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下)
10837400000056

第56章 “一国两制”所创造的奇迹——1997年香港胜利回归中国香港

中国的领土。但是19世纪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英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下,把这颗“东方明珠”拱手送给了英国人。之后,尽管历届政府都有收回香港的愿望,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都没能收回香港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政府本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针,在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导下,终于在1984年,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并随后以此为依据,制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中国人洗雪了百年耻辱!

(1)长期利用待时机

香港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香港问题是19世纪英国政府对华实行炮舰政策、强权外交的产物。收回香港主权,结束香港与祖国长期分离的局面;实现祖国统一,洗刷100多年来的民族耻辱,这是全体中国人民乃至于全世界华人长期以来的共同愿望。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曾为此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确定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既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使香港与内地越来越密切地联合在一起,也为今天我们顺利解决香港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从70年代末开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内形势和所面临的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调整内政和外交政策,提出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三大任务,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并把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联合声明》定乾坤

1982年9月,英国首相、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

1982年9月24日上午9时,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在会谈中,撒切尔夫人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摆出强硬的姿态,抛出了她的方案。面对撒切尔夫人的挑战,邓小平详细阐述了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与此同时,在邓小平的指导下,按照“一国两制”构想,中国对香港的“十二条”基本政策已经制定出来,概括起来就是“中国收回主权、香港现行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

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香港人士的时候,谈及香港现行制度不变的问题。小平同志问:“九七”后香港现行制度不变要继续多久?15年?场内鸦雀无声。他再问:30年?仍然没有反应。邓小平伸出5个手指,提高嗓门问道:50年?50年不变可以了吗?话音刚落,全场掌声一片。在不断征求港人意见的同时,“一国两制”构想日益完善。

1984年12月19日,撒切尔夫人再次访华并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正式宣告,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中国。

香港回归的全过程清楚地表明,在邓小平同志一系列周密部署下,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在重大问题上掌握着斗争的主动权,保证了香港人心稳定、经济稳定,政权交接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保证了香港政权的平稳交接。

(3)东方明珠终回还

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几秒钟后,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乐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冉冉升起。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江泽民主席在讲话中还指出,香港今天的繁荣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祖国内地的发展和支持分不开的。他表示相信,有全国人民作坚强后盾,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够管理和建设好香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美好的未来。

就在这一刻,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南京静海寺警钟长鸣。香江水映欢庆潮,火树银花不夜天。全世界华人的心为之振奋、血为之沸腾,有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在被英帝国强行掳去一百多年之后,终于回归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