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个窍门解秋乏
很多人经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体必须在一定的气温、湿度及气压等综合气候条件下,才会感到舒服。夏季天气炎热,使肌体产生了许多生理上的变化,如皮肤黏湿、体温升高,大量出汗导致水盐代谢失调、胃肠功能减弱,同时也给心脏、血管增加了负担,使能量消耗相对增加。而且由于夏天的干扰因素比较多,导致睡眠质量一直不高,致使过度消耗的能量无法得到补偿,结果欠下了许多能量“债务”。
随着秋天的悄悄来临,气温冷暖适中,轻风拂面令人神清气爽。此时人体的生理机能也开始出现变化,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也逐步恢复了平衡,消化功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心血管的负担也减轻了,肌体也渐渐进入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秋季的夜间最容易入睡,而且睡眠度很沉,清晨醒后还是会有疲乏感,这即是人们所说的秋乏。
秋季主要表现为人体会经常感到身体疲乏,精神不济,出现嗜睡和四肢无力的情况。许多人认为这是“春困秋乏”所造成的,而事实上,这不仅仅是秋乏,也许是你的身体在向你敲响警钟。很多人尤其是上班族经常性的出现睡不醒、赖床的情况,这很可能是睡眠障碍造成的。每个人应分清正常和病态两种情况。如果经常性出现人为的难以控制的多睡,闹钟叫不醒的状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患上此类睡眠障碍,应及时进行治疗,因为它会影响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系统等器官组织的正常运作。
此外,上班族还经常会受到疲劳感的困扰,出现精神萎靡、浑身乏力等情况。不能简单地将这种情况认为是“秋乏”,很多种因素都会引发这种情况。如肥胖,身上多余的脂肪会令人感觉疲倦;缺乏运动,肌肉则会变得虚弱,当肌体需要运用它们时,则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用眼过度,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的时间过长,也会使人体感到疲劳、四肢麻木;缺水,成人每天至少应该喝1升水,到秋季时,每天则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500毫升以上的水,才能保持肺脏和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营养不均衡,应该多吃新鲜蔬果、鱼、全谷类等食物。
秋乏是补偿盛夏季节带给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也是肌体在秋季气象环境中得以恢复的保护性措施。如何治疗“秋乏”,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仅可以恢复体力,保证健康,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因此要遵照人体生物钟的运动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中午要进行适当的午休,最好比平时多一个小时的睡眠,睡觉时则要防止身体受凉。
二要进行适当的锻炼。通过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人体体质。而且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秋季锻炼时,在开始时不宜进行强度过大的运动项目,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切记不可过度运动,以免身体更加疲惫,不利于身体恢复。
三要注意精神的调养。秋天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勿悲伤。遇到伤感的事情时,也要主动的进行自我调节,以避肃杀之气。秋天天气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所以应经常给自己“补液”,多喝水。早上喝杯淡盐水,白天经常喝些茶水或白开水,晚上喝点蜂蜜,是秋季补充人体水分、缓解秋乏的好方法。
四要重视饮食的调养。中医有“医食同源”的说法,为了预防秋乏,则应保持饮食的清淡和营养的合理,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吃重油腻味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新鲜水果可以有效地“吃”掉秋乏。葡萄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因此可多吃一些葡萄。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都很有补益。此外还应多吃大枣,大枣有养胃和脾、益气生津,有润心肺、调滋脾土、补五脏、治虚损等功效。
温馨提示
