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月圆之日的修车人
10830700000025

第25章 请你辩护

周三上午,楼翔接到了请其当辩护律师的匿名电话。对方似乎说话不太方便,只告诉了个见面碰头的地方,便挂断了电话。楼翔原是郊县某派出所驻辖区的民警,说实话,这工作听起来还不错,实际上就是防盗防灾,调解纠纷。楼翔当初上警校,为的是干一番大事,这种婆婆妈妈的工作,实在和他的志向相差甚远。

楼翔毅然辞职,重回课堂。也算是有志者事竟成,两年后他拿到了本科文凭,最近又考取了律师资格证,这次来省城就是谋求发展的。楼翔虽天天盼望有案子找他,可他还未单枪匹马干过,接了电话反倒迟疑起来。

见状,同房间的小杨连连劝说,让他不要放弃一试身手的机会。小杨和楼翔是同一天住进旅馆的,两人年龄相仿,颇为投缘。

二十分钟后,楼翔带着小杨赶了过去。“哦,实在不好意思,在这里招待你们,只要我重新开业……”事主钱老板称自己经营的钱江潮大酒店被查封停业,把楼翔等人带进了“雾中花”夜总会安顿下来。钱老板出手大方,要饮料,点洋酒,唯恐怠慢了来人。

从钱老板口中得知,他经营的钱江潮酒店,是因嫖宿淫乱而查封的。虽然钱老板事前并不知情,但被区里的刑警扫黄时逮着后,他二话不说,当场就交了二万元罚金。又忙不迭给辖区的派出所、社区的联防队送上了二万。原以为破财消灾,谁知一周后,区刑警队刘队长亲自上门开口就索要12万。于是……

“什么?你们……”闻知,与钱老板合伙投资的小弟兄汪彪,用半只啤酒瓶把刘队长砸进了医院,楼翔十分震惊。这案子哪是什么“民告官”,分明是严重的公开袭警。他这才知道,钱老板为何不找本地律师,偏要寻到他这个刚来都市谋发展的愣头青,显然是本地没人敢受理。

“……呶,我兄弟抓进去没几天,就成这模样了……我、我实在是没辙了。求您……”钱老板求楼翔主持公道,把进去的兄弟汪彪早点捞出来。看了汪彪鼻青脸肿的照片,楼翔动了恻隐之心。虽然袭警是实,可也事出有因。再说眼下正在反贪倡廉,执法机构的罚款有无金额标准?罚款是上交国库还是任意挪用?经手人是否另有猫腻?楼翔决定受理此案,伸张正义……

见楼翔应允,钱老板这才松了口气。指着自己鼓鼓囊囊的皮包,表示立马交付律师费,虽然包里只带了十万,只要能救出兄弟,花多少都愿意。欣喜若狂的钱老板,一把抓过桌上的手机,迫不及待地要把有律师肯为他辩护的消息,告知日夜啼哭的汪彪老婆。

楼翔是个要强的人,更何况这是获得律师资格证书后的第一笔业务,办得好也许能成为立足大都市的敲门砖,忙转身与小杨商讨案情。五分钟后,服务小姐送入水果拼盘,并说在走廊打电话的钱老板,为了能让楼律师早点立案、查证,急着去寻找刘队长收二万元钱的在场证人,和索要12万现金而发生斗欧事件时的围观者了。钱老板是由他自己的司机开奥迪接走的,特让她通知一下,顶多半个小时马上赶回来。

“呵呵,这饿死的骆驼比马强。哪像咱……”听说钱老板坐着自己的奥迪来去如风,小杨感叹不已。可不知咋得,钱老板一去不返,打开他留在沙发上那只鼓鼓囊囊的皮包,整整10万元分文不少,只不过除了最上面一沓的第一张,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正宗人民币外,其他都是假币……

请客的走了,被请的倒成了吃“霸王餐”的,不得已楼翔只得买单。接过“雾中花”递上来的账单,此次消费总额五千八百八,其中的80%是钱老板临走时带上奥迪车的高档烟酒……打猎的反让鹰啄了眼,楼翔如遭雷击,目瞪口呆。

回到旅馆楼翔茶饭不思,等候去餐厅吃饭的小杨回来再作商议。可他久等小杨未回,心里不禁打了个激灵。忙赶到服务台询问。“噢,你那朋友退房走了。不是你让他来的吗?押金他也拿走了……”楼翔傻了,呆了。

其实,楼翔与小杨并不熟悉。两人是在车站认识的,小杨自述是警校在读生,这次是为了写毕业论文想搞点社会调查。楼翔没想到在陌生的都市遇上了母校的学弟,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而小杨自然更不肯放过这个实践的机会……“假的,全是假的!骗子,骗子!”楼翔此刻才如梦初醒,什么警校在读?什么社会实践?一切都是杜撰的,小杨和钱老板分明就是一伙的。得知自己一下车就成了骗子的“猎物”,楼翔恨得牙痒痒。亲历了被骗的遭遇,楼翔才体会到防骗、防盗工作的神圣和重要。他呆若木鸡地愣了好一会,跌跌撞撞冲出门去……

接到报案的警方,是如何追擒骗子不得而知,倾其所有又丢了手机的楼翔,是在都市找到了工作,还是回了老家也无从知晓。眨眼两年过去了,层出不穷的诈骗、盗劫,成了所有都市的毒瘤。为提高市民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诈防盗知识,有关部门请来了声名远扬的反扒专家。看来,专家就是不同。当晚在市电视台“我说你听”栏目上,反扒专家一番深入浅出的分析、防范,果然让市民受益非浅。

据说,专家是学过心理学的,所以不管是行骗的还是被骗的,都能了解得十分透彻。又据说专家其实也不神秘,他只是郊县基层派出所的一名普通警察。更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反扒专家之所以对诈骗、盗劫研究的头头是道,是因为他自己也中过骗子的招……

整整一月,大街小巷各种传言,版本不一,真假难辨。唯有《春江晨报》的独家采访上,反扒专家说的:“大案小案都是案,城里乡村都要和谐,这危害老百姓的事就是大事!”倒是说得大家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