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做人最吃得开
10840000000069

第69章 找准自己的路,坚定的走下去

每个人身上都有未发挥出来的潜能,在没有实践之前,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很多人在丢掉工作之后,都会感到茫然无措,甚至会问自己:我还能干什么?其实,你能干的事情有很多,只要你去寻找。

我们大多数人的体内都潜伏着巨大的能量,但这种潜能酣睡着,一旦被激发,定能做出惊人的事业来。对自己说“是”,就是要挖掘自己的闪光点,不要将自己一口否定,同时,要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也有特长,也有别人所不如的地方。

1985年之前,联想集团的创业者们,对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也不清楚。他们交过学费,但数额比巨人老板史玉柱交的学费少多了。并且,他们交的学费真正让他们学到了走向成功的正确方法。

早年到联想公司的人说,他们卖过彩电,卖过蔬菜,也卖过滑冰鞋和电子表,但没一样能干成大事。当时,在中关村已经有上百家公司,并且有些已初具规模,联想并不引人注意。

历经挫折之后,联想的创业者开始讨论自己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这个问题了。他们理所当然地想到了电脑,想到了软件。他们是研究计算机的,软件设计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与纯粹民办的企业相比,他们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身后是一个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于是,他们开始全力以赴,开发设计“联想汉卡”软件。这是他们的第一个产品,也是里程碑式的产品。如果没有联想汉卡,西文汉化这一计算机技术难题就得不到解决,中国的电脑应用至少不会像现在发展得这么快。

联想汉卡一炮打响,它为公司的资本积累,以及顺利进入电脑领域,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联想汉卡的研发开始,联想的创业者们才真正明白自己的优势,他们为自己确定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原则。

一个人发现自己能做什么并不困难,难的是要发现自己不能做什么。这与人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而不易看到自己的缺点,是一样的道理。这方面中国人应该向日本人学习。

人们发现,日本是一个习惯对别人说“是”,而对自己说“不是”的民族。对别人说是,在于日本人非常注重礼节,不见得有多少诚意;但向自己说“不是”,却是真心实意的。日本人习惯于进攻别人,但更习惯于跟自己较劲。

人类由于自身的投机性,往往容易把看到的赚钱机会中,最赚钱的事情当做自己的最佳选择,失败往往也就从这里开始。事实上,只有适合你自己的机会才是最佳选择。

美国西部某市有一位法官,中年时还是一个大字不识的铁匠,而在他60岁的时候,却成了当地最大的图书馆的主人,获得许多读者的称誉,被人认为是学识渊博、为民谋福利的人。这位法官希望帮助同胞们接受教育,获得知识,而他自身并没有接受过多少系统的教育,他为何产生这样的宏大抱负呢?原来,他不过是偶然听了一篇关于“教育之价值”的演讲。结果,这次演讲唤醒了他潜伏着的才能,激发了他的远大志向,从而使他作出了这番造福一方民众的事业。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直到老年时才表现出他们的才能。他们当中,有的是由于阅读富有感染力的书籍而受到激发,有的由于聆听了富有说服力的讲演而受到感动,有的是由于朋友真挚的鼓励。其实,对于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作用最大的往往就是朋友的信任、鼓励和赞扬。

在人的一生当中,要不惜一切代价,走进一种可能激发潜能的气氛中,努力接近那些了解你、信任你、鼓励你的人,这对于你日后的成功,具有莫大的影响。你更要与那些努力要在世界上有所表现的人接近,他们往往志趣高雅、抱负远大,从而使你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感染,养成奋发有为的精神。如果你做得还不十分完美,那些在你周围的人,就会鼓励你下更大的努力。

一百多年前,美国费城的6个高中生向他们仰慕已久牧师请求:“先生,您肯教我们读书吗?我们想上大学,可是没有钱。我们中学快毕业了,有一定的学识,您肯教教我们吗?”

这位牧师名叫R?康惠尔,他答应了这6个贫家子弟的请求。同时,他又暗自思忖:“一定还会有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他们想学习但付不起学费。我应该为这样的年轻人办一所大学。”于是,他开始为筹建大学募捐,当时建一所大学大概要花150万美元。

康惠尔四处奔走,在各地演讲了5年,恳求大家为出身贫穷但有志于学习的年轻人捐钱。出乎他的意料,5年的辛苦,筹募到的钱还不足1000美元。

康惠尔深感悲伤,情绪低落。当他走向教堂,准备下礼拜的演说词时,发现教堂周围的草枯黄得东倒西歪,于是问园丁:“为什么这里的草,长势不如别的教堂呢?”

园丁抬起头来,望着牧师回答说:“噢,我猜想这是因为,我们常常是看到别人美丽的草地,希望别人的草地就是我们自己的,却很少去整治自家的草地。”

园丁的话使康惠尔恍然大悟,他跑进教堂开始撰写演讲稿。他在演讲稿中指出:我们大家往往让时间在等待观望中白白流逝,却没有努力工作,使事情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康惠尔在演讲中讲了一个农夫的故事:

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生活过得很不错。但是,当他听说只要有块钻石就可以富得难以想像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钻石。农夫走向遥远的异国他乡,然而却始终未能发现钻石,最后,他囊空如洗,在一个海滩自杀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个买下这个农夫土地的人在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异样的石头,他拾起来一看,它晶光闪闪,反射出光芒。经过仔细察看,他发现这竟是一块钻石。这样,就在农夫卖掉的这块土地上,新主人发现了从未被人发现的最大的钻石宝藏。

这个故事是发人深省的,康惠尔写道:财富不是仅凭奔走四方去发现的,它只属于自己去挖掘的人,只属于相信自己能力的人。

康惠尔作了7年这个“钻石宝藏”的演讲。7年后,他赚到了800万美元,这笔钱大大超出了建一所学校的需要。

今天,康惠尔建的学校竖立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这便是著名学府坦普尔大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最大的秘密在你自己身上。你身上的钻石宝藏就是潜力和能力,你身上的这些钻石足以使你的理想变成现实。你必须做到的只是更好地开发你的“钻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辛劳。

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并且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充满自信,你就会充分地肯定自己,对自己说“是”,你就不会因为一些困难和挫折失去信心,你就会积极寻找对策,你最后就一定能够制定对策,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