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月圆之日的修车人
10830700000016

第16章 都是房贷惹的祸

周末下午,春江市红帆小学601班的班会如期召开。这次班会的主题“用爱拯救生命”是班主任凌老师的点子。凌老师觉得举办这次活动,不光是为了给隔壁班不幸患上白血病的男孩刘东募集医疗费,更是给了学生一次感恩、互爱、友情的体验。

凌老师的设想不错,班会开始不久,学生们便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零花钱,塞进了摆在中间的募捐箱。凌老师十分欣慰,正欲挪开募捐箱,按计划进行第二单元活动,一个名叫李莉的小女生怯怯地拽住了她的袖子。

见李莉从衣兜里掏出张崭新的50元币,小心翼翼地塞进募捐箱,凌老师目瞪口呆。十三岁的李莉,是她从一年级带到毕业班的。凌老师依稀记得,每年学校组织春游、秋游时,总会接到李莉家长的请假电话,不是说女儿患感冒,就是说拉肚子了。其实,凌老师心知肚明,晓得家长是为了省几个参加活动的费用。

李莉的父母是一家大超市的员工。夫妇俩一个当营业员,一个是安检班长。两人起早摸黑,工作颇是辛苦,虽然看上去收入还算稳定,但三九寒天挤在潮湿、窄小的出租屋里,追着太阳晒棉被的日子,实在苦不堪言。三年前夫妇俩咬咬牙,在新月小区买了套60平方米的住宅。

也算是应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老话,买房后经济压力更大了,夫妇俩常常为双方老人的赡养,日常家居的一应开支,争得脸红脖子粗。虽然李莉很少提及家事,但凌老师从她无可适从的神态中判断,小女孩的生存处境,是她的同龄人难以想象的。

“什么,你、你要捐50元?……”凌老师十分清楚李莉的家景,自然要问个明白。李莉肯定地点点头,还再三表示,自己已留下了早餐费让老师放心。如今的孩子那个不是捧在掌心上,泡在蜜糖里?李莉的话听得凌老师十分心酸。不过,从李莉今天的举动来看,似乎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凌老师决定送李莉回去,顺便也好作次家访。

“……又到秋游时节了吧,去,今年我家莉莉肯定去……”二十分钟后,凌老师带着李莉跨进了新月小区。见孩子的班主任来了,家长自然笑脸相迎,让座奉茶。李莉的父亲李大江,除了感激凌老师一直来对女儿的关照,还为以往因家境窘迫,连正常的集体活动也阻挠女儿参加内疚不已,并表示以后学校里不管组织什么活动,都不会让女儿置之度外。李大江颠三倒四的一顿连珠炮,让凌老师不知所云。

凌老师正欲询问,李莉悄悄把她拉到一边,神秘地告诉她现在家里有钱了,有很多很多的钱。李莉的母亲菊香,见女儿吐露家底似乎有所顾忌。倒是生性爽朗的父亲李大江,接过女儿的话头,向凌老师叙述了改变家境的缘由。

见老公对凌老师言无不尽,菊香难免有点尴尬。忙悻悻地说自己怎么也没想到老家那个不起眼的小镇,竟会开发成大都市的后花园,更没想到公婆留下的那间摇摇欲坠的破瓦房会成了拆迁房,而按面积发放的55万赔偿款,更如从天而降的横财让她恍若梦境。菊香结结巴巴的解释,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凌老师告辞出门,身后李莉父母炒股来钱快,还是投资开店好的讨论仍在继续。望着欢天喜地的一家子,凌老师对那句“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的话,有了新的理解。当然,最让她欣慰的还是李家今非昔比的经济状况,一定会给乖巧、聪明的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生存空间。

转眼又一月余。这个周一,是春江市红帆小学的第一场期末考试。凌老师跨进教室,习惯地用目光巡视教室,心里不由咯噔一下。不知咋的,埋头做考前准备的学生中,竟然不见李莉的身影。凌老师知道李莉家离学校较远,可今天是期末考试,天大的理由也不该迟到啊!

