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做人最吃得开
10840000000089

第89章 注重仪态举止的人有魅力

仪态举止经常被人们看作是显现雅俗的标准,其中的表情、姿态构成了一个人外在形象的重要内容。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事业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社交中重视仪态举止。

“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这是古人提出的仪态规范,但对于现代交际同样适用,具体而言:

(1)“坐如钟”,即坐得端正、稳重、温文尔雅。

入座时,应轻、缓、稳,动作讲究协调柔和,神态从容。走到椅子前,应转身背对椅子平稳坐下,若离椅子较远,可用右脚略向后移半步落座。

女子入座尤其要注意娴静、柔美,若穿裙子,则应注意收好裙脚。一般应从椅子左边入座,起身时也从椅子左边站立,这是一种礼貌。如果想挪动椅子的位置,也应当先把椅子移到欲就座处,坐在椅子上移动位置,是有违社交礼仪的。

落座后,应双目平视,嘴唇微闭,面带微笑,挺胸收腹,腰部挺起,双肩平正放松,上身微向前倾,手自然放在双膝上,双膝要并拢。或者双脚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两臂曲放桌子上,或沙发两侧的扶手上,掌心向下。坐椅子时,一般只坐满椅面的1/3,脊背轻靠椅背。端坐时间过长时,可将身体略微倾斜,头面向主人,双腿交叉,足部重叠,脚尖朝下,斜放一侧,双手互叠或互握,放在膝上。若是穿西装裙的女子,最好不要交叉两脚,而是并靠两脚,向左或向右一方稍稍倾斜。起立时,应右脚先向后收半步。

(2)“站如松”,即要站得端正、挺拔、优美典雅。

站立时,应头正颈直,双眼平视,嘴唇微闭,下腹微收,挺胸直腰,身体自然挺拔,双肩保持水平,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双手中指压裤缝,腿膝伸直,脚根并拢,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给人以一种挺、直、高的美感。

男女的立姿略有不同:男子站立时,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中间,双脚与肩同宽而立,手可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女子应站得庄重大方,亲切有礼,秀雅优美,亭亭玉立。

(3)“行如风”,即行得优雅、轻盈,有节奏感。

男女的走线有一定区别:男子步履应雄健有力,走平行线,展示刚健、英武的阳刚之美。女子步履应轻捷,娴雅,步伐略小,走直线,以展示出温柔、娇巧的阴柔之美。

行走时,男女都应面带微笑,昂首挺胸,收腹直腰,双臂自然摆动,显得充满自信和活力。

讲究仪态举止,除了坐、站、行三种古人留给我们的仪态规范之外,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在交际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你应该先细心地观察他人,然后慢慢地培养自己利用“肢体语言”的能力。

人的表情十分丰富,使用肢体表现微妙的感情,远比只靠语言能够吸引听者。要好好想一想自己的体形、身高,要考虑适合自己的说话方式。

一个人面对听众,要提高勇气,挺直胸膛,目光直接望着你的听众,很自然地开始讲话,好象听众都欠了你的情,现在聚集在那儿,想请你再多放一些债,这种心理上的锻炼,是很有益的。

另外,对讲话者来说,看着听者的头,也可以了解对自己讲话的反应。头整齐地朝着自己时,表明人们在听你说话;脑袋不住前后左右摆动或者一阵嘈杂声,这说明他们已经对你的话感到厌烦了。

习惯于看听众的头之后,还要寻找点头的人。听众之中必有善意的听者,对你每说一句话,都会点头称“真对”,这种人是你观点的拥护者,所以要把视线投向这种人,产生“在听着自己呐喊”的勇气,如此一来,话语会进一步流畅。

在讲台上,切忌有不自然的举止,如用手不停地摆弄衣角或挠头等。这样做不但会分散听者的注意力,并且还表明你有缺乏自制的缺点。在讲台上,无论什么动作,决没有不起任何作用的道理,如果不能增加听众的注意,便只能分散听众的注意了。所以,你必须站稳脚跟,并表明你完全能够控制自己的举动,也就是表明你能够在精神上自持。

当你站起来准备对听众讲话的时候,不要忙于立刻开始,这会让别人以为你是个外行。你应该深深的吸上一口气,然后举目向台下的听众看一会儿。如果台下一片嘈杂喧哗的情形,你就得多等一会儿,让大家都安静下来。

把你的胸部挺起来,这是在平时你就应该天天练习做的,那么一旦站到听众的前面,你便会不自觉的地这样做了。

没有手势帮助的演说会使听众感到呆板,必要的手势会增强演说的效果,会引起听众对你所说词句的重视,并帮助他们找到你说话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手势的运用要附合你的演说内容,附合你的个性,附合演说场地气氛等环境的要求。特别要提醒的是,手势不是演说,也不能代替演说,不能喧宾夺主,让手势把听众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另外,也不要把手势只从肘部做起,这会显得局促而不自然。最好使手势从肩部开始,这样要显得大方得多。

同时,不要把任何姿态结束得太快。比方,当你伸直食指,帮助你发挥某一段的思想时,最好保持住这种姿势,一直到你说完这句话,否则往往会造成极严重的效果。因为它可以使你原来的要点被人误会,把小的地方看作你的要点。

总之,你的“肢体语言”是你的讲话获得赞同和树立个性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