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下)
10837400000054

第54章 世界种族隔离制度最终埋葬——1994年南非共和国成立

在历史巨轮滚滚驶向20世纪末时,民主、自由日益成为各民族追求的目标。在非洲——这块曾经辉煌于世却饱经磨难的大陆上,却还有一块土地上的人民被种族隔离制度剥夺了一切基本权利。被剥夺者坚决反抗,黑人领袖曼德拉为了黑人种族能获得生之为人的平等权利,在铁窗中度过了27年生涯。国际社会也以行动谴责旧南非的这种与人类文明进程相悖的不义制度。面对国内外的种种矛盾和压力,南非历史上最后一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顺应历史潮流,义无反顾地开始民主改革,释放黑人领袖,缓和种族矛盾,并与非国大进行了“打破坚冰的谈判”。终于,在德克勒克政府的艰苦努力和非国大的配合让步下,1993年12月制定了保障南非所有的人民都享有平等权利的新宪法。1994年4月,南非的所有黑人和白人迎来了南非新国旗的升起、南非新时代的降临。

(1)现代文明的一块恶瘤

1994年前,南非是世界上惟一以公开立法形式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国家,这是白人殖民者对南非人民特别是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黑人实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殖民政策。300多年来白人殖民者用种族隔离制度对南非黑人进行残酷的奴役和掠夺。1894年,开垦殖民地的罗德斯总理推出“非洲土著法案”,1910年联邦法案把南非居民分成4等。此后颁布的种族主义法律和法令多达350项,其中有300项是在1948年国民党单独执政后颁布的。这些法律、法令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及至个人与家庭生活各个方面,使南非成为一个“制度化的种族主义”国家。黑人被剥夺了一切基本权利。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一大痈疽,它遭到南非黑人的坚决抵制和反抗,也遭到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和制裁。从60年代初开始,南非受到武器、石油禁运等国际制裁;1971年被剥夺在联合国的权益,仅保留有席位;南非在其他许多国际组织的活动也被中止。1985年开始,国际社会对南非采取严格的全面的经济制裁。到1988年底,与南非保持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22个。1989年8月,英联邦国家外长委员会会议决定,对南非实行金融制裁,其中包括进一步限制贸易信贷,要求各大银行和金融组织停止发放新贷款等。

(2)识时务,奋力破坚冰

1989年2月,南非铁腕人物、执政的国民党主席兼总统博塔因患轻度中风入院就医,宣布辞去国民党主席职务。德克勒克成为国民党主席和代总统。

9月6日,大选提前举行,国民党获胜,时年53岁的德克勒克成为南非历史上第9位也是最年轻的一位白人总统。

入主总统府后,德克勒克就强烈地感受到国际社会给予南非的巨大压力,他意识到不能再同国际社会对抗下去了。

1990年2月,南非宣布解除党禁。2月11日下午,南非当局无条件释放了被囚禁27年之久,赢得世界人民尊敬和支持的著名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德克勒克政府以最终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为目标的政治改革渐趋明朗。此后,南非政府相继废除了一些种族隔离法令。1991年成为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斗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这一年的南非议会年度会议被称为清理种族隔离法典的会议。种族主义统治的大厦正在一块块剥离、坍塌,然而,南非当局的政治改革并不彻底,仍试图保留白人的某些特权。这一做法导致1990年下半年以来黑人城镇暴力冲突不断。

7月19日,南非政治丑闻“因卡塔门”曝光。反种族隔离制度的《每周邮报》披露了南非政府曾于1989年11月和1990年2月两次共资助给因卡塔自由党25万兰特(约合9万美元),用于黑人之间的暴力冲突。这一肮脏的政治丑闻见诸报端后,舆论大哗,非国大要求南非政府辞职。德克勒克政权处于极度困难之中。

吃一堑长一智。德克勒克被劈面浇了一盆冷水后,清醒过来。他决心重振形象,认认真真地推进他的改革计划。

(3)制宪法,全民共选新总统

在废除300余项种族隔离法令后,南非宪法及有关地方政府立法中的种族隔离内容便成了政治改革的最后障碍。只有修改宪法,才能从根本上动摇种族隔离制度。1991年12月20—21日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了“民主南非大会”,南非政府各政治派别及黑人代表等19个政党的200多名代表就制宪原则、制宪机制和过渡时期的行政权力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议最后签署了《意向声明》,正当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民主改革进入实质性制宪谈判之际,来自白人极右势力的反对和阻力增大。反对民主改革进程,主张维护种族隔离制度的极右组织南非保守党在某些地方选举中获胜,它们对德克勒克政府的民主改革大肆攻击。面对这一逆流,德克勒克宣布1992年3月17日举行白人公决,就政治改革和制宪谈判是否应当继续下去进行投票。结果85%的白人公民投票赞成当局的政治改革。白人公决使南非国民党政府扫清了右翼势力设置在改革道路上的障碍,改革进程加快了。

1992年12月至1993年2月,非国大与国民党政府举行了3轮双边“丛林密谈”。非国大放弃了“黑人多数统治”的要求,同意向“联邦制”靠拢,并准备解散其军事组织“民族之矛”和在取得实质性进展后呼吁国际社会取消对南非的外交、投资和金融制裁。南非政府则同意在一人一票的基础上通过选举产生一院制议会,同意通过多种族大选选举国家总统,放弃“永久性分权”和将“各党分享权力”写入新宪法的主张等。1993年4月1日,多党制宪谈判重新恢复,成员由19个政治党派扩大为26个。1993年6月3日,南非多党制宪谈判会议中的德克勒克政府放弃了总统轮换制,基本接受了非国大的主张:由民主选举的制宪议会负责起草和通过新宪法,国民议会(即众议院)是惟一的立法机构,关于未来政府的组成以得票率5%作为参政的最低限,以确保过渡政府具有广泛代表性。

1993年12月22日,南非议会终于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取代现行种族主义宪法的临时宪法,敲响了种族隔离主义制度的丧钟。该文件将与这个国家下年4月27日的首次多种族选举一起,保证黑人实现自治,并保证要保护个人和少数民族的权利。

全世界盼望已久的南非历史上的庄严时刻到来了。1994年4月26日午夜23点59分,象征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南非旧国旗降下,标志着南非新时代的南非新国旗在27日凌晨0点01分升起。

同日开始了南非历史上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5月6日,南非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了大选结果:非国大得票62.65%,将作为第一大党成为新政府的主体。5月10日,曼德拉宣誓就任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5月11日,首届南非民族团结政府内阁成员宣誓就职,新南非正式诞生。它宣告了南非和世界历史上种族隔离制度的最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