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说锋语:子辑
10851600000032

第32章 作家们纷纷商业化的文学反思(一)

(2010-02-2312:55:37)

我现在提出的是:畅销小说时尚化与文化产品品牌意识对文学创作商业化转型的探讨问题。昨天一直在反思,为什么自己把自己的小说系列了打包,做一个整合的品牌意识体现就不是文学了?看到某个作家花400元雇凶自残为引起公众注意力的可怜行为,我觉得可笑可悲!这个作家说得真没错啊:文学很无奈!我们的作家都怎么了?不上电视不搞绯闻就别想卖书了?!这还是全民不喜读书的堕落问题,我们读书读的不是书,是作家的名气绯闻和衍生物产生的连带作用。正像我与老师的辩论:你这是卖产品不是搞文学。说个真心话我才真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热爱文学的梦想才把这些人物关系与品牌、商业转型收纳在一起让它活的余地大些,如果只为赚钱我何必大过年的把自己关在酒店不吐不快呢?!赚钱比这个快又省力的项目多了,就是教个钢琴,一个小时赚他几百也完全可以啊!更何况一个工作室的运营没有商业的支撑何以为生……

那个作家还是有勇气的,我想为他鸣个不平呢!写出来的一个字一个字都是心血,让人连篇累牍又想赚每本百分之几的版税,不炒作能行吗?可怎么炒?人们对什么感兴趣,拍电影吗?成本太高周期也相对长。郭敬明和韩寒就是挺不错的成功者,靠网络!但很多的老作家靠网络的轰也没有用啊!郭敬明还能露一露不怎么强壮的小肌肉换来80后的粉丝,韩寒是赛车手,不拍戏不卖书也能赚钱,两个小孩的家事背景都适合搞文学,砸钱炒作不惜重金,好像越是不指着文学的人越能因为文学的光辉去发财……那些老作家们不自己打自己的耳光怎么出名啊!这到底是打悲情牌还是愚弄文学啊!但他们都是有勇气的,比那些卖酸的穷文人还是好,赚上几百元的稿费自己认为就守住清贫靠近了大师,那些死去的大师们其实对于创作来讲都不如生活的丰富与经验、打击来得实惠啊!文学有时候是跟灵魂和宗教打交道的东西,但你弄得太深了没人看,太浅了又有人指责你不是文学。文学到底是什么?作家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是那些天天码字的人还是靠字为生的人?市场和圈子好像总有隔阂,这就是文学的高雅吗?

我这次回青岛看到我70后的姐姐和她98年生的女儿,来看我的时候,小姑娘巴巴得用我的电脑,听的是《狮子座》、看的是鬼故事,而我的姐姐上网最感兴趣的是股票和星座运势,对于我的两本新书,姐姐是马粉团,因为《马头明王》是寻宝侦破的题材;小姑娘是洛粉团,因为《洛利香水》里有漫画,她拿回家照着画了好几张,真是有模有样呢!我只是个爱好文学并把它当成是梦想和心灵对话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把它与工作室的经营联系在一起,只是让它活的几率大些,但恰恰提出了畅销小说时尚化与文化产品品牌意识对文学创作商业化转型的探讨问题,这对我来说其实是个意外的收获。有人说我处心积虑真是冤枉啊!这个事情真的是无意之举或者是意外收获而已,《琥珀》的创作其实才刚刚开始,因为为了能系列化它必须转型,从主人公的职业到小说里所要体现的时尚元素、我会在写作的过程中记录下它的转化,事实上或许这就是一部实验小说,从心里到品牌适应和商业化结合的创作过程,但更多的它还是我不吐不快的感受,因为对于一个主动的创作者来说,只有这个是原动力,也只有这样的原动力才能是文学的创作吧!但是为了增加它活的几率和让它活出来就风光、起点高,我还是要再把它品牌化,这其实是一个新的写作模式,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值得尝试……

