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下)
10842400000034

第34章 为人类而艺术——为获诺贝尔文学奖而发表的演说(节选)

〔前苏联〕索尔仁尼琴

演说者索尔仁尼琴(1918~)是前苏联作家。曾参加过卫国战争,两次获得勋章。后因与友人通信中批评斯大林被判刑八年。1969年被开除出前苏联作协。

1975年起定居美国。主要作品有《癌病房》、《第一圈》等。

1970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未能赴瑞典领奖,这是事后他对外发表的演说辞。

“精彩演说辞”

……

我曾奋力攀临这诺贝尔奖讲坛。这不是所有同道者都能得到的一席之地,有缘分的人毕生也不过仅有一次际遇。它不是三四级堆叠的阶石,而是千百梯级,高耸云层,屹立在黑暗与寒冰之上。在俄罗斯命运教我挣扎求存,多少比我优秀且更为坚强的人被杀害了。我曾在古拉格群岛认识其中的一些人,他们流放在分布很广的岛屿上。警察监视,彼此不信任,使我不能与所有的人交谈。他们之中一些人的遭遇,我是辗转得悉的;大多数人的结局我只能揣测。在文学上已有成就而埋骨异乡的,大多数尚为人知。最可怜的,莫过于许多默默无闻的同行,生前竟没有发表作品的机会。整个民族的文学,随他们一道远远掉落在后,掩埋之时,竟无棺柩墓志,被剥得赤条条的,除了系在脚趾上的一只号牌。但是俄罗斯文学并未因此断气。只是从外面望去,一片荒凉罢了。应是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的茂林,而今只余两三棵劫后余生的枝干,空对夕阳残照。

今天,在死难同道英灵相伴下,我该如何俯首汗颜,让那些真正有资格的,带头走向这光荣的讲坛?我该如何察知并代替他们吐出他们心中渴望表白的意思?

这种负担,在我心头积压已久,我深知自己责任之沉重。借用立达密勒·沙罗立的话:“在集中营疲累的长途行军中,在冰冷的寒夜里,点点孤灯透过黑暗偶尔照亮了囚徒的队伍。不只一次我们渴望要向这世界吐出长久梗塞在喉里的郁结,只望它能听到我们之中任何一人的申诉。”

此时,我们心里非常明白,代表我们的这位幸运使者,他只需放声呐喊,整个世界必然立即报以回应。不论就物质需要,还是感情作用与反作用而言,我们全体的看法都是明确一致的,因而生活在这一体不分的环境里,我们并无缺乏均衡的感觉。

这些想法并非从书本所得,亦非为谋求和谐与秩序而设:它们是在漫长的铁窗岁月里、在集中营的篝火旁,与已故的难友们交换意见的结晶,是在这种方式的生存中坚定而成熟的。

后来当外来的压力渐减,我们的看法和个人的观点乃得以扩大,即使只是管中窥豹,亦渐得世界之真貌。最使人惊讶的是,这日夜向往的地方竟和我们想象的大相径庭。它过的并非我们所渴望的生活。它走的并非我们所要走的方向。当它来到泥沼的边缘,竟惊叹这是可爱的绿野!当它看到囚徒颈上的沉枷,竟惊叹那是美丽的项链!当有人放声悲歌,泪如涌泉之时,竟有人随着轻松的音乐舞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狱扩大?难道人们都感情麻木?莫非这世界根本不仁?是不是语言不同造成的隔阂?人们为何不了解彼此的语言?言语只空洞地回响着,然后便似水流去——无味,无臭,无色,无痕迹。

随着了解范围的扩大,这些年来我曾不断修正讲词的内容和语气,也便是今天我打算要在此宣读的这篇东西。

如今,它显然已不再是在那刺骨寒夜中,在集中营里,我所想要说的话了。

亘古以来,人之本质始终如此;至少,在未经催眠之前,其动机与衡量价值的尺度,其行为、其企图等等,乃受个人及群体生活经验所左右。前苏联有句谚语:

宁信自己歪斜的双眼,

勿信自己亲生的手足。

这是了解个人环境,和在此环境中个人行为最好的凭据。我们的世界历经数世疏远隔绝,在交通传播使之沟通,在我们把它转变为统一而声息相关的一体之前,人们只能蛰居一隅,在各自所属的社区、社会、国土上,以各自生活的经验为准绳,沿一定的方向发展。此时个人仍有可能去察觉和接受某种共同的价值规范。我们可以晓得什么是一般性不好不坏的,什么是令人难以相信的,什么是残暴的,什么是极恶的,什么是荣誉的,什么是诈骗的。虽然,不同的人们散居各地,过着不同的生活;社会价值的规则也和度、量、衡一样各异,结果也只有一些偶然的过客会感到惊讶,充其量只不过是杂志上几篇茶余饭后的小品,对仍未联合的人类全体并无威胁可言。但是,在最近几十年间,人类竟意外地联合起来。这是充满希望的结合,同时却又险象环生。因而其中的一部分遭受震惊或感染,几乎立刻便可传送到其余部分,甚至有时根本没有豁免的可能。人类总算连结成一体,不幸却不像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一样,能在一种稳定的状态中求统一。这样的结合,不由生活经验累积的结果,不经个人知见之同意,更欠缺乡土语言作桥梁,而是横扫一切屏障,靠国际间的电台和报纸作联系的。国际间的大事,似狂涛压顶,接踵而至。顷刻间,世界上半数的人都晓得它们的发生。但是在某些陌生的地区,人们衡量事物的规则和看法,却无法晓以天下。不同的价值规范,在不同国家、社会,自有其各自的渊源,而以极端不同的方式长久为各隔绝的人群所接受。他们自然无法同时得到沟通。更因不同地域有不同价值规范之故,事件的判断自然无妥协余地,其态度亦必蛮横独断,纯以一己之尺度为准绳。

