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下)
10834300000046

第46章 “汪辜会谈”——为改善两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1993年4月27日~29日,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了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10年来,尽管两岸政治关系不时僵持对立,但“汪辜会谈”及其成果对推动两岸事务性商谈、加速两岸经贸合作和各项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产生了深远影响。

(1)建立了两岸制度化的协商与对话机制

“汪辜会谈”被定位为“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与功能性”,是两岸落实“九二共识”的重要成果,也是1949年以来两岸高层人士以民间名义公开进行的最高层次的会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会议达成《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和《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四项协议,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来使海峡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建立起制度化的协商机制,二来为两岸经济、贸易、文化及人员往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高度评价“汪辜会谈”是“成功的”、“有成果的”,“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国际舆论则评论会谈是“两岸走向和解的历史性突破”。

“汪辜会谈”后,两会就两岸交流衍生的问题先后进行了17次事务性商谈。由于台当局一直企图借“司法管辖权”谋求“对等政治实体”地位,两会会谈波折不断,“两岸劫机犯遣返”、“偷渡犯遣返”、“两岸渔事纠纷”三项事务性议题不是无法达成协议,就是虽然达成协议,却因台当局干涉而无法签署。但应该看到,两会沟通渠道的畅通及两会事务性协商的进行,推动了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

1995年1月,江泽民主席提出“八项主张”,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年5月,两会商定7月在北京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由于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进行分裂活动,规划中的第二次“汪辜会谈”被迫取消,两会各层级商谈被迫全面中止。

中共十五大再次提出两岸及早开启政治谈判的建议,强调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灵活的措施。迫于岛内外促谈压力及选举需要,台当局不得不采取了一些较务实的做法。1998年10月14日,辜振甫率团到祖国大陆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受到江泽民、钱其琛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上海,汪道涵与辜振甫两度会晤,并达成“四点共识”,包括进行政治、经济对话,加强两会各层级人员的交流互访和汪道涵应邀在适当时候访台等。辜振甫来祖国大陆参访及两岸进行的高层接触、对话,是两岸高层在祖国大陆领土上进行的第一次直接接触,不仅打破了台湾当局长期以来对于两岸高层政治性接触的禁忌,开启了两岸实质上的政治对话,还标志着自李登辉“访美”以来的两岸紧张关系得到改善。

然而,就在两会原则确定汪道涵于1999年秋访台后不久,李登辉却于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汪道涵的访台计划未能实现,两会之间的接触、商谈、交流和日常联系被迫再次中断。陈水扁上台后,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抛出“一边一国”论,致使两会对话和协商无法恢复,两岸政治僵局无法打破。

(2)两岸互为重要贸易伙伴

“汪辜会谈”和两岸事务性商谈,解决了不少两岸交流中衍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两岸同胞带来了两岸关系缓和、稳定发展的信心。因此,尽管台当局推行“戒急用忍”和“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大陆经贸政策,但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仍取得了长足进展。

最明显的是,两岸间接贸易发展速度惊人,经济互补互利局面正在形成。“汪辜会谈”当年,两岸贸易额达143.95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94.26%。2002年,两岸贸易额更高达44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据外经贸部公布的统计数字,1993年~2002年,两岸贸易额累计约为2350亿美元,是1978年~1992年两岸贸易额的8倍多。目前,两岸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大陆市场正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大陆(包括香港)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

与此同时,台商投资祖国大陆成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汪辜会谈”后两岸缓和气氛的影响,台商于1993年掀起了投资大陆的第一次高潮,投资项目1万多个,协议金额99.65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1.39亿美元。2000年以来,台商冲破当局封锁,掀起了投资大陆的第二次高潮,岛内排名前1000家企业中有50%已经赴大陆投资,就是最好的证明。到2002年年底,台商投资大陆共5.5万个项目,实际投资约331亿美元。此外,台商投资大陆还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大企业、大项目、高科技企业逐渐成为主流;投资地域不断扩大,“上海热”、“青岛热”、“西部热”在近几年纷纷涌现。

两岸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大陆积极推动两岸各项交流和人员往来。迫于岛内外压力,台当局于1987年11月有限度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但由于台当局限制重重,两岸交流极不平衡,处在“来多去少”的单向交流状态。在两会的共同努力下,尤其是在“汪辜会谈”缓和气氛的带动下,海峡两岸在1992年~1994年初步实现双向交流。

两岸交流从文化交流起步,目前已发展到教育、科技、体育、医药卫生、新闻出版、宗教民俗、金融税务等领域,并逐渐向深层次、专业化发展。以两岸青少年交流为例,祖国大陆组织接待了台湾各类青少年访问团,同时组派中央少儿合唱团、少儿杂技团等赴台演出、比赛和交流。作为对台青少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国大陆高校自1994年起开始招收台生(339名),至2002年底共招收台生5000多名。再以两岸新闻交流为例,自1992年年底开启双向交流以来,台湾记者赴大陆采访已超过9000人次;不过,由于台当局的限制,大陆记者赴台专案采访或“驻点采访”仅400人次。

与两岸交流发展相适应,两岸人员往来的规模也迅速扩大。1993年,两岸人员往来首次突破150万。1993年~2002年底,两岸人员往来累计约2300万人次,是1987年~1992年往来总和的5倍多。这其中,两岸居民通婚也发展较快。1998年两岸居民通婚仅100对左右,1997年达1万多对,迄今累计近8万对。

值得一提的是,两岸人员往来的层次也不断提高。民进党上台以来,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萧万长分别于2000年、2001年率团访问大陆,成为国民党到台后赴大陆访问的最高层级人士。

(3)两岸“通航”、“通邮”不断向前发展

长期以来,台当局把“三通”视为谋求“对等政治实体”地位的筹码,以“台湾安全”、“官方谈判”和“国际航线”等诸多借口,拒不开放“三通”。但随着“汪辜会谈”以来两岸经贸合作、各项交流与人员往来的迅猛发展,岛内各界尤其是工商界强烈要求“三通”。在祖国大陆的积极推动下,两岸“直航”一步一步向前发展。回顾“汪辜会谈”以来两岸通航的发展过程,有许多“闪光的亮点”值得一提。

在海上通航方面,1997年4月,福州、厦门与高雄启动“试点直航”,结束了海峡两岸48年来商船不通航的历史。2001年8月,台“交通部”批准高雄办理与大陆之间的“海空联运作业”,使两岸直航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小步”。从2001年1月2日起,台当局分阶段开放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的货物和人员直接往来,即“小三通”。

在空中通航方面,大陆控股的澳门航空公司和港龙航空公司先后自1995年12月、1996年8月开始,分别经澳门、香港机场时不需要换班机,只要更改班号,就可以“一机到底”飞行两岸。2003年“台商春节包机”是1949年以来第一批飞往大陆的台湾民航客机,戳穿了台当局所谓“两岸直航不利台湾安全”的谎言,在岛内引起强烈反响。

两岸电信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但发展速度惊人。目前,两岸直达光缆和卫星电路已达3000多条,并相继开办了电话、电报、数据通信、电子信箱、移动电话漫游等业务。台湾公布的数字显示,2002年两岸间通话量快速增长,通话次数为3.832亿次,比2001年增长42.1%;通话时间为12.32亿分钟,同比增长48.1%。

不难看出,两岸商谈与对话、人员往来与交流乃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对两岸同胞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增进了解和互信产生了深远影响,更主要的是加深了台湾同胞对“一国两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