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读家训学家教:家长必修的7堂课
10851300000050

第50章 实现自己的价值才是最大的成功

“家训”

然处兹乱也,钱愈多则患愈大,兄家与弟家,总不宜多存现银现钱,每年兄敷一年之用,便是天下之大富,人间之大福矣,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书积衣,总是枉然!

——《曾国藩家书》

“释义”

然而处在乱世,钱越多而患越大,兄长家和弟弟总不宜多存现钱,一年足敷一年的用度,便是天下的大富翁,人间的大福星,家里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如果子弟不贤不才,虽然多积银钱,积谷、积产、积书、积衣,都是空的。

“学家教”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家里的钱财再多也不能保证家族不断兴旺下去,因为财物终究有花光的一天;家里出了德才出众的人,才是家族兴旺的根本。在这里,父母应该明白,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不是目的,对孩子来说,培养他们做事的才能、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才是最大的成功。

1.通过理财教育培养孩子办事的能力

在理财教育中,孩子学习到的是如何获得金钱、怎样让财富增殖,以及科学合理消费的技巧。毫无疑问,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能够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必须辛勤劳动、用心经营,才能创造财富、获得成功。所以,父母在理财教育过程中,要让他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注意培养孩子办事的能力。

比如,在给孩子零花钱、合理使用零花钱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孩子懂得财务预算,另一方面则要从小让孩子了解劳动与报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让孩子意识到:想要获得金钱和财富必须自己去挣,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毫无疑问,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依靠辛勤劳动和努力获得报酬的意识,消除孩子不劳而获的思想。

再比如,让孩子积攒零花钱的时候,除了卖旧报纸、易拉罐以外,还要鼓励孩子外打工或者为别人提供服务获得收入。在美国一些家庭,父母经常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到外面想办法挣钱,比如为别人扫雪、修整花园、看护植物、割整草坪、打扫房间卫生、照看宠物、打字等等,还有的孩子卖冷饮、卖花、卖自己制作的生日贺卡等。

通过这种打工活动,孩子不仅得到了报酬,挣了零花钱,还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孩子增加了工作经验,凭借自己的能力挣钱的时候得到了一种真正的自尊。毫无疑问,孩子在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办事能力,增长了才干和本领。因此,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孩子通过独立劳动获得了报酬,在成就感中实现了自己价值,这种意义远远超过理财本身。

2.实现个人价值才是最大的成功

和大人一样,孩子心中也有一种英雄情结,渴望获得成功。在越来越商业化的社会中,人们把金钱当作成功的重要标志,甚至完全以金钱来衡量个人的成败。事实表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所以,父母在理财教育中,要让孩子超越金钱本身,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把它看作最大的成功。

美国是一个商业氛围浓厚的国家,在这里成功文化非常盛行。美国父母整天为成功奋斗不息,孩子自然也能感到要为成功而奋斗,难以逃避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美国家庭并不赞同功利的成功观。父母们常常这样教育孩子:“一个人只要努力奋斗了,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就是成功的;一个人只要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或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活,他就是成功的。”

显然,美国父母没有让孩子惟利是图,把金钱看作人生和生活的全部。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才没有走弯路,而是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位美籍华人向国内的朋友介绍说:“美国家庭鼓励孩子面对现实,父母们常常把孩子叫到自己身边,给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这里面既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成功生活是一个过程,并以此来鼓励孩子去发现个人的价值,成为上帝心目中的成功者。”

在国内一些家庭里,父母有了钱以后变得财大气粗,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奢侈作风和攀比心理。结果,父母以往对孩子的苦心教育,以及孩子在学校接受的良好教育,都不同程度遭到了破坏,这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与此同时,一些富裕家庭十分担心孩子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会丧失积极进取的斗志和本领,所以寻找各种方法让他们经受苦难的磨砺。比如,我国许多家长都想让孩子进入有名的“弘志班”学习,而这所学校正是专门由贫困学子组成的。由此可见,在理财教育中让孩子正确看待金钱、把实现个人价值作为最大的成功,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专家建议”

1.父母要利用各种机会让孩子体验劳动和收入之间的直接关系。比如,当家庭额外的杂务需要雇人完成时,如果孩子有时间、有能力完成,父母可以让孩子去做,并给他们一笔额外的“收入”。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不但能获得劳动的乐趣,更能了解到劳动与报酬的关系。

2.父母要帮助孩子寻找富有创意的工作点子,让他们体验自己挣钱的滋味。在我国家庭里,孩子很少参与到通过打工挣钱的活动中来,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寻找合适的途径体验一下,让孩子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