秋天,人体容易产生疲倦感,还常常睡不醒、起不来,身体特别的疲惫,这就是秋乏现象。这种现象对于大多数而言是正常的,只要做好合理的自我调整,保证充足睡眠,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营养的摄入,就可以解决这种秋乏现象。但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身体疲惫都是由秋乏所导致的,很有可能在秋乏的背后隐藏着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引起注意。
2.秋季如何防秋燥
秋季,天气干燥,“秋燥”也就随之出现,它是人们在干燥的秋季受燥邪侵袭所导致的疾病。此病从口鼻侵入,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津气干燥,如干咳少痰、皮肤干燥、鼻咽干燥等。燥又分成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偏于热,另一种是偏于寒,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很容易受燥邪侵袭而伤及肺,从而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症状,在临床上,将之分为“温燥”、“凉燥”两种类型。
温燥是人体受到秋季干燥的天气,发病的人群多是秋燥偏于热者。发病初期在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黏、咽喉干痛、心烦口渴等,这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
凉燥是受到秋凉燥气而发病,是秋燥之偏于寒者,在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头痛、身热、耳鸣、鼻塞、恶寒无汗,类似于感冒风寒。除此之外,本病还有干咳连声、两肋窜痛、皮肤干痛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秋天天干气爽,气候干燥,皮肤黏膜的水分蒸发比较快,使得身体很容易出现燥热。如咳嗽、喉咙发炎肿痛、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中医称为“秋燥”。秋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柔弱的肺系统,而且最容易伤害到肺系统,从而产生全身性的秋燥症。在立秋之后,气候就开始变得干燥起来。
干燥的气候中,最先受到伤害的就是皮肤。尤其是孩子,因为他们的皮肤比较娇嫩,只有拥有一定的湿润性才能保持其柔韧健康。长时间干燥则会使皮肤变得干涩、皲裂,甚至导致毛发脱落,皮肤受到擦伤后,也容易发生感染。秋燥还会引起“上火”。干燥的气候使得大量的汗液被蒸发,导致肌体津液丢失过多,对孩子来说,他们尚不完善的体温调节功能很容易在秋燥的影响下出现失调、发烧、嘴唇干裂、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等症状。
秋燥还可能伤害到呼吸系统。秋季天气干燥,每次呼吸都是对呼吸道的一种劣性刺激。它带走了黏膜和肺泡中的大量水分,使其变得干燥,这样不仅容易流鼻血,呼吸道上皮的纤毛也会失去摆动排痰等防卫功能,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和肺感染。
秋燥多表现为皮肤不正常,变得紧绷绷的,毛发枯黄没有光泽,头屑增多,口唇干燥或皲裂,大便干结等现象。如何“安全”度过秋季,进行自我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应如何做呢?首先要学会及时增减衣服,注意冷暖。立秋后,昼夜温差比较大,应及时增减衣服,做到起居有节,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以预防感冒。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依照自然界在秋季“阴增阳消”的规律,早睡早起。少言也可预防秋燥,因为“少言”是为了保护肺气,每天不停地说话就会伤气,其中最容易伤害肺气和心气。补气的方法可取西洋参、麦冬各10克泡水代茶饮,每天一次。还可以多吃百合,这样可以滋润皮肤。秋天对应人体的肺脏,而肺脏的功能是主管人体皮肤,所以皮肤的好坏与人体的肺脏有密切的关系。百合则具有润肺止咳、补中益气、清心安神、滋补养颜护肤等功效。取新鲜百合60克,冰糖适量,加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有清心润肺的功效。
还要多吃新鲜蔬果。秋燥最容易伤人津液,大多数的新鲜蔬菜、水果都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因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以补充人体津液。秋季最佳食用的水果是梨,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具有润肺生津、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对肺热咳嗽、支气管炎等症都有很好的效果。
要注意少吃辛辣煎炸的食物。蒜、葱、姜、八角、茴香、韭菜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的食物,多吃都会助燥伤阴,加重秋燥。而应当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帮助人体抵御干燥。
