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道德品质108个细节
10836400000011

第11章 放开双手去冒险

挑战极限,勇者胜。只有敢于挑战的人,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勇敢就是要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敢于去克服困难,挑战困难。遇到事情可以用自己的机智勇敢去解决,不畏艰辛困苦。家长要让孩子有敢于冒险的精神,在威胁与恐惧之中也不会退缩,逐步去克服孩子胆怯的毛病,让孩子直面勇敢地人生,大步地走向成功之路。

现在这个社会,冒险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每当孩子想去接触一些陌生的事物的时候,尤其是一些略带危险的事物的时候,家长们都会上前阻止,或是带着惊恐的面孔告诉孩子,这个很危险,这个你不能做,那个地方不能呆等来阻止孩子,以至于孩子不敢去尝试,一度的退缩,这样孩子的冒险精神就被消灭在萌芽之中了。

探索知识,研究学问都是一种冒险,如果家长总是阻止的话,你的孩子永远停留在原地,不会成为一个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人。

缺乏冒险精神,就会墨守成规

不敢去冒险的孩子就永远也不敢尝试新鲜的事物,这样会使孩子没有创造力,成为平庸之辈。所以父母要尝试着让孩子去“冒险”。让他们去亲身体验陌生事物,鼓励孩子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不要阻止孩子驶出你们温馨的港湾。父母要学会和孩子一起去冒险,带着孩子去寻找冒险中带来的快乐。家长通常都觉得冒险是一个得不偿失的行为,不肯放手让孩子去勇敢的尝试。一点点的孩子就失去了主动帮忙的的兴趣,同时也失去了锻炼孩子的机会。我们应该让孩子勇于尝试,不怕孩子出错犯错,让孩子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勇敢放手,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

一个教育家说过这样一段话,凡是孩子能够自己动手完成的事情,家长就不要上前帮助。大人要学会适时的放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做起,逐渐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时家长要在适时的给孩子一些鼓励,让孩子带着自信去做事情,培养孩子果断做事情的能力。

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处理问题

孩子的独立性需要不断地培养,家长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听取孩子的意见和建议,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有自主的发言权,要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对孩子进行压迫和封闭。更不要制定特定的模式,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们要多多鼓励孩子去多思考,多做事,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的能力。家长可以进行引导,但不能大包大揽,影响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做事情的思路。

阻止孩子冒险,定是死路一条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三只可爱的小鸟被关在一个鸟笼子里,每天只喂他们水,一点粮食也不喂,小鸟饿的无精打采。过了几天,主人在笼子顶端放了一些鸟儿爱吃的小肉虫子,一只大鸟第一个冲了上去,结果被一个铁夹子夹住了翅膀,再也飞不起来了,大鸟没有吃到虫子,另外两只小鸟见此状况不敢去吃上面的虫子,过了几天就被活活的饿死了,其实在大鸟被夹住之后,主人早已拿走了夹子,但是由于另外两只小鸟不敢去冒险,不敢去尝试,结果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让孩子敢于去冒险,否则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是死路一条。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呢?

1.从细小的事情着手

孩子在小的时候都害怕自己一个人睡觉,总想和父母睡在一张床上,家长总会以孩子还小为由迁就孩子,这样是不好的,要培养孩子战胜黑夜,战胜孤单的勇气。有的孩子上楼梯的时候总是不敢迈步,这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告诉他只要勇敢一些你就取得了成功。

2.正确引导孩子

我们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敢于冒险的人或者事件,把勇敢冒险的高大形象竖立在他的心目中,让他从真正意义上领悟到冒险精神的可贵。父母要有胆量让孩子去冒险,即使摔伤了也要鼓励孩子爬起来,让孩子有一种不服输,勇往直前的精神。

细节提示:

敢于冒险的精神要从小培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们要具有天生的冒险意识,主动自己去闯一闯。不要总想着,孩子可能会出错……可能会惹祸,只要敢于冒险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