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道德品质108个细节
10836400000052

第52章 正确对待孩子间的摩擦

对于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不要刻意去阻止。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与人交往的过程,只要是存在的交流就会存在着矛盾,家长要正确的看待孩子之间的摩擦,不要去激化孩子之间的矛盾,不要剥夺孩子们自己去解决困难的机会,孩子自己就会解决摩擦。

孩子间发生矛盾,不要总把矛头指向别人,要学会自我检讨,理智的去分析问题。家长应该可以想到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去看待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帮助孩子正确的去处理摩擦。

不要不分青红皂白责备孩子

孩子虽小但是思想健全,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所以不要小瞧自己的孩子,不要当着好多人去故意责备自己的孩子,这样孩子就会自尊心受挫,会让孩子心理受到伤害,成为一个倔强任性的孩子。要学会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要一看到孩子间的争吵或者打架就去骂自己的孩子,也不去询问起因,这样孩子就会变得性格很坏,所以家长要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

有一天,小明的妈妈还像往常一样接小明放学回家,刚来到教室准备和老师了解一下小明最近的表现,却被一位小朋友的妈妈拦住了,对小明的妈妈说:“小明把他们家的孩子推到了,还给了他儿子一拳。”小明的妈妈看了小明一下,并没有说话,这时候老师走了过来,对小朋友的妈妈说:“孩子之间的战争都是难免的,不要把他扯到大人们的世界之中,孩子自己的事情他们自己会解决。”孩子的天性本来就是打打闹闹,推推我我,摔一跤,打一拳都是很正常的,家长不要小题大做。事后小明的妈妈问小明是怎么回事,小明说:“是他先拧我的,我实在受不了了,才推了他一下,用拳头往他屁股上捶了一下。”小明的妈妈听了之后对他说:“别人打你你以后可以告诉老师,不要对小朋友还手了,打别人也是不对的。”小明的妈妈没有当着小朋友们的面责备小明,而是事后给小明讲道理,这样孩子既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又会知道自己的错误。

孩子的矛盾需要家长疏导

矛盾的产生是孩子本身的原因产生的,在矛盾产生之后,家长要学会给孩子做一个心理疏导,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学会去疏导孩子。

首先要弄清楚发生矛盾的原因,不要看到孩子受欺负,家长不要情急之下做出不理智的举动,要先找出原因,先从孩子的自身去找问题,看看孩子有什么做的不当的地方,不要教孩子向对方抗议,或是做出那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动作来。让孩子学会宽容,告诉他朋友之间打打闹闹是很正常的,不要放在心上,让孩子消除心理负担,快乐的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其次让孩子在摩擦中学会成长。孩子受委屈或者欺负弱小的孩子是上学时候的一种普遍现象,孩子的宽容就要从这个时候开始进行培养。孩子们之间的冲突是小团体中不可避免的,小时候谁都会与别人发生冲突,受欺负了不要害怕,要敢于与他辩论,说的他心服口服,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慢慢的就会变得成熟。

正确看待矛盾问题

孩子的成长要经历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之间的摩擦问题,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面对。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你抢我抢,你推我我推你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们不要大惊小怪,把事情放在显微镜下看,看到自己的孩子到了,就用恶狠狠的眼光去看别的孩子,好像要把别的孩子吃了似得。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孩子们之间就是一时的打闹,不会有什么深仇大恨,转眼间就会忘记,两个人又在一起玩耍。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之间的问题,不要过于干涉,会影响孩子之间的友谊。更不要把孩子之间的嬉戏打闹,当成是谁欺负谁,谁吃亏了,谁占便宜了,这样会误导孩子的理解。家长在介入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时,要当一个正义的使者,不偏不向,和平的化解这场矛盾。

细节提示:

孩子之间的摩擦不算是摩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好的良药,他可以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家长要注重去培养孩子,不要让孩子在这里产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