需要稳定情绪,重视精神的调养。阴虚者,大多肝火易旺,动不动就爱发脾气。肝火偏旺,时间长了则会内耗阴津。进入秋季,燥象则更加的明显。因此预防秋燥也要重视精神的调养,稳定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顺应秋季收敛之性,顺利地度过秋天。
温馨提示
秋季天气干燥,人的皮肤常常会出现口角干裂、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毛发脱落、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称为“秋燥症”。秋燥不仅让人感到身体不舒适,心情不顺畅,还可能引发许多疾病,如感冒、疖肿、鼻炎等。所以秋天必须养阴防燥,同时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多选甘寒滋润的食品。
3.秋季应该用温水洗手
会对手形成伤害的原因有很多,如进行繁重的工作,过于频繁的清洗,或是经常使用含消毒杀菌成分的香皂,都会损伤手。如果洗手不当,最容易造成伤害的是手背,因为这个部位的角质层最厚,皮脂腺少,稍不注意就会变得粗糙,甚至会干裂、脱皮。而手心皮肤柔软、细嫩,比脸颊的皮肤还要薄,非常容易老化和松弛。
在秋天,应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首先应避免频繁的洗手,在洗衣服的时候,不要让双手长时间的浸泡在水里面。再者,洗手时,水温不要太高,否则会破坏手部表面的皮脂膜,导致角质层更加的干燥,出现皲裂,最佳水温是在20℃~25℃之间。
温馨提示
洗手时用的肥皂、香皂或洗手液,最好选用无刺激性的中性洗手液,并含有维生素B5、维生素E或羊毛脂、芦荟等滋润型护肤成分。同时尽量不要使用肥皂等碱性较强的清洁用品。手洗干净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擦干净,在皮肤还没干的时候,及时涂抹有保湿功能的护手霜,以锁住皮肤水分。
4.秋季如何预防鼻腔干燥
春秋两季天气变化无常,气温会出现骤冷骤热的情况,而鼻子内的毛细血管也会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扩张或是收缩,如果气温骤冷骤热,再加上气候相对比较干燥,鼻腔内的黏膜也会变得干燥、脆弱,毛细血管也容易受伤,进而引起鼻出血。
这个时候如果粉尘颗粒在鼻腔内聚集,很容易就形成鼻痂。最好不要用手指挖鼻子,以免损伤鼻黏膜血管,使其破裂出血,引起炎症。如果有鼻痂形成,可以先按住一边的鼻口,用另一边的鼻孔轻轻擤一下。如果鼻痂较硬,可先滴进一两滴香油或橄榄油,之后再擤鼻子。如果鼻子出血了,不要慌张,因为80%~90%的人都是在鼻腔前部出血,没有什么大危险,只要用棉球堵上就可以了。但如果出血不止,则应立即去医院就诊,让医生找出明确的出血点,让专业人士协助止血。
秋天,过敏性鼻炎发作率比较高,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的植物花粉。空气中花粉含量较高的时间是在早上5~6点的时候,这个时候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果花粉聚积在头发和衣服上时,外出回家后可以先洗个澡,以去除身上的过敏原。洗衣后再用干燥机干燥,避免直接在外面曝晒。此外,香烟的烟雾、香水、化妆品等也可能加重过敏性鼻炎病症,所以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物质。
温馨提示
缓解鼻腔干燥,可以在鼻腔内点一两滴偏油性的物质,如香油、薄荷油或橄榄油。还可以用棉签蘸着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水温达到人体温度即可。也可以倒一杯热开水,让水蒸气熏一下鼻腔,保持5~10分钟即可。在饮食上,要多补充白萝卜、番茄、莲藕、银耳、鸭梨等蔬菜水果。
5.秋季拔罐的注意事项
进入立秋以后,早晚温差会渐渐变大。许多人在这个时候关节很脆弱,怕冷又怕风,还会出现疼痛,甚至是刺骨的痛。很多人喜欢用拔罐来驱除体内的寒气,以缓解这些不适症状。但是如果在拔罐时毛孔处于开放的状态,这样很容易引起寒气侵入,反而使病情加重,因此立秋后应尽量少用拔罐。
骨病患者祛寒可选用艾灸或拔火罐,使皮肤的毛孔处在局部温热的环境中,可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从外感染到风寒。在拔罐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皮肤平滑、少毛发的部位。如果确实需要在不平整的地方拔罐,最好用垫子垫在灌口下面,以防止漏气,也可以直接选择异型罐。
秋季皮肤会很干燥,可以先湿润皮肤后再拔罐。如果产生一些不适感,也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对拔罐也是有益的效果。当天气逐渐转凉的时候,要注意保暖,多穿些厚的衣服和袜子,最好不要用护膝给膝部进行保暖,因为护膝有很大的弹性,用在膝部会紧缩周围血液循环的疏通,使膝部的活动更加困难。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则要注意避免保暖过热,从而引发关节损害。
温馨提示
患者发病时,切记不要用所谓的保暖方法来敷衍,因为热敷只会使关节受热过度,进而导致身体的关节病情更加严重。有关节、颈椎、腰椎病的人在秋季时,不要选择进行运动量太大的活动,以防身体过多出汗,使阳气受到损害。当周身发热,还没有出汗的时候,就可以停止运动了。而且此时可以保证不使阳气外泄,同时又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此外,在运动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
