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道德品质108个细节
10836400000014

第14章 胆怯不是与生俱来的

胆怯是一种心理的现象,每个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然而在孩子这类人群中是最普遍的一种现象。有的孩子会因为胆怯或者自卑恐惧,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任何人进行交流,从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其实胆怯并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只要我们正确的对待,使用正确的方法就会远离胆怯,做一个真正的自我。

很多家长在说到孩子胆怯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一筹莫展,又很顾虑和担心,担心孩子以后怎么在社会中立足,怎么有所成就,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家长的这种担心,但是家长对胆怯的认识还不够,甚至有些偏差。胆怯性格的形成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塑造出来的,只要家长能够加以正确的认识和及时的为孩子进行弥补,不断去完善孩子的胆怯心理,还要支持孩子大胆的探索。

追溯求源,认识胆怯的成因

胆怯的形成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家长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的言行,我们要学会从孩子的眼神中读懂孩子的心声,多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孩子把咱们当成最最知心的朋友,可以放心的与你交流,让你逐步了解他的意愿。家长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不分年龄大小,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要无意的对孩子进行指责和批评。在孩子出丑或者做错事情的时候,家长不要耻笑自己的孩子,这样会使孩子形成胆怯的心理,总觉得自己做错事情了。

后天弥补,剔除胆怯

克服胆怯的心理需要家长的帮忙,家长要让孩子主动去与人交流,主动向熟人向老师问好,让孩子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逐渐趋熟悉各种的环境,这样孩子的交往技能逐步得到提高,同时也克服了胆怯的心理。逐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表达能力好了,孩子才会敢于与人交流,敢于尝试,敢于走不寻常之路。不要急于求成,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个循回渐进的过程。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来弥补胆怯的心理,也可以让孩子说出胆怯,大声朗读自己的胆怯,从根本上告诉孩子,人活着就会做错事,做错事其实并不可怕,只要你敢于尝试,并不怕失败,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不用去担忧胆怯任何一件事情。只有你尝试了,才知道错在哪里,怎么去改进,怎么去完善,才会使你不断地前进不断的进步。我们要学会帮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因为胆小的孩子生活空间都是比较狭窄的,而且生活也是非常单调的,这就促使孩子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做事情也会非常专一,家长可以根据这一特点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使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早日脱离胆怯心理。

害怕心理多半是被恐吓出来的

孩子胆怯可以说都是被吓出来的,家长吓唬孩子会百害而无一利。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不要大呼小叫的对孩子,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与孩子进行交流。不要孩子一哭就说,在哭我揍你,要不就说在哭大灰狼就来了啊,家长应该进行耐心的安慰与开导,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让孩子形成害怕的心理,要对孩子尽心耐心的教导。孩子还会对一些看不见得东西存在着威胁和压力,家长应该在孩子无助的时候给孩子一些指导和帮助,不要当一个旁观者,要用实际行动去帮助孩子,给孩子讲一些消除胆怯心理的故事,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去做等。

细节提示:

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要循序渐进,家长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孩子,要坚持不懈的进行教导,不能半途而废,要是这样一定会培养出一个不胆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