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现代生活与健康
10832700000037

第37章 营养失衡

1.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主要还是膳食摄能过量。由于家长对营养知识的缺乏,片面地认为营养物资越多越好,孩子越胖身体越健康。随着家庭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急速提高,强大的市场诱惑,家长都愿意满足孩子任何饮食需要,更喜欢让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食品,儿童是难以抵挡高脂肪、高热能,以及高糖等美味香甜食物的诱惑,而正是这些儿童最爱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快餐食品、甜点、冰淇淋、饮料等具有高热能、高脂肪,导致儿童实际热能和脂肪摄入量超过实际需要量。营养过剩的儿童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参加或者很少参加体育锻炼,他们每天是“静态”坐着的,如出门坐车,上课、做作业、看电视、玩游戏机。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热能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即增加体重,久之则发胖。

2.营养不良

现代社会出现的儿童营养不良是难以置信的。因为每个家长宁可自己不吃,也会将最好的食物给予孩子,而且会满足孩子对食物的一切要求。现代社会造成营养不良并不是因为物质缺乏,供给不足,而是营养不均衡。许多家长并不知道什么食物对生长发育的儿童是最好的,也不知道孩子所需要的是否是正确的。过去我们看到的营养不良的孩子是面黄肌瘦,皮包骨头。而现在看到的营养不良的孩子可能是肥胖。在婴儿时期不能合理添加辅食,就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等营养元素缺乏。偏食儿童,他们有最好的精制白米白面食物和蛋白质食物,却会出现维生素缺乏,这是因为这些孩子食物单一,不愿意吃蔬菜、水果。

3.补养过剩

几乎所有的父母最担心的都是孩子营养不够,甚至担心孩子缺这缺那,然后赶快买些补品补药。实际上,现在的儿童都存在着补之过甚的问题,大部分父母还不知道儿童“过补”易生一系列儿童营养过剩病症。

(1)补钙过甚: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儿童骨骼发育需要钙,缺钙会导致佝偻病。同时,也有人认为补钙可以强身健体,甚至可以长个。许多家长每天都怀疑自己的孩子缺钙,每天都在找容易吸收的“好钙”,甚至每日饮食都不忘记补钙。他们没想到,过量补钙也是可以损伤身体,对身体的危害比缺钙更危险。补钙过多可使婴儿囟门过早闭合,头颅不能随着脑的发育而充分增大,一方面形成畸形,另一方面可限制脑部发育;补钙过多还可使骨骼过早钙化闭合,使骨骼的发育受到影响,身高受到限制;骨中钙的成分过多,骨骼变脆,容易发生骨折;吃太多的钙还会使孩子食欲缺乏,影响肠道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钙摄入过量,还易使小儿免疫力下降等。过量补钙可导致高血钙、高钙危象、高钙尿症。补钙还可增加泌尿系结石的危险性。把补钙的希望寄托在钙剂上面,然而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其实,从天然食品中摄取钙质较为安全可靠。只要人体基本健康,胃口正常,最佳的补钙方式就是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就完全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钙,钙剂的服用就没有必要了,钙剂只宜用于严重缺钙者。儿童“缺钙”,并非是机体钙的缺乏,而是维生素D缺乏。也正是维生素D缺乏才导致钙吸收障碍。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引起钙缺乏的因素很多,不但与钙的供给量、摄入量有关,还与人体的钙代谢调节系统有关,即与激素水平、年龄大小、体质状况、疾病种类等因素有关。在服用钙制剂前,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否缺钙;要了解这种钙制剂中的成分,钙剂中钙的实际含量。只有当食物中的钙摄入不足,体内的钙丢失过多或人体需要量增大,并具有钙缺乏症状,才需要补充钙剂。决定钙的吸收是机体的需要,只有人体缺乏钙时,补充钙剂才能被吸收。所以,补充钙剂的目的是补充钙的不足,维持生理需要和钙磷代谢,应因人而异,因病而定,并不是多多益善。婴幼儿的缺钙,并非是缺乏钙,而是缺乏维生素D,首先是加强户外体育活动,接受日光照射,最重要的是增添高钙饮食,其次是补充钙剂。婴幼儿在补钙同时应该加用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

(2)补锌过甚:锌是种微量元素,对儿童而言,锌间接地通过对代谢起调节作用,尤其是对蛋白质的合成、生长因子的产生和分泌等环节发挥它对生长的影响。有挑食、偏食习惯的儿童,长期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儿童有可能出现锌缺乏。对于一个饮食平衡,尤其是蛋白质摄入量合理的孩子而言,一般是不会缺锌的。假如孩子不缺锌,家长却盲目地给予口服含锌的各类制品,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过多的锌对肝造成损害,严重者会有黄疸性肝炎的表现,所以补锌要慎重。补锌过多易出现锌中毒。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疼痛、精神不振,甚至于造成急性肾衰竭。锌过多还会抑制铁的吸收利用,导致血液和肝脏内含铁量减少,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儿童缺铁性贫血。

(3)维生素过量:维生素并不是绝对安全,多多益善,长期大量的服用维生素,容易引起维生素中毒。例如,婴幼儿使用维生素D一次用量超过30万国际单位,可引起急性中毒。每日服用25万~50万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长达数周,甚至数年者,也可引起慢性中毒。也有人认为,维生素C可以抗病防病,长期大量补充维生素C,也会导致疾病。维生素缺乏可以是多种原因引起,所以应找出原因,从根本上入手治疗,而不应单纯依赖维生素的补充。现在市场上有较多的多种维生素制剂,所含的是每天常用的维生素及常用的剂量,常用于补充一日三餐的维生素摄入不足或预防某些疾病。目前有人认为,正常膳食摄入的维生素,只能满足基本营养需要,达不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因此一般来讲,常规服用多种维生素,可以预防疾病。

(4)营养品过甚: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不生病,一旦生了病,就怀疑孩子抵抗力低,极力寻求增加免疫力的药物。其实,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就是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其他营养药、补血药等。临床上并没有正规概念的免疫增强剂或者补药。尽管临床上这些药物并没有可以肯定的药物效果,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占有了重要的地位。抵抗力低是儿童的特点,开始进入社会(上幼儿园),接触人群多的时候,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较多,在这些免疫增强剂中,是否能增加机体抵抗力还是个疑问。有些需要补充的营养药物,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蛋白粉等还应该严格掌握适应证。只有明确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和低下,伴有严重感染,才可使用。即使是中药的“高级”滋补品,也难以满足这些父母的愿望,即增强体质,增加身高,增强智力等。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组织器官和免疫功能也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不能人为地、随意地通过药物加以改变。身体健康的孩子说明脏器功能和生长发育正常,无需施补。这就好像一棵枝叶茂盛的幼苗,为了使它茁壮成长每天浇浓肥,结果枝叶反而枯萎脱落。中药补药使用不当也有不良反应,尤其是婴幼儿,如婴幼儿脾胃薄弱,在服用熟地黄、龟版、鳖甲、何首乌后,常可致上腹胀闷、苔腻、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药性偏温热的补药,常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口渴、便秘等,尤其是夏季用温补之药应慎重,否则容易产生阳盛火热的不良反应。过量给予补药,促使小孩假性性早熟,其特征是男孩阴茎变粗,女孩乳房突然增大或阴道流出白带样的分泌物,长阴毛,这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还有一些营养滋补品含有人参、鹿茸、阿胶、冬虫夏草、花粉、蜂王浆等成分,儿童经常食用,短期内显得食欲旺盛、精力充沛,长期饮用会引起性特征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