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晏子原来这样说
10840300000023

第23章 谗佞之人,不可不除

“原典”

晏子曰:“谗夫佞人之在君侧者,若社之有鼠也。谚言有之曰:“社鼠不可薰去。”谗佞之人,隐君之威以自守也,是难去焉。”

“古句新解”

晏子说:“善进谗言的邪佞小人在君王身边受宠,这就好像土地庙社坛中生存着老鼠。民间谚语说:‘土地庙的老鼠,不能薰。’那些谗佞小人隐藏在君王威严之下,借君王之威保护自己,这是很难去除掉的啊!”

投鼠忌器,是自古以来忠臣贤哲们屡屡发出的感慨。奸佞小人由于有君王的保护,无法除掉,令人无奈也令人扼腕。

自从孔子做了鲁国的大司寇以后,就同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大夫商议铲除家臣的势力。孔子说:“家臣的势力一大,大夫反倒受他们的压制。必须把他们的城墙改矮,家臣才不敢随便背叛大夫。”三家大夫都表示赞成,于是便通知三位大夫的家臣,让他们将城墙矮下三尺。这几个家臣闷闷不乐,于是他们想起了鲁国名人少正卯,请他出出主意。

少正卯极力反对孔子的主张,说道:“为了保卫国家才把城墙砌得又高又结实,不应当改矮。孔先生的这种做法不太合适吧。”由于少正卯在背后挑唆,这几个家臣就壮大了胆子,对主人的命令不再理会。三家大夫见状,便发兵围城迫使家臣就范。由于三家大夫联合行动,讨伐叛臣,季孙氏和叔孙氏的家臣被打败,狼狈逃走。

孟孙氏的家臣公敛阳见势不妙,急忙找少正卯研究对策。少正卯趁机煽风点火,说道:“你把守的城邑是鲁国北面的要塞,千万不要把城墙改矮,要是城墙不结实,万一齐国打过来那就守不住了。”

公敛阳受了少正卯指使,态度立刻强硬起来,扬言:“为鲁国的安全我宁可丢掉自己的性命,也不会听别人的话拆去城墙一块砖。”

孔子听了这话,便让孟孙氏将这件事告诉鲁定公,鲁定公召集群臣商量此事。会上,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拆,有的反对拆,各有各的理由。一向反对孔子的少正卯这时不仅故意顺着孔子的心意,声言赞成孔司寇的主张,应该把城墙矮下三尺去,还乘机挑拨说三家大夫是培植私人势力。孔子及时识破了少正卯的奸计,立即反驳说:“这太不像话了,三家大夫都是鲁国的左右手,难道他们是培植私人势力的吗?少正卯明明是在挑拨是非,让君臣上下互相猜疑怨恨。这种挑拨是非,扰乱国家大事的人应判死罪。”

大臣们觉得孔子的话有些偏激,都纷纷为少正卯说情。孔子说:“你们怎么知道少正卯的奸诈?他的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其实都是些坏主意。他的一举一动,看着令人佩服,其实都是假装的。像他这种心术不正的虚伪小人,最能够颠倒是非蛊惑人心,非把他杀了不可。”

孔子最终杀了少正卯。

孔子的弟子子贡事后曾问孔子:“少正卯是鲁国的知名人士,先生诛杀了他,恐怕得不偿失吧?”孔子说:“人有五种恶行,而盗窃还不包括在内:一是通达古今之变却铤而走险;二是不走正道而坚持走邪路;三是把荒谬的邪理说得头头是道;四是知道很多丑恶的事情不揭露;五是依附邪恶并得到惠泽。这五种恶行沾染了一种,就不能避免被君子所诛杀,而少正卯是五种恶行都兼而有之,他是小人中的雄杰,岂有不杀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