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
10850500000143

第143章 悬棺山的传说

怀来县小山口村附近,有一道悬崖,崖壁齐刷刷的又陡又立,活像用刀切过似的。崖壁半中腰悬着一个褐黑色的石匣,看上去石匣长约九尺,宽三四尺,石匣的中间还“拘”了一道铁箍。听老辈人们说,那个石匣本是一口石头棺材,里面的尸体就是那个和黄帝打过仗的刑天。

原来,自从刑天为舅舅们报仇,离开家之后,刑天的母亲整天觉得心惊肉跳,总觉得儿子要出什么事似的。她在家一会儿也呆不下去了,就到北方寻儿子,一路上,刑天的母亲走走问问,问问走走,这天终于来到了桥山下。可惜的是,她走到桥山下那天,正是刑天战败身死之日。刑天母亲在桥山下,见黄帝的军兵敲着得胜鼓,唱着凯旋歌,齐齐整整地列队开进了行宫,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她知道,只要黄帝打了胜仗,儿子肯定是丢了性命了。她不顾一切地从看热闹的人群中冲出来,循着黄帝一行乘坐的战车痕迹,一直往北寻去,终于在战岭下找到被砍成一块一块的儿子的尸体。她瞅着儿子的尸骸,心里后悔极了,她后悔自己当初不该告诉儿子那些话,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拦住儿子,后悔自己当初不该怂恿儿子来送死。她扑在儿子的尸体上哭呀,哭呀,一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嗓子失了音儿,哭得眼里滴出了血珠。终于,她的哭声感动了当地的山神和土地神。他俩变成白胡子老头的模样,来到刑天母亲的身边,对她说:“苦命的人呀!你别哭了,这个山里有三千三百三十六颗五彩石,只要你找来一颗,把他放在你儿子的脖颈上,然后再取来桑干河河心里的五色土,用三千三百三十六口唾沫和成泥,包在那颗五彩石上,然后再去后山,那里有一条修炼了三千三百三十六年的蟒精,只要你把它杀死,接来三千三百三十六滴蟒精血,滴在你儿子的肚脐眼里,他马上就会重新活过来了。”说完,山神喝开石壁钻进了山;土地神划开地缝,钻进了土里。谁知,路上说话草里人听,山神、土地神对刑天母亲说的那一番话,被黄帝的手下岐伯听去了。当时他正在山上的小树林里采药,他听了山神、土地神的那些话,大吃一惊,药也顾不得采了,急忙跑回桥山行宫,把他听到的那些话结结巴巴地报告给黄帝。黄帝听岐伯一说,急忙派人把刑天的母亲抓了起来,关在今怀来境内的一座山城里。后来,人们就把那座小城叫成了“幽州”。同时,黄帝又亲自带人赶到刑天战死的山坡上,打造了一口石头棺材,把刑天的碎尸装到石棺里,在石棺外边拘了一道铁箍,又命人把石棺运到小山口的峭壁下,用四根铁绳把石棺悬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崖壁半腰儿上。后来,人们就把那面崖壁叫成了“悬棺山”。黄帝又把教唆刑天母亲的山神、土地神拘来变成两块黑石头,一块扔到今怀来境内的一个山口里,后来人们就把那地方叫成了“黑山口”;一块扔在一个山洼里,人们就把那个地方叫成了“黑土洼”。早先年时,民间唱的莲花落子歌词里,还提到了这件事儿:

“人头山来什么人留?上古轩辕黄帝留。刑天犯上报私怨,人头压在山里头。”

“黑山口来什么人留?上古轩辕黄帝留。黑山神教唆刑天母,黄帝罚他变崖(ái)头。”

“黑土洼来什么人留?上古轩辕黄帝留。黑土神教唆刑天娘,黄帝罚他变土梁。”

讲 述:柴 森

整 理:赵相如

流传地区:河北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