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
10850500000134

第134章 戒指的来历

传说,戒指也是黄帝发明的。

黄帝时代人们由群婚制向对偶婚过渡,婚姻制度尚处在野蛮时期,抢婚作为一种风俗习惯在一个时期内非常流行,抢婚在当时就好像现在媒人说媒进行联姻一样正常,人们就是用这种办法建立着一个个的婚姻家庭,维系着社会发展的。但抢婚中的弊端太多,时有结了婚的小媳妇和一些订了婚的女子被抢走的事情发生,弄的好些家庭将小媳妇和订了婚的女子藏在家里不敢让出门。

相传,黄帝的大臣仓颉给儿子娶媳妇不到一月,又给小女儿订了婚,两桩婚事他都非常满意。但他和寻常老百姓一样也生怕儿媳妇和小女儿被人抢走,于是,他把她们俩按照普通老百姓的办法藏在家里。有一天,藏在家里的儿媳妇和小女儿实在憋得难受,便悄悄避过父亲仓颉,趁着晚上路人较少出来到大街上散心闲逛,可万万没想到和一支抢婚的队伍反打正着,碰了个对面,她们还未来得及反抗,就被拥上抢婚的轿子抬走了。等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是给一家大户的两个成年男子做新娘,她们想像这样的大户人家一定是讲道理的,只要说明情况就能马上会被放走的,但万万没有料到,无论怎么解释,说明情况,抢婚的人都认为她俩是在哄骗人,说假话,仍不放过她们,真是干着急没有办法。实际上抢婚的队伍是在给黄帝的另一个大臣祝融的两个儿子抢媳妇。

仓颉自从儿媳妇和小女儿被抢走后,也是着急得团团转,到处找人,三天时间竟愁白了头,上朝朝见黄帝时也无精打采,心不在焉。黄帝发现了仓颉的变化,便上前询问,听了此事大吃一惊,想不到抢亲竟抢到了他的重臣仓颉的头上。他同时又想,仓颉尚如此,不知道一般的普通老百姓的遭遇会有多么不幸。

第二天,黄帝上朝时,便向大臣们讲了此事,并让大家想办法帮着找回仓颉的儿媳和小女儿。在场的祝融听得明白,回家后就亲自问了个究竟。第三天,将仓颉的儿媳和小女儿送回。此事才得以平息。

仓颉的儿媳和小女儿被抢一事妥善解决了。但抢婚这种风俗习惯中存在的弊端引起了黄帝的高度重视,他认为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是社会稳定出现危机的体现。抢婚制度不能变,因为再没有比这种制度更强的制度了,但结了婚和订了婚的女人又重新被抢走总不是个事吧。他苦思冥想,想不出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仓颉是一个聪明人,而且因抢婚事件受到过打击,黄帝想他一定能想出好的办法来,于是就找仓颉商量这件事。

仓颉接过这个任务后,经过十天十夜的思考,终于想了一个好办法。告诉了黄帝,黄帝听了非常满意。原来仓颉是黄帝手下专门负责造字的大臣,他想的办法是凡结过婚或订了婚的女人,在手上写上字,人们抢婚时,发现手上有字的人,就必须自动放弃。黄帝就按仓颉的想法试行,果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时间不长,又出了问题,原来手上写的字稍不留意,就被汗水浸湿掉了或干活时磨掉。误抢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于是黄帝又在这种做法的基础上,改手上写字为左手食指戴上黑石环,以示告诫抢婚的人,要遵守自己的旨意,不要乱抢人。后来,人们就将这个黑石环称做“戒指”。

再后来,订了婚特别是结婚出嫁时的女人都给戴戒指。这样,戴戒指的风俗就传了下来。

整 理:苏 峰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

§§第五章 异地风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