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月圆之日的修车人
10830700000029

第29章 一字之差

川妹子菊花,在靓靓服装厂打工已一月有余。今天是发工资的日子,菊花兴冲冲地跑进财务室,可被告知领工资一律去地下室。菊华在四川乡下时曾听说过,城里的盗劫案防不胜防,看来所言不虚,这不,连发工资也要在地下室进行。

菊花笑吟吟寻了过去:“啊,你们这是……”菊花怎么也想不到,发工资的地方是个由车库改建的成品仓库,更让她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发到她手里的第一个月工资,竟然会是6件羽绒服。她询问得知,去冬连下几场大雪,羽绒服供不应求,厂里加班加点大量生产,却不料天寒地冻没几天,气温就大幅回升,于是这批羽绒服成了仓库里的积压产品,厂里为流通资金只好把羽绒服当工资发了。不过厂长良心还算平,每件按成本价70元折算抵工资。

菊花知道这种羽绒服,市场销售价能卖120元。当初进厂时定的工资是每月400元,这6件羽绒服抵工资已经多了20元,等脱手后岂不赚得更多?菊花等不及和其他打工妹一样,排队领取挂在羽绒服纽扣上的商标,她办妥领货手续,找了只大号编织袋把羽绒服一背,就先回了宿舍。

次日一早,菊花在人来人往的菜场门前占了块地,开始叫卖羽绒服。菊花知道一起打工的姐妹,这个月工资全让羽绒服抵了,谁都想尽早变成现钱,竞争一定激烈,只有速战速决为妙。

“清仓亏本,高档羽绒服每件91.80元……”不知是这批服装颜色、款式确实不错,还是91.80元的价格,是“就要发”的谐音,不到十分钟就有买菜的大嫂、大妈前来光顾。菊花暗暗高兴,在乡下常听说现在城里人讲吉利,不管是车牌号还是电话号,宁愿多花点钱也要八不要四。想不到这一套借来用用,一试就灵。

试穿衣服的,查问面料的,菊花应接不暇。“哎,小姑娘,50元一件卖不卖,这衣服是……”一位精明的大姐开始砍价。其实,菊花的最底心理价位是80元,想不到碰上了胡砍乱砍的,竟砍得连成本价都不保,菊花自然不乐意。

见菊花爱理不理的样子,砍价的大姐捧了件羽绒服振振有词:“瞧,这商标上明明写着羽毛制品,你羽绒服,羽绒服叫得山响,骗功倒好!”菊花闻言怔了怔,立马反驳。羽毛服就是羽绒服,羽绒就是羽毛,羽毛就是羽绒。只可惜对菊花的声嘶力竭,无人赞同。因为地球人都知道,羽毛、羽绒虽都出在鸭身上,但柔软度,保暖性能完全相差几个等级。

“唉,反正现在常常暖冬,这衣服样子倒也蛮好的,羽毛就羽毛吧,加你10元,肯卖我就要了。要不,还是去店里卖羽绒的,贵就贵点……”要命的是,另几个顾客被那个砍价大姐一番点拨,顿时认定了这衣服的价值。菊花见街头冷清了许多,看来菜场也已经落市了。60元一件的价格,硬生生比抵工资时的底价还要亏10元,可不卖又怎么办,这可是她的第一个月工资,若是不卖,难道这衣服能当饭吃,当钱花?菊花无奈地点头应允。

菊花6件羽绒服终于脱手了,到手的360元钱,比她约定的工资还要少了40元,自然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回到宿舍得知别的姐妹,没一个卖的价格低于80元一件的,菊花傻了,呆了。菊花懊悔不已,她怪自己不该等不及领取填写好的标签,正是这早走的几分钟让她付出了代价。

原来,菊花去厂里领了羽绒服,和几张标明尺寸规格的标签,急匆匆回宿舍后,就迫不及待地为次日的销售做起了准备。她拿出标签认真地逐条填写,打工一月下来,菊花对尺寸规格的比例早已一目了然,但在填写产品名时,她怎么也想不起“绒”字怎么写,就想所当然的,用羽毛来代替了羽绒。这也难怪,菊花本来就只上过四年学,就算学过也早还给了老师。哪知道偏遇上了个望文生义,追根掘底的顾客。菊花怎么也想不到仅仅一字之差,她的工资和姐妹们相比……

这个礼拜天,手上有了钱的打工妹们,嘻嘻哈哈的遛马路,逛超市。菊花没有同行,她拿着第一个月的工资,悄悄走进了“外来务工人员文化补习中心”,因为菊花终于知道了,打工也要有文化。要不,一字之差,咋就差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