刚才闺蜜约我出去逛我又说写作,她发了个信来说:“无奈”,我回:是苦闷,我的创新没有支持、我的思想没人理解、我的理想更无以实现啊!她又回:有理想就是幸福啊!或者说我也是幸福的,天天还写得出,想写管它是不是文学?!(待续)

续作家们纷纷商业化的文学反思(二)(2010-03-1018:35:17)

如果说犀利哥是悲剧浪子程国荣的网名和类似娱乐界文化界的艺名或者笔名、字号等称谓,不如说这个名字更多地代表的是一个精神娱乐时代的新尤物概念,他迷离的眼神和窘境下产生的时装混搭成了人们娱乐精神的新奢侈,而且更点睛的就是他的贫穷和弱势,这样人们的精神娱乐指数一下子就蹿升起来了:慈善、捐款、关注弱势群体、政府救助……一个乞丐明星的产生绝对不是偶然啊!而且更值得深思的是他居然适度精神障碍,这样的精神指向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有点像文学创作中的不知所云,能不能也跟关于“后”的现在哪个艺术沾个边?我觉得他的热潮不会退,因为我们的作家正愁没有原型、我们的导演正愁没有票房、我们的精神娱乐消费者们都翘首以待呢!故事可能才刚刚开始。

前些年的电影院好像没有现在热闹?前些年的话剧市场也没有现在这样又多又烂呢!现在我们的文物部门大搞博物馆日的宣传,但是你就是免费了又有几个人会去看啊!带着孩子完成个作业还差不多吧!我有个学生的家长告诉过我,学校假期结束要交去博物馆参观的票据,我们的孩子学这学那就是为了考试能加分、就是为了上台露脸光宗耀祖呢。哪个关注了品格的养成和长远的利害了?现在中国已经成了奢侈品消费的第二大国了,除了那些中国大多数人还没有弄懂内涵和拼写法的LOGO还有就是“后”的颓废和迷离了,这刚刚好是这个适度精神障碍的浪子所首先打动网民的“酷”范!哈哈,我去欧洲的时候看到很多亚洲人尤其中国人在排队交费买名牌,但对这个牌子知道的就是这个大家都知道。有意思,中国最大的特色就是一窝蜂啊!这个一窝蜂可是了不得!

前天看了一则消息,忘记了在哪里看到的,但大体意思是说,中国将进入作家电影时代了,因为从张艺谋到陈凯歌很多的大导演都是因为作品而成就的,刘震云的《我叫刘跃进》就是作家电影的第一炮。《我叫刘跃进》被称为是“一个羊吃狼的深刻而幽默的故事”。厨师刘跃进不慎把装有自己全部钱财的提包弄丢了,寻找的过程中他却得到了另一个装满不可告人秘密的包,扑朔迷离的故事由此展开。有消息称:《云水谣》导演尹力、《东京审判》导演高群书等大导演都将现身影片《我叫刘跃进》,反串“大坏蛋”。其中,尹力扮演一名自由市场的地头蛇,而高群书则是一个榨取工人血汗的包工头。另外王小帅、陆川等导演也将陆续在片中客串角色。估计又是一个韩三平式的三分钟一个“角”啊!从大导演大明星到小人物小事件的大反思,我们的创作思路也真的是和谐市场、和谐精神、和谐创作的一片大好呀……

作家们为什么要商业化?除了学生、除了考试、除了工作必须,我们现在有几个人在读字看书?好像空旷的博物馆啊!除了集体参观哪日都冷冷清清的,但要是一旦炒作了,马上不一般,你看,兔首鼠首,你看曹操墓?让人看你的字,要先派生出些适度的奢侈尤物来才行呢!我想拿这个奢侈尤物做个品牌出来,只是尝试,除了电影、除了明星大牌,能不能让产品也变身大牌。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不能不用书赚钱也可以成全自己想写又爱写的愿望呢?

这个犀利哥与作家的文学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呀!什么是娱乐精神的新奢侈尤物?其实我也不知道!是我自创的新词吧?让我们等一等,看这个故事怎么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