6.“秋冻”应当量力而行
我国有句养生名谚是这样说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季之后,气温也渐渐回落,有些人马上就给自己增加衣物,唯恐自己会被冻感冒。其实,我们应有意识的让身体适当的“冻”一下,这样既可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又为适应寒冷的冬季做好了准备。
但不能将秋冻简单地理解成“遇冷不穿衣”,这是要看各种人的体质、年龄及气候的突然变化而决定的。
初秋时,暑热还没有完全消退,气温仍然很高,这时则不需要着急加外衣。进入仲秋,气温开始下降,虽然有些凉意却不是真的冷,这也是“秋冻”的最佳时期,特别是青壮年,一定要控制穿衣服,有意识的让身体受初冷冻一冻,以免身热出汗,伤阴耗气。晚秋的时候,气候变化就会比较大了,早晚温差也比较大,尤其是秋冬的交接,常常会有冷空气突然侵袭,此时则不需要再追求“秋冻”了,否则就得不偿失了。不仅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反而会患感冒之类的呼吸道疾病。
为了增强身体对寒冷的抵御能力,从秋天开始就应该进行锻炼,并以户外运动为主。还要定时开窗,吸收新鲜空气,让冷空气刺激皮肤和气管,以增强身体的耐力。
温馨提示
儿童的自身调节能力较差,当遇到寒冷刺激时,身体会很快的发生不良反应,并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老人的全身抵抗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御寒能力也较弱,受寒冷刺激则会诱发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不但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旧病复发,而且冠心病患者还会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患者则会发生中风。因此,儿童、老人在秋天时,在选择“秋冻”时要十分谨慎。
7.秋季别让肚脐着凉
随着秋意的加深,气温逐渐下降,人们也开始防寒保暖起来,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对肚脐进行保暖。
肚脐,中医将其称为“神阙”或“脐中”穴,内联十二经脉和五脏六腑。既是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穴位,也是抵御病害入侵最薄弱的部位。肚脐对外界气温的高低非常敏感,所以一定不要忘了做好肚脐的防护工作。脐部十分容易受凉并会导致肠胃出现不适感,严重时可能会因受凉而诱发肠胃痉挛、腹痛、腹泻等。如果寒气长期积累在小腹部位,则会导致生殖、泌尿系统出现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女性的痛经、月经不调,严重时还会出现闭经和不孕。
户外活动或晒太阳时,也要注意保护腹部,尤其是肚脐部位,以保证肠胃功能的正常。睡觉时,可用双手按住肚脐,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进行按摩,各50次。在平时,也要保持脐部皮肤的清洁卫生和干燥,不要在脐部滞留些未经消毒的药粉或石灰。如果肚脐出现异味,则可用无菌棉签蘸75%的酒精擦洗肚脐残留物或脐窝凹陷处的分泌物,然后再涂上1%的龙胆紫或2.5%的碘酒,一周后即可消除异味。
温馨提示
如果在肚脐部位寒气积聚时间长了,病情顽固,则可以取粗盐1~2克,将盐炒热后装入毛巾缝制的口袋中,放在肚脐上热熨。反复数次,直至病症消除。
8.秋季静电多有害健康
秋季经常会出现静电,晚上脱衣服时,常会听见噼噼啪啪的声音。梳头的时候,头发也会随着梳子“飘”起来。两个人相互碰触也会被摩擦而起的静电“过”到,总之会感到进入秋天以后,静电好像无处不在。
事实证明,过多的静电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容易刺激面部长出雀斑。老年人的皮肤比年轻人要干燥很多,再加上心脑血管系统的老化、抵抗力的下降等因素,对中老年人来讲静电的危害则更为严重。过高的静电常会使人产生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状况。
为防止和消除静电,一定要保持室内的湿度。房间内要勤拖地、勤洒水,或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做到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如果头发无法梳理,则将梳子在水中浸湿一下就可以消除静电,继续梳理了。脱掉衣服后,用手轻轻地摸一下墙壁。在接触金属用品之前,也用手摸一下墙壁,以将体内的静电释放出去。
温馨提示
秋天的时候,要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纺织或丝纺织品的内衣、内裤,少穿皮、毛和化纤质地的衣服。在洗衣服的时候,可以使用衣物柔顺剂等除静电的洗涤用品,这样可防止纤维变硬,减少因衣物引发的静电。
9.秋季按摩鼻子好处多