虽然世间未必订有许多此种规则,至少有若干种则属无疑;事有远近缓急不同,社会有新旧之分,阶级有贫富之别,衡量事物的规则也各不相同。其中界域之分明,色彩之斑斓,确教人触目惊心。为免个人的痛苦,我们喜欢把和自己看法相左的规则撇开,视之为终将使我们隐入虚幻境地的洪水猛兽。因此各人便以自己的尺度为准,过分自信地用以批判世界。结果往往被认为严重、痛苦、无可忍耐的一切,实际并非如此,只不过它们和我们最切肤相关罢了。一些隔得较远而与己无关的事,只要不是迫在眉睫,即便哀声遍地,尸骨盈野,百万生灵毁于旦夕,也认为事有可忍而袖手旁观了。

在地表的一面,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在几近古罗马的残酷迫害中,为信仰而默默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在另一半球上,竟有某一狂徒(无疑不只一人)漂洋过海,以钢铁般的一击要把我们从宗教手中拯救出来!他竟以个人的价值观念为依据,替我们全体做了这种决定!

站在较远处,从某种角度来看认为是可羡的幸福、珍贵的自由,从较近的角度来看便成为恼人的压制,而刺激人们去铲除弊端。在某一区域教人想象是难信的进步,在另一地区竟被视作野蛮的剥削而予以制止。对自然灾害也因看法不同而异:一次使20万人丧生的洪水,看来并不比地方上发生的一次小小事故重要;同样,个人所受的侮辱也因人而异。有些地方,隐含嘲讽的假笑或表示驳斥的姿态往往构成屈辱,而在别的地方,残暴的殴打辱骂却当作恶作剧看待。此外,有关恶行与惩治的态度也因地而异。以某种尺度衡量,一月拘禁或驱逐出境,在“监房”里给囚犯喂食,竟能震撼人心使舆论激怒;以另一种标准来看,25年徒刑,关在冰冻而暗无天日的囚室里,囚犯们只准穿着内衣裤而正常的人被关在精神病院,边境的守军对着数不清的因奇怪的理由而企图偷渡的“无知”人民开火,却认为是可以原谅的行为。从感情上来说,心灵是多半向往异国的,然而不幸对之却又茫无所知,只除却从少数一两位通讯员的报道中得悉一些过迟而又细琐的臆测。

由于这种观念的分立,由于缺乏对他人悲哀的深切了解与同情,我们自不能责斥人类之短见,这便是人之所以为人。惟以人类一体而言,挤在这狭窄的星球之上,像这样彼此缺乏了解却带着全体加速毁灭的威胁。任何六种、四种,甚至两种不同价值标准的存在,便不可能有统一的世界与人类的共同语言。我们终不免为这种不同的律动和振荡所撕裂。我们终不能在同一地球上生存,一如没有人能有二心而存在。

然而,有谁来权衡缓和对立的价值规范?该如何着手完成它?谁来给人类创定判别善恶好坏的惟一标准?该如何决定可忍与不可忍的界限,谁来澄清真相使人类全体得知孰为不可忍之真恶,孰以切身之故其实无关痛痒,并将举世之愤导向真恶?谁能把这种了解贯穿个人经验建立的屏障而沟通人心?谁能在顽固狭隘的人性本质上注入恻隐,分负世人之悲欢,并使举世能透视生活中所不曾经验的事实与虚幻?

就这一点来说,口号、高压政策和科学的证明显得同样无能。幸而我们还另有一种手段!那便是艺术。那便是文学。在艺术中蕴藏着一股奇异的力量,它能教人不局限于一己狭窄的经验而排斥他人经验的影响。在人与人之间,在人生短暂的旅途中,艺术使他得知他人在生活经验中所遭受的一切;它重创他人肉体忍受的经验和痛苦并容许此种经验为人们所吸取。

尤有过者,国家和国家,大陆与大陆,每隔相当时间便要重复彼此的错误,一如目前便可能发生的情形一样。虽然,眼前所处的时代,一切似乎应该看得清楚才是!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若干民族,方自痛苦中解脱,痛定思痛决意摒除的错误,突然又在其他民族中出现。有关此点,惟一能补救,并替代我们所缺乏的经验的,也惟有艺术和文学。

造物主曾赐给我们一种奇异的能力:我们的语言、风俗、习惯和社会结构各有不同,人们仍能够把人生的经验,把整个民族数十年间倍尝艰苦历经辛酸所得来的宝贵教训,交付给另外一个民族。从最好的方面来看,这种经验或可能拯救一个国家,使不致步入危险、错误,与毁灭之途,并从而减短人类历史之曲折与重复。

我希望在今天这个讲坛上,能唤起大家急切注意艺术这种伟大而又可贵的功能。

……

“演说辞欣赏”

索尔仁尼琴无愧为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精神的坚决捍卫者,他文笔典雅流畅,才思敏捷,知识渊博,表现出一股不屈不挠的道德力量。

他演说的重点是针对文学艺术。演说者诚图承担用艺术拯救世界的天职,使他的演说具有二十世纪无与伦比的深沉、坚韧、感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