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晏子原来这样说
10840300000030

第30章 深入民心,上情下达

“原典”

晏子曰:“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下无言,则吾谓之喑;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喑,非害国家而如何也?”

“古句新解”

晏子说:“君王在朝廷态度严厉则下臣就不敢讲话,下面的人不敢讲话,上面的人就听不到什么信息了。下面的人不敢讲话,这可以说是哑;上面的人什么也听不到,这可以说是聋。上聋下哑,这不是对国家有害又是什么呢?”

政治领导的重要任务就是沟通上下之情。上下相通,则能准确了解民情、正确制定政策、顺利贯彻意图、圆满实现预定目标。上下不通则一切相反。上下之情能否沟通,一是取决于在上者的作风和态度是否民主、深入,二是决定于下面的人是否正直敢言。上专制则下无言,下奸诈则上蒙蔽。因此,为国执政者必须服从政治需要,任何妨碍上下沟通的个人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都必须改进或放弃。

企业在经营管理和日常事务中,由于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常常会产生一些摩擦、矛盾、冲突、误解。这将影响到公司的气氛、士气和组织的效率,使企业难以形成凝聚力,人为内耗成本增大,甚至导致企业“死亡”。因此,企业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增进沟通。

有团队就有管理,管理就必然需要沟通,唯有沟通才能减少摩擦、化解矛盾、消除误解、避免冲突,发挥团队和管理的最佳效能。

如果一个组织内部缺乏沟通氛围,其管理者是有很大责任的。沟通能力是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沟通是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有效沟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雄踞世界500强榜首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前总裁山姆·沃尔顿也曾说道:“沟通是管理的浓缩。如果你必须将沃尔玛体制浓缩成一个思想,那可能就是沟通,因为它是我们成功的真正关键之一。在这样一家大公司,对于良好沟通的必要性,是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的。”

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可以用两个数字来直观地反映出来,即两个70%。

第一个70%,是指实际上企业的管理者70%的时间是用在沟通上。开会、谈判、谈话、做报告是最常见的沟通形式,撰写报告实际上是一种书面沟通方式,对外各种拜访、约见也都是沟通的表现形式,算起来他们有70%的时间花在沟通上。

第二个70%,是指企业中70%的问题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比如,企业常见的效率低下问题往往是由于大家没有沟通或不懂得沟通引起的。实际上,在企业里面工作不能顺利进行、领导力不高等问题,归根结底,都与沟通能力的欠缺有关。比如说经理们对下属经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觉得年初设立的目标他们没达到,自己在工作中寄予他们的一些期望,也没有达到。为什么下属达不到目标的情况会经常出现?通过调查发现,下属对管理者的目的或者说期望是不清楚的,这无论是由于管理者的表达有问题,还是由于员工倾听领会的能力不强,归根结底都是沟通不畅造成的。

现在,大多数领导者都认为,在以文化促进变革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和协调下属的行为是很关键的,这不依赖于权力,而是依赖于有效的沟通。有效的沟通主要通过谈话和文字的形式,传达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有效的沟通是管理者应有的“手腕”之一。

那么作为一个高明的领导者,若想做到有效沟通,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应注重非语言性的提示

如果沟通双方能够准确地把握非语言信息并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跨过语言沟通本身的一些固有障碍而提高沟通效率。

在面对面的沟通中,领导者要给予对方合适的表情、动作和态度等非语言提示,并使之与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相配合。非语言信息是揭示交流双方内心世界的窗口,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须懂得辨别非语言信息的意义,充分利用它来提高沟通效率。这就要求领导者在沟通时要时刻注意交谈的细节问题,不能忽视下属的想法和感受。

2.提高自身素质及表达能力

无论是采用口头交谈还是书面交流形式,都要力求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作为领导者,应了解下属的文化水平、经验和接受能力,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自己表达的方式和表达的程度等。注意文字逻辑性和条理性,对重要的地方要加上强调性的说明;选择准确的词汇、语气、标点符号。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借助于手势、动作、表情等完成与信息接收者在思想和感情上的沟通,以加深对方的理解,提高沟通的效率。

3.注重下属反馈的信息

领导者要注重下属反馈的信息,提倡双向交流,让员工重述所获得的信息或表达他们对信息的理解,从而检查信息传递的准确程度和偏差所在。为此,领导者要善于体察,鼓励接收者不懂就问,并且注意倾听反馈意见。没有反馈,领导者就无法知道接收者是否真正理解了信息。领导者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询问“测试”员工,以便及时调整陈述方式,使接收者更好地理解信息。反馈方式可以是语言表述,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可以从对方的动作、表情等方面获得,它们往往是员工潜意识的流露。

4.建立合理的沟通体系

在公司或企业内部,人员众多、机构复杂、信息流量大,为了使信息有序地流动,领导者一定要建立稳定合理的沟通体系,以便控制企业内部的横向及纵向的信息流动,使各部门及下属之间都有固定的信息来源,该从哪里得到信息就从哪里得到信息,该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这样可以规避企业内部的流言,进而规避扰乱整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弊端。

5.沟通也要选择合适的机会

由于所处的场合、气氛、双方的情绪会影响沟通的效果,所以沟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对于重要的信息,在办公室、会议厅等正规的地方进行交谈,有助于双方集中注意力,提高沟通的效率;而对于思想上或感情方面的沟通,则适宜于在比较随便、轻松的场合下进行,这样便于双方消除隔阂。而且,领导者在与下属进行沟通时,要选择双方情绪都比较冷静的时候,以免不利的情绪影响到沟通效果。如果沟通双方对信息本身都理解,但感情上不愿意接受时,领导者最好是能起个带头作用,这也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之一。

良好的沟通是领导者与下属联络感情的有效途径。沟通效果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员工的使命感和积极性,同样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保持沟通的顺畅,企业的管理者才能及时听取员工的意见,并及时解决上下层之间的矛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英国管理学家L。威尔德说:“管理者应该具有多种能力,但最基本的能力是有效沟通。”作为一个领导者,与下属沟通交流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善于与下属交流的领导者,可以让员工充分信任你,让部门中充满团结协作的气氛。因此说,作为领导者一定要善于深入民心,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上情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