是什么?你看国外的品牌,从材质到做工哪个不是看好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而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中关村的聪明人何其多?你有上网卡马上就有便宜的蹭网卡卖,山寨手机的电池从来都比品牌的待机时间长啊!为什么呢?写这句不禁又想起小沈阳来了,只这么个二人转演员,红一年就能创造一个多亿的利润呢?我们的文化消费市场绝对是潜力无穷大,你说我们是花时间去解决文化贸易逆差还是拿出点时间来给文化受众调调胃口?呵呵!

你看:难道是国际的品牌手机商破译不了让电池待机时间长的技术问题吗?还是上网卡的密码就那么难以破解?要知道贪便宜的消费者忽略了产品健康,我们电子产品的辐射问题其实才真是影响全民健康的大问题呢!山寨手机的辐射问题难道是小事吗?但功能强大的小玩意娱乐一下又何妨?那种晃一下就能换一首歌的好玩意我在家乐福就买过两个呢!成人的大玩具,好像相声、二人转演员的盛行,大家都累了,老是高雅着多辛苦呀?!只“娱乐”二字就已经将品牌战略给毁了啊!

你再看,我们的文化复制市场是多么的强大!从娱乐节目的真人模仿秀到文字、音乐、网络等领域文化产品的复制到国际大牌的LOGO和假冒而不伪劣的A货,我们消费着世界的消费、制造着名牌的名牌,却创造不出一个自己make(创造)出来的大牌,不用说美国,你就是去威尼斯买到的都是义乌的made in China的玻璃器,呜呼啊!除了民族大牌,我们拿什么去参与和竞争崭新的全球化一体化市场?文化产品是国家的软实力!不是突出我们复制大于创造,继承才能发扬的优点,能够解决的、更不是我们去国外展示个敢于正视自己民族弱点的大片就可以捧回个国际大奖的问题!

我们不能就这样肆意山寨着我们的五千年的文明和文化呀!这些表面看来是消费、是娱乐,却是这一个时代的文化担当,何以小见?这样下去我们拿什么来教化我们的后代,演绎还是传奇?此等文化思虑太多了,估计这一夜又是难眠……

Made or make in China?文化毕竟不同于具象的产品,但消费品牌就是在消费潜在的文化引领,孔子无疑就是我们的一个民族品牌,连自有品牌都要山寨更何况一个他山之石了,只是make or made?这个文件我还需时日再好好学习消化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