《黄帝内经》中记载:“肺气通于鼻,肺气和,则鼻能知其香臭矣。”即鼻子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主要依靠肺的作用,肺气通顺了,呼吸也就顺利了,鼻子的嗅觉也才会灵敏。如果肺气不足,鼻子的功能也会相应减退,嗅觉也变得不灵敏。可见肺和鼻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中医也认为,肺的窍在于鼻,所以要健肺,秋季就要多做健鼻功。
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到:“东向坐,不息三通,手捻鼻两孔,治鼻中患,通脚痈疮,去其涕唾,得闻香臭。久行不已,彻闻十方。”意思是说身体向东坐好,屏住呼吸连做三次,然后用手按摩鼻子的两个鼻孔,可治愈鼻子中的疾病,也可以通气治疗到脚上的疮疤,还能让鼻子呼吸更加通畅,清晰分辨出香臭。常做此功,嗅觉可以闻到很远的地方。
秋季经常按摩鼻子对身体有很多好处,相互摩擦两手拇指外侧,有些发热的时候,再用拇指外侧沿着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着按摩鼻翼两侧15~20次,每天按摩鼻子3~4次,这样可以加强鼻子的耐寒能力,也可以治疗伤风、鼻塞不通等症。
温馨提示
用冷水洗鼻子的效果也不错,将鼻子浸润在冷水中,闭气不要呼吸,稍过一会,再抬起头来换气,再浸入水中。如此反复10次左右。
10.初秋养生适合洗药浴
秋天气候变化很明显,人体的肺部与外界空气直接通连,很容易受到刺激。肺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受到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而发病。因此,人们一进入秋天,就很容易患上伤风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同时也是导致支气管炎、哮喘病等慢性病复发的原因。
初秋适合洗药浴。药浴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让人体及早的适应温度变化所带来的刺激,进一步提高身体的耐受能力。同时还可以驱除体内夏天残留的暑气,缓解因酷暑带来的紧张、焦虑等情绪。根据自己的体质及患病情况,灵活的配制出适合自己的药浴处方,这样既能够治病,又可以健身。
现在常用的药浴有温泉硫黄浴、香茅草浴、艾叶浴、当归浴、红花浴、薄荷浴、藿香浴等许多种类。健康人群只要使用1~2种功效不同的药物入浴就可以了,如硫黄浴,可止痒杀虫,香茅草则适合各种人群,艾叶可驱除风湿,当归可以活血化瘀,红花则可以消除瘀血,薄荷可以消除疲劳,藿香可以驱除风寒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药浴,则可以使身体更健康。
温馨提示
如果是家庭使用,可以购买适量的药物,用常规的煎药方法滤除药汁后兑入浴缸,再注入适量的温水进行稀释就可以洗浴了。
11.秋季用被子应该先晒后盖
进入秋天以后,很多人都将棉被拿出来御寒,但千万不要将被子拿来就盖,应该先在阳光下晒一晒。
一个夏天没有盖厚被子,此时被子中会残留很多人体的皮屑、汗液等物质,即使是干净的被子,连续3个月不晒,里面也会滋生几百万只螨虫,而阳光中的紫外线则可以进行有效的杀菌。由于家具中含有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时间久了被子还会吸收这些游离的甲醛分子。因此,把被子拿出来晒一晒,既能够有效杀害微生物,也可以使棉纤维变得舒展蓬松。
最好的晒被子的时间是在上午11点到下午2点,这个时候的阳光最为炙热,被子经过阳光晒一晒后,棉纤维会很好膨胀起来。
温馨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晒好的被子一定不要拍打。因为棉花的纤维很粗很短,也很容易断裂,拍打后的纤维一旦紧锁就不容易还原了,并成为一块板结,保暖功能也会降低。被子经过拍打之后,表面的粉尘和螨虫的排泄物也会飞扬起来,并容易引起过敏。晒好的被子只要用刷子刷一遍,把吸附的灰尘清除掉就可以了。
12.秋季老年人睡眠注意事项
秋天气温寒冷和温暖的交替,使得天气变化大,骤冷骤热的情况经常出现,尤其是到了深秋的时候,早晚的温差也逐渐加大,冷热交锋也更加频繁,会严重干扰人体的健康状况。而且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比较弱,为了保证身体的健康,保证睡眠质量很关键。因此,在秋天的睡眠方面,老年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⑴睡前少进食:睡觉之前,要尽量少吃食物,以免增加肠胃的负担,造成消化不良,从而影响睡眠。人体进入睡眠状态后,机体的部分活动节奏也开始减慢,即进入到了休息状态。如果在临睡前还吃东西,肠胃又要忙碌起来,这会使它们的负担加重,同时也会影响身体其他部分的休息。可见,睡前吃东西不但会影响睡眠,还有损于健康。
⑵讲究睡眠姿势:睡眠姿势是以向右侧躺卧为佳,这样全身的骨骼、肌肉都会处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使人比较容易入睡,也容易消除疲劳感。仰卧则会使全身的骨骼、肌肉仍处在紧张的状态,不利于消除疲劳,而且还很容易因为把手搭在胸部而做噩梦,严重影响睡眠的质量。此外,睡觉时不要用被蒙住口鼻,也不要张大嘴进行呼吸,否则冷空气和灰尘会伤害肺部,使胃部也因着凉而受伤。
⑶少喝刺激性饮料:睡前少喝浓茶、咖啡之类的刺激性饮料。茶里面的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兴奋,而饮用过多的茶或咖啡也会使夜间尿频,从而影响睡眠。
