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影响世界的100个演说(下)
10842400000021

第21章 我们有信心面对一切艰险——在日本投降日发表的广播演说

〔美国〕杜鲁门

演说者杜鲁门(1884~1972年)是美国民主党人。原为副总统,罗斯福逝世后,继任总统,后又连任。1947年3月抛出了“杜鲁门主义”,随后又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1949年提出“第四点计划”。1950年发动侵朝战争。著有《杜鲁门回忆录》、《公民先生》等。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停泊于东京港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当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这篇演说。

“精彩演说辞”

全国同胞们:

全美国的心思和希望——事实上整个文明世界的心思和希望——今天晚上都集中在密苏里号军舰上。在这停泊于东京港口的一小块美国领土(根据国际法,停泊在外国或公海上的船只为本国领土)上,日本人刚刚正式放下武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四年前,整个文明世界的心思与恐惧集中在美国另一块土地上——珍珠港。那里曾发生对文明巨大的威胁,现在已经清除了。从那里通到东京的是一条漫长的、洒满鲜血的道路。

我们不会忘记珍珠港。

日本军国主义者也不会忘记美国军舰密苏里号。

日本军阀犯下的罪行是无法弥补,也无法忘却的。但是他们的破坏和屠杀力量已经被剥夺了。现在他们的陆军以及剩下的海军已经毫不足惧了。

当然,我们首先怀着深深感激之情想到的是,在这场可怕的战争中牺牲或受到伤残的亲人们。在陆地、海洋和天空,无数美国男女公民奉献出他们的生命,换来今日的最后胜利,使世界文明得以保存。但是,无论多么巨大的胜利都无法弥补他们的损失。

我们想到那些在战争中忍受亲人死亡的悲痛人们,死亡夺去了他们挚爱的丈夫、儿子、兄弟和姐妹。无论多么巨大的胜利也不能使他们和亲人重逢了。

只有当他们知道亲人流血牺牲换来的胜利会被明智地运用时,他们才会稍感安慰。我们活着的人们,有责任保证使这次胜利成为一座纪念碑,以纪念那些为此牺牲的烈士。

这次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还是自由对暴政的胜利。

我们的兵工厂源源生产坦克、飞机,直捣敌人的心脏;我们的船坞源源制造出战舰,沟通各大洋,供应武器与装备;我们的农场生产出食物、纤维,供应我们海陆军以及世界各地的盟国;我们的矿山与工厂生产出各种原料与成品,装备我们,战胜敌人。

然而,作为这一切的后盾是一个自由民族的意志、精神与决心。这个民族知道自由意味着什么,他们知道为了保持自由,值得付出任何代价。

正是这种自由精神给予我们武装力量,使士兵在战场上战无不胜。现在,我们知道,这种自由的精神、个人的自由以及人类的个人尊严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坚韧、最持久的力量。

胜利是值得欢庆的,但同时有其负责和责任。

我们以极大的信心与希望面对未来及其一切艰险,美国能够为自己造就一个充分就业而安全的未来。连同联合国一起,美国是能够建立一个以正义、公平交往与忍让为基础的和平世界的。

我以美国总统的身份宣布1945年9月2日星期日——日本正式投降的日子——为太平洋战场胜利纪念日。这一天还不是正式停战和停止敌对行为的日子,但是我们美国人将永远记住这是报仇雪耻的一天,正如我们将永远记住另一天是国耻日一样。

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将憧憬一个国内安全的新时期,我们将和其他国家一同走向一个国与国之间和平、友善和合作的更美好新世界。

上帝帮助我们取得了今天的胜利,我们仍将在上帝的帮助下得到我们以及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演说辞欣赏”

处此重大历史时刻,对此重大历史事件,百感交集是必然的,因此演说的内容就要略显丰富。从节选的几个部分看,有就事论事,如谈日本签字投降,更有由此生发的感慨、联想,如对牺牲、死难者的缅怀,对胜利意义的阐发,对未来的展望,等等。这些内容看似散乱,却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顺理成章。

与百感交集、欲言极多的内容相适应,演说辞在结构上采用了小段落跳跃的方式,省略了许多不必要讲的话,省略了繁复的连接、过渡,使所表达的内容都能在有限的篇幅中表达出来,同时又产生跳球落盘般的美感,给人一种诗一般的韵律。

杜鲁门一向以果断有力、干净利落而著称,他的这篇演说辞也是如此,排比句式的运用,短句、尤其是短小段落的使用,使其铿锵有力,文气充沛,具有相当强的震撼、感染力量。这一点,加上前述特点,正体现了杜鲁门“强力总统”和“诗人总统”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