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上)
10835000000019

第19章 两个美国人的把戏——中国清政府代表和美国国务卿签订《蒲安臣条约》

1858年4月,英法联军进逼中国沿海城市大沽口,美、英、法、俄四国公使联袂向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腐朽的清政府派出具有美国血统的薄安臣为公使,出使各国去进行谈判。薄安臣一行直赴美国。把美国作为此次出使的首站,蒲安臣只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深知此次出使,他要取得成功,头一站最为关键。而美国是他心里唯一有些把握的国家,只要能把美国这一站基础打好了,就可以利用美国的态度去影响英法俄诸国。

对于自己国家那些政界人物,蒲安臣是很熟悉的。他曾经连续三届出任众议院议员,均服务于外交委员会,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和院外活动门道相当谙熟。更重要的是,他还与当时担任国务卿的西华德保持着良好的私交,他们在有关美国对华的外交政策观点上完全一致。

基于以上的考虑,蒲安臣一到美国,就开始了他最为擅长的演说,每到一处必做长篇精彩演讲,以鼓动美国公众的舆论,影响政界人物。他所到之处,果然如其预想的那样产生了轰动效应。

然而他的雄辩口才和极富鼓动性的演说却不完全符合事实,也有诸多不负责任之处。

在旧金山,他向美国公众说,他的出台,意味着中国已经走上了和平与进步的道路,希望这个伟大的民族向西方文明光辉的旗帜伸出双手的日子不久就会到来。

在纽约,他大肆鼓吹中国已经走向开放,将聘请大批的工程师去设计修筑铁路,投资办工厂。

蒲安臣甚至煽动美国的教士们都去中国,把那里的每座山头和每个山谷都树立起光辉的十字架……

蒲安臣的这些夸大其词的演说使得在场的中国官员很觉不安,却也不能多说什么。等到好容易让志刚或是孙家谷再说几句,却是完全另一种意思了。但是好热情爱激动的美国公众已经认可了蒲安臣的演说,他们大多觉得中国的确很开放了,于是各家报纸也喧闹起来,美国的工商界、宗教界都对他的此行表示理解和欢迎。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赢得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后,蒲安臣即向美国公众陈述他的此行宗旨:

我希望中国的自治能够得到保持,我期待它的独立能得到保证,我期待它能得到平等的待遇,从而使它能得到所有国家同等的特权。

这才是清政府赋予他的使命,要他说的话。

蒲安臣的惊人口才使得他的美国之行大获成功。作为他对于热情的美国公众的回报,他把自己在演说中的承诺大都载入了新签订的《蒲安臣条约》之中了。

中国使团到达美国后不久就前往白宫,在西华德的引见下,谒见了美国总统约翰逊。随后美国政府举行盛大招待会,宴请中国使团。丰盛隆重的晚宴,使初次踏上美国土地的天朝帝国的臣子们的自尊和体面,得到了莫大的满足。

在美国方面的安排下,使团的中国官员们兴致勃勃地在纽约、华盛顿等地游览了一个多月,这才坐下来开始谈论正事。

有趣的是,这次事关重大的会谈,竟是在两个美国人之间进行的,即蒲安臣和他的朋友、美国国务卿西华德两人,秘密会谈了多次,商谈《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问题。

而那些中国方面的大员志刚、孙家谷等也乐于将此责任推给蒲安臣。他们则整天地忙于各种各样的交际应酬,陶醉于美国这个令他们新奇欣喜的国家那些有趣的享乐之中。

经过密商,一手包揽了中国方面权力的蒲安臣,与美国政府达成了《续增条约》八款。7月27日,蒲安臣偕志刚、孙家谷等一同前往美国外交部,在条约文件上签字画押,完成了这次重要的任务。

条款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嗣后如有利于两国贸易兴旺之事,中国欲于原定贸易章程之外,与美国商民另开贸易行船利益之路,皆由中国作主自定章程,仍不得与原约之义相悖;

二、两国人民在对方国内,不得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三、两国人民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往来,悉听其便,不得禁止,均照最优待之国待遇办理;

四、两国人民均可进入对方的大小官学,并给予最惠待遇,对方都可在对方境内设立学堂;

五、凡无故干预代谋别国内政之事,美国一向不以为然,至于中国之内政,美国声明并无干预之权及催问之意,即如通线、铁路各等执法,于何时、照何法、因何情欲行制造,总由中国皇帝自主,酌情办理;

六、将来中国欲自制造,美国愿派精练工程师前往。

这个被后人称之为《蒲安臣条约》的文件,单从字面上看,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所签订的最平等公允的条约,甚至随同出使的中国大臣志刚、孙家谷对此条约也丝毫没有异议,而且他们对其中条款中所述美国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声明,还颇为得意和赞赏。

然而,该条约在实际上已经满足了当时美国方面意欲达到修约的目的。美国通过这个条约,一举将骗招华工合法化,攫取了骗招华工的权益,从而完满地解决了美国内战后劳动力匮乏的大问题,所以也有人将此条约戏称为“廉价劳动力条约”。

可是中国方面对于该条约最为满意的是,通过这个条约,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美国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保证。诚然,美国政府的有关说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针对赫德、威妥玛呈文背后潜在的干涉清政府内政的危险性的,所以当该条约送回中国时,清政府毫不犹豫就予以通过了。

从这条约的签订和顺利通过,也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的利益着重点的不同。美国看重的是当前经济实力,而中国清政府更在乎其统治地位和权力。

签订了《蒲安臣条约》,给清政府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也为蒲安臣使团的欧洲之行铺平了道路。此后,蒲安臣又率使团离开美国,前往欧洲大陆,一路走访了英、法、德、俄等国,历时达3年之久。使团基本上达到了此次出访的目的,分别与美、英、德等国达成不借修约干涉中国内政的承诺。

这次出使的主要功臣蒲安臣在俄国访问时,得病不治而逝。清政府对此深为惋惜,对蒲安臣作了高度评价,为他的丧事拨款6千两白银,并追赠他“一品衔”并赏给恤银一万两,以答谢其对清政府所立下的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