⑷不要开灯睡觉:睡觉的时候,虽然眼睛是紧闭着的,但仍能感觉到光亮。如果开灯入睡,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神不安的感觉,使人难以入睡,即使是入睡了也很容易被惊醒,从而影响睡眠质量,也影响第二天的心情。
温馨提示
老人尤其怕冷,天气稍微有点凉,就需要穿的厚实一些,以防着凉。因此导致老年人喜欢蒙着头睡觉,其实这样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蒙着被睡觉会使空气不流通,并吸入大量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又缺乏必要的氧气补充,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
13.寂寞的老年人可以养宠物
很多人都喜爱饲养小动物,并且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好朋友、好伙伴来看待,尤其是一些老人,他们把自己饲养的小动物当作自己的伙伴,似乎有它在身边,自己就没有那么孤独,那么寂寞了。一项研究发现,饲养宠物对老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而且许多家中养有宠物的人,比不养宠物的人要健康许多,上医院看病的次数也更少,养宠物还可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能力。在我国,曾经开展过“伴侣动物对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喂养宠物的空巢老人无论是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比其他空巢老人更加健康。因为伴侣宠物提供了一种人类无法提供的,使人感到被支持的社会支持元素,如被关心、被爱、被喜欢、安全感、个人价值感等等,满足了人们渴望交流和被关注的欲望,从而缓解了人们由生活压力和变化所带来的不好的影响。但是专家提醒老人,饲养宠物时,要注意搞好个人卫生和注意安全,和宠物在一起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不要因过于依恋宠物,进而减少甚至放弃和其他人交流的机会。
相对于年轻人的生活,老年人的生活就要清闲和单调很多,加上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很容易使老人产生孤独、寂寞、恐惧感,长久下去,会严重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而通过饲养宠物则可以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
饲养宠物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可预防老年痴呆症和老年抑郁症,在老年人群中,有很多患老年痴呆症和老年抑郁症的人,老年人养宠物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和预防老年痴呆症和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宠物可以给老年人带来乐趣,使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研究表明,人和宠物间建立起来的这种关系,可远超过其他娱乐所带来的快乐;养宠物有助于消除老人的孤独、寂寞感,由于子女都因出外参加工作,或结婚逐渐地远离了老人,而且随着配偶和亲朋好友的相继去世,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得不采取独居生活,而通过研究发现,人和宠物之间的关系,如果在老人失去亲人前就存在,如果一旦发生不幸,宠物便成了老人的陪伴,也成了老人的精神寄托;养宠物有助于回忆美好的过去,一些老年人会把宠物当成“孩子”,从饲养宠物过程中,能找到自己照顾子女小时候的影子,这些生活的点滴回忆,让老人感到愉快和欣慰。
宠物可以给人带来欢乐,但是在饲养过程,如果方法不得当反而会增加老人的负担,尤其是空巢家庭的老人,在选择宠物做伴时,更要注意饲养宠物会带来的副作用。在养宠物之前,老年人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考虑自己是否具备经济条件和精力。如果夫妻中有一个人已经生活难以自理了,另一方还要照顾宠物,生活质量反而会下降。经济条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宠物的饲养和生病治疗都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最好不要养宠物。此外,需要通过夫妻双方共同商量决定。在饲养宠物前,夫妻双方要达成一致意见,如果有一方不喜欢宠物,在两个人还没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另一方擅自把宠物带回家,则会加剧夫妻间的矛盾。
另外,不能盲目饲养宠物,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宠物。很多老人养宠物是为了找个伴儿,找点乐儿,以摆脱寂寞、孤独感。因此在选择宠物时,一定要找和自己个性、爱好和生活习惯等都适合的宠物,这样才能自得其乐,不会反受其累。可是怎样才可以看出宠物是否适合自己的呢?
