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
10850500000154

第154章 洛出书

话说轩辕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南巡,来到了洛水注入黄河的地方。这里背依嵩山,面对黄河,景色十分秀丽。他决定在这里修筑一个高大的祭坛,祭祀天帝。祭坛建成后,轩辕黄帝登坛祈祷天帝降福。祭罢又沉璧于洛水,以祈吉祥。这时,只见祭坛下洛水上面,五彩缤纷,霞光四射,隐隐有仙乐之声。还听见从空中传来了呼唤声:“洛水金鱼,背负天书,赐予轩辕,解民疾苦。”霎时间,洛水中出现一只斗大的神龟,缓缓地爬向岸边。那神龟来到轩辕黄帝面前,恭恭敬敬地点了三次头,然后就伏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轩辕黄帝和群臣细看神龟背上密密麻麻尽是赤文绿字,就叫仓颉用木炭原样画在一块平滑的大石上,仓颉刚刚画完,那神龟一滚,进入洛水,霞光也慢慢散去。

轩辕黄帝对空遥拜,然后,让人把大石抬到祭坛上,命石匠照仓颉画的样子刻下来,称它是“天书”。轩辕黄帝和群臣就住在祭坛上,日夜潜心研究“天书”。经过九九八十一天,轩辕黄帝从“天书”上悟得很多东西。据天书的启示,他发明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种符号,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种符号相互配搭起来,按次序来纪年,前者叫“天干”,后者叫“地支”,相配轮回,每轮回一次正好是60年,便称一个“甲子”。这就是我国最初的“历法”。他还根据天书的启示,发明了人们居住的房屋、煮饭用的锅等等。他的大臣仓颉,从天书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象形文字,隶首从天书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算数。嫘祖从天书中得到启示,发明了养蚕织丝。这一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了极大的帮助。

至今,巩县洛口村北寨门上还嵌着“古洛”的匾额,刻着“休气荣光连北厥,赤文绿字焕东周”的对联。据说,这里就是当年轩辕黄帝祭天、沉璧而得“天书”的地方。

整 理:周得京

流传地区:河南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