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
10850500000107

第107章 挂甲柏的来历

公元前,元封元年10月,汉武帝刘彻召集12部将军,调集18万人马,巡视朔方,威震匈奴。大军沿秦直道北上,出长城,登单于台,直到边关,匈奴未敢出兵交战。汉武帝等了数日,因怕误了封禅时间,便决定收兵回京。为了节省时间,大军没有从原路返回,而改从延安以南直插□州、坊州。

当军队路过阳周郡(今黄陵县)桥山时,看到山顶上高大雄伟的黄帝冢,汉武帝忙问随行人员:“吾闻黄帝不死,这里为何有黄帝冢?”方士公孙卿应声回答:“黄帝乘龙升天,桥国臣民不舍,拽下他的衣物埋葬于此。这里是黄帝的衣冠冢。”汉武帝听罢,低头长叹说:“嗟呼!吾诚得如黄帝,愿把江山和妻室儿子像脱鞋那样全都抛弃,什么也不要了!”

这位16岁当上皇帝、又一心想成神仙的汉武帝,无论到了什么地方都要修筑祈仙台,备礼致祭。据说,他采取人海战术,命令士兵,每人一担土,一夜之间就在黄帝陵对面修起一座九转祈仙台。第二天,旭日东升,汉武帝命令18万大军列队桥山,俯首默祭。武帝卸下盔甲,挂在一棵柏树上,然后独自登上祈仙台,祈祷黄帝保佑他长生不老,日后成仙升天;也保佑大汉江山永远太平。祭祀完毕,当天领兵返回长安。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18万大军祭黄陵”的故事。

从这以后,汉武帝挂过盔甲的这棵柏树,周身上下,斑痕密布,纵横成行,柏液中出,似有断钉在内,枝干皆然。这就是桥山柏中独一无二的“挂甲柏”。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这棵古柏枝干上流出的柏液凝结为球状,就像挂满了珍珠宝石,闪闪发光,晶莹夺目,经阳光反射尤为壮观,吸引着各地前来谒陵拜祖的人。然而,清明节一过,柏液中断,古柏从枝到干,又恢复了原来密密麻麻的甲痕。

整 理:兰 草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