一看宠物性格。宠物有很多种类,他们的性格也各有不同,有顽皮、活泼的,也有沉静、高雅的。宠物的性格和主人越相近,相处起来也就越融洽,越容易培养主人和宠物的感情。因此在饲养宠物之前,应了解相关宠物的一些基本个性,以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宠物。
二要可塑性强的宠物。老人养宠物,很容易像疼爱孩子那样溺爱它们,以致使宠物养成一些坏习惯,如挑食、过分调皮等。所以选择可塑性强的动物是很重要的,而且从小就要对它们进行训练,规范它们的行为,并让它们适应人的生活规律和作息时间,以减少对家人和邻居的影响。
三不要把情感全部放在宠物身上。老人对自己的宠物往往寄托着深厚的情感,但是一般宠物的寿命只有十几年,难免会有失去的时候。所以在平时应重视和他人的交流,不要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情感都放在宠物身上,以免等失去时,使自己过分悲伤,不宜于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
老人养宠物通常都是为了给自己找个乐,增添自己的生活乐趣,丰富自己的生活。但养宠物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老人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否则会适得其反,让饲养宠物成为自己的一种负担。
14.秋季热水泡脚对健康有益
古人云:“晨起皮包水,睡前水包皮,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热水泡脚,也就是足浴是中医足疗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常用外治法的一种。古人记载到:“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在中医文化中,足浴疗法历史悠久,并源远流长,它源于我国远古时代,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不乏名人靠足浴养生保健的故事。四大美女杨贵妃经常靠足浴来养颜美容;宋朝苏东坡每晚都用足浴强身健体;清代名臣曾国藩更是将“读书”、“早起”和“足浴保健”作为人生的三大得意之事;近代名医施今墨每晚都用花椒水来泡脚养生。这都足以说明,足浴在中华养生保健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在在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富人吃药,穷人洗脚”,可见用热水泡脚对身体十分有益处。
泡脚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种优秀的理疗保健方法,尤其是在双脚经过一个夏季的裸露后,由于夏季的津液耗损导致足部循环减弱、气血无法营养皮肤。因此,秋季泡脚很重要,主要的益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泡脚有利于预防肺病。秋季是老年性肺部疾病发病率比较高的季节,而脚和呼吸道的健康密切相关。足部受凉时,上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就会收缩,导致黏膜抵抗力下降,这时鼻咽部的病毒和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而用热水洗脚,则可以使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和黏膜表面的纤毛摆动,进而增强呼吸道的抗病能力,防治呼吸道炎症。
⑵泡脚有利于缓解头痛,预防感冒。双脚的血管扩张,血液
从头部流向足部,可以相对的减少脑充血,从而缓解头痛。对于感冒发热所引起的头痛,用热水泡脚则有助于退热。经常坚持用热水泡脚对风湿病、脾胃病、失眠等全身性疾病都十分有效。
⑶泡脚有助于疏通经络、延年益寿。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域,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刺激脚上的穴位,达到疏经活络、颐养脏腑、益智补脑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秋天天气渐渐转凉,在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既可以起到取暖的作用,也可以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使身体更健康。但是泡脚也是一门“艺术”,有很多讲究。在热水中加不同的“佐料”,产生的泡脚效果也不同,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
⑴盐水泡脚。用盐水泡脚可以防脚气,预防感冒。泡脚的时候,按摩足心的涌泉穴,有助于睡眠和抗衰老的作用。
⑵姜泡脚。用姜泡脚可以防治下肢静脉曲张,生姜100克,陈皮20克,薄荷30克泡脚,有暖脾胃、去湿、解困的功效。
⑶酒泡脚。用酒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如果再加上茶叶一起泡脚,还可去除脚臭。
⑷醋水泡脚。用米醋或老陈醋100克~150克泡脚,可以杀灭细菌,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治疗脚气,祛除风湿,改善畏寒怕冷的症状。醋可以渗透足部表层皮肤,增强血液循环,清除人体血液内的垃圾和病变沉渣,治愈许多慢性疾病。
⑸中药泡脚。用中药泡脚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否则很难控制用量的多少,可以取苦参15克、白矾5克、苍术15克、大黄10克、蛇床子15克泡脚,有止痒、软化角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因天气湿热所导致的脚部湿疹。
泡脚也是讲究一定方法的,泡脚的时间、水温等都需要注意。如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泡脚的时间也不宜太长,以15~30分钟为宜。泡脚的水温以45℃最为适宜。在泡脚的前后喝一杯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及体液的补充。用中药泡脚时,最好是用木盆或是搪瓷盆,不要用金属或是塑料盆,以防破坏药液的有效成分。
温馨提示
老人要持之以恒,养成每天泡脚的习惯。长期坚持泡脚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尤其是到了秋季以后,天气逐渐变冷了,人很容易感冒。老人用热水泡脚可以温暖身体,预防呼吸道疾病。泡脚虽然对身体健康有很多益处,但也有一些禁忌,如糖尿病人不应多泡脚,即使泡脚也要在家人的帮助下进行,家人应给老人调好水温,以免烫伤老人。
