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
10850500000152

第152章 笔架和笔架山的传说

相传上古时期,没有文字,也没有纸墨笔砚。人们传言记事咋办呢?就砍了竹子,用刀刮出白茬儿来,在那上面再用刀子刻上各种图形——山就刻个山的样儿,水就刻个水的样儿。可是刻的样儿一人一个样,极不统一。轩辕黄帝平定天下后开创文化,首先就让仓颉专管这项工作,造出了一套统一的“象形文字”。

有了字,用刀往竹板上刻还是挺费事。有一回,轩辕黄帝到窑子头察看民情,见到烧陶的工匠们用一根细竹子劈开头,再在上面夹些兔毛像我们今天的刷子,用它蘸些泥水水往要烧制的盆盆罐罐上涂釉子。就思谋:用这种东西往竹片上写字,不是比刀子刻字要省事多了?后来,他就叫人们这么做,并在长时间的写字过程中,发现黑颜色写到白竹片上最清楚、最醒目,于是人们渐渐使用起了毛笔和墨,这样就有了最初的笔和墨。现在人们说笔是秦始皇时候的大将蒙恬造的,其实他只是在原始笔的基础上,来了一番精致的改造罢了。

有了笔和墨,传言记事方便了。但是,蘸了墨的笔往哪儿一搁,哪儿就染得一塌糊涂,看着很腻歪。有一天,黄帝和仓颉出城散步,偶尔抬头朝西一望,瞅见一座山,三峰并立,中间的一座峰挺高,两边的两个山峰稍微矮一点,三个山峰中间形成两个山凹儿。心里猛一动,他想:要是做这么个东西搁笔,把笔头架起来,既不挨桌案,又不朝两边滚动,不是挺好么?仓颉见轩辕两眼盯着这座山沉思,就问他想啥,轩辕就把他的想法说了。仓颉很是赞同,并告诉轩辕说,他统一“山”字的写法,就是按照这座山的形状搞出来的。轩辕听了很高兴,他立即用泥捏了这么个架笔的东西。后来又叫工匠制成木的、陶的,起名叫“笔架”。并由此称涿鹿城西那座三峰并秀的山为“笔架山”。

讲 述:赵义贵

整 理:杨云 孙向东 顾胜勇

流传地区:河北涿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