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那一世的风情
10847500000021

第21章

罗家伦下笔风情万千、布局明媚,在他与张维桢的八年爱情长跑中,曾经写过无数的情信,结果却仍然扑朔迷离。有人说,这都怪罗家伦长了一只又丑又大的古怪鼻子。但是,罗家伦的做人做事却是不错的。他是五四大时代中,走在最前面呐喊的一个排头兵。于31岁的壮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执掌中央大学校印达十年之久,罗家伦为致力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提起罗家伦,他在民国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位颇为有趣的人物。

罗家伦在现代流传最广泛的一个段子,是说他在北大就读期间,曾经情难自禁地爱上了一位北大的校花。因此,罗家伦便写了100封情书去追求她,下笔自然是风情万千、布局明媚。可是,校花跑去看了罗家伦一眼,觉得这个男人长得太丑陋了,便故意在校刊上公布了自己的三个择偶条件:留洋博士、大学校长、日后即便成为夫妻外出同行也必须保持一定距离。此公告一出,罗家伦立即在北大校园中成为轰动性人物。罗家伦此番春情萌动,自然成为早春风寒时节的一棵幼苗,无言地萎顿了。

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女士,对于罗家伦的鲜明印象是:“一双好大的手,手上面毛茸茸的像只熊。”

此后,罗家伦的政敌想要攻击他,一时难于在个人品德上找出他的隙缝,便在他的长相上做文章:“罗家伦长得太丑了!”据说,是罗家伦在重庆任中央大学校长期间,有顽劣的学生专门作了一首打油诗攻击他的大鼻子:“人言鼻子大,惟君大得凶。砂坪打喷嚏,柏溪雨蒙蒙。”这么丑的人做大学校长怎么行呢,严重影响了中央大学女孩子们的青春期性心理发育嘛。于是,罗家伦的大鼻子,一度便成为陪都重庆,苦度艰难时期的一个解闷话题。

当然,以上不过是一点坊间的,与罗家伦有关的闲闻趣事。

近年来,大陆官方的主流媒体,已经开始关注罗家伦了。有人说,罗家伦在动荡与希望、启蒙与救亡并存的“五四”大时代中,是走在最前面呐喊的一个排头兵。“五四运动”一词的发明权,即属于罗家伦本人。后来,罗家伦游学于西方欧洲诸国,成为有计划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人。又先参加国民党的北伐战事,归国后又于31岁的壮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执掌中央大学的校印达10年之久。这是罗家伦事业上的一个巅峰时期,他致力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抗战时他积极参与西北地区的经济考察工作;抗战胜利后,则代表当时的民国政府出使印度;到台湾后退出政坛,晚年的兴趣集中于中国近代史料的收集梳理方面,且颇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