15.秋季是适合补肾的季节
肾脏是人体内成对的扁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长度为10~12厘米,宽为5~6厘米,厚度为3~4厘米,重120~150克。左肾要比右肾稍大一些。肾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单位被称为肾单位,每个肾单位都是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内有一个毛细血管团为肾小球,是由肾动脉分支形成的。肾小球外面有肾小囊包围,肾小囊分两层,两层中间有囊腔和肾小管的管腔相通。
肾脏可以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由于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物,这些废物中的大部分都是通过肾小球过滤、肾小管的分泌,然后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肾脏还可以维持体液的平衡和体内的酸碱平衡,肾脏经过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向外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了酸碱平衡,达到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目的。此外,肾脏还具有内分泌的功能。
一个人的身体是不是健壮与他肾的强壮程度密切相关。寒冬到来时,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和热量以抵御寒冷的侵袭。而秋天则是补肾的最佳时期,必须抓住这一时机加强对肾功能的补足。
秋季补肾有利于适应秋天“收藏”的特点。按照大自然的法则,世间万物从“生长”转为“收藏”。在炎热的夏季,人的身体消耗了很大的能量,体内的营养物质也相对缺乏,男人在秋天更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疲乏无力、腰酸腿软等肾虚的症状。此时,应该尤其要注意生活起居,要适应秋季“收藏”的特点,通过适时有效的补肾,以恢复体力和精力。
秋季补肾有利于强壮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一体,肾则为五脏之母,肾虚则是百病之根源。在不同的季节变化下,肾虚者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秋季补肾实质上是指养肾精、补肺气,这样有利于消除因秋季风燥、温差大而引起的感冒和呼吸系统、心肺循环系统的疾病。
秋季补肾是为严冬做好准备。当寒冬来到之时,人体需要有足够的能量和热量抵御严寒,以确保身体健康。如果身体虚弱,则会出现头晕、心慌、腰膝酸软、乏力、小便失禁或尿闭等症状。哪个男人不希望自己始终生龙活虎,可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长期的精神紧张,无休无止的压力……都成为中年男人沉重的负担,而且让很多男人都不堪重负,使得身体出现很多疾病。秋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中年男性应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补一补,以下的这些食物都有利于补肾,应多食用。
⑴淡菜:又名珠菜、壳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碘、锌、铁、钙、磷等。其味咸,性温,有温肾固精、益气补虚的功效,经常食用可以强壮身体,增强性功能。
⑵泥鳅:含有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铁、磷、钙、维生素PP等。其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养肾生精等功效,对调节性功能有很好的作用,并且泥鳅中还含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促进精子的形成,经常食泥鳅,可以滋补强身。
⑶虾:虾的味道鲜美,有比较高的补益和药用功效。中医认为,虾味甘、咸,性温,有壮阳益肾、补精的作用。久病体虚、气短乏力、食欲缺乏的人,都可以将虾作为滋补食品,常食有强身壮体的作用。
⑷牡蛎:又称蛎蛤、蚝子,富含锌元素、钙、铁、磷、优质蛋白质、糖类等多种维生素。牡蛎味咸,性微寒,具有滋阴潜阳、补肾涩精的功效。男子常食牡蛎可以提高性功能和精子的质量。对于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肾虚阳痿等都有比较好的功效。
⑸鹌鹑:鹌鹑肉嫩味香,而且香而不腻,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无机盐、卵磷脂、激素和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鹌鹑的肉和蛋都是非常好的补品,有补益强壮的作用。中医认为,鹌鹑肉可“补五脏,益精血,温肾助阳”,男子常食鹌鹑可以增强性功能并增气力、壮筋骨。
⑹鸡蛋:它是人体性功能的营养载体,是恢复性生活后元气最好的“还原剂”。因此夫妻在过性生活之前,要多喝由鸡蛋、牛奶和蜂蜜煮成的大米粥。
⑺驴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由此可见,驴肉的味道一定很鲜美。而且驴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中医认为,驴肉性味甘凉,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安神去烦的功效。此外,驴肾味甘性温,有益肾壮阳、强筋壮骨功效。
⑻蛇肉:现如今食用蛇肉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两条蛇交尾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食用蛇肉可以有效地延长性生活的时间。
温馨提示
人的身体强弱程度是与肾的健康程度成正比的。如果出现肾虚的状况,不仅仅会引发腰膝酸软、浑身无力、头晕、心慌、气短,而且还会降低性生活的质量,出现阳痿、早泄等症状,因此补肾关乎男人的健康与性福。秋天男性容易出现乏力的现象,不要总将这个原因归咎于季节,也许这正是肾虚的表现,所以应该及时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伤害到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