开考后半小时不准入内,这是明文规定的条例,凌老师那敢耽搁,忙不迭拨电话催促。谁知手机关机,住宅电话没人接。凌老师急得火烧眉毛,只有把电话拨到了学生家长上班的单位。

“喂,什么,找李大江?没来上班。哦,他家出事了。听说他女儿从楼上摔下来了,好像是周五……”撂下电话,凌老师目瞪口呆。她知道李莉是独子,若李家真的遭遇不测,那出事的无疑就是自己的学生李莉。凌老师似乎记得,媒体曾经也有过市民失足坠楼身亡的新闻。凌老师知道李莉家住在四楼,从那么高的地方坠落,后果不堪设想。

李莉生死未卜,凌老师魂不附体。好不容易熬到打铃,捧着考卷冲进办公室,拽住校长三言两语汇报了出事学生的概况,并恳请校方另行安排601班下午场的监考老师。虽然李莉不是在学校出的事,但自己学校的学生出了意外,校方自然也十分沉痛,惋惜。得知,凌老师请假是为了要去李莉家探望,方校长立马点头应允。

凌老师顾不上吃午饭,揣了两个食堂买的馒头冲出校门。凌老师晓得李莉是个爱美的小姑娘,自从父亲领回拆迁赔偿款后,她也和同学们一样有了点零花钱,但她舍不得乱花,除了买些喜欢的课外书,就是买几盆廉价的花花草草。凌老师不知道李莉是在窗台上侍弄花草,还是收晒棉被时出的意外,也不知道该这样劝慰李莉的父母,尤其,迫切想知道的是出事学生的状况。

凌老师急匆匆奔进新月小区,聚在楼下闲聊的大妈、大姐们便围了上来。凌老师依稀记得走在前面的那个胖大姐,送李莉回来那次曾在电梯里见过。李莉亲热的唤她胡姨,还告诉老师说胡姨家的叔叔是爸爸的同事。“哦,你就是莉莉的老师吧。……唉,可怜啊,蛮漂亮的一个小女孩,从四楼阳台上跳下来,硬是摔得变了形……”胡姨脱口而出的跳楼两字,似青天霹雳砸得凌老师晕头转向。说实话,一路上她设想了N个可能引发失足坠楼的可能,就是没想过李莉会是自己跳的楼。

凌老师说啥也不相信,周五放学时还好端端的学生,会在家里自寻短见,决意要弄个明白。她等不及电梯,跌跌撞撞爬上了四楼。“……你,是你惹出来的祸根,是你害了莉莉的,你还我女儿,还我……”推开402室的大门,蓦然入目的是两个厮打成一团的中年男女。尤其,那个披头散发的女子势如拼命,让凌老师惊愕万分。她定了定神,才认出眼前扭打的正是李莉的父母。也许混战中的双方也认出了进门的是女儿的班主任,不约而同住了手。

“啊!你们这是干什么?快、快告诉我,莉莉、莉莉她到底是怎么坠的楼?她,她现在这么样了……”凌老师不知道李莉的慈母严父因何要在女儿出事后互相伤害?更想知道李莉伤势如何?到底是怎么坠楼的?面对凌老师的询问,菊香抹把泪撇下老公,从枕头下摸出张浅蓝色的纸,递给了凌老师。

凌老师认得这种纸是学校给毕业班统一配发的练习簿上的,忙不迭接了过来“……爸爸不是要加班才不回家的,不是的!……骗我,是你们骗我!……我什么都知道了,对一个有爸没妈,有妈没爸的孩子来说,活着真的没什么意思!我怕,我怕邻居阿姨的窃窃私语;我怕同学们同情的眼光……我走了,走了就不会有烦恼……”凌老师一个激灵,徒然明白自己牵挂的学生,不是失足坠楼,真的是自己跳的楼!

捧着李莉的遗书,凌老师犹如跌进了冰窖,从额头冷到了脚趾头。怪不得李莉近日来神情黯然,欲言又止,原来是这个柔弱的小女孩遭受了家庭的变故。恍然大悟的凌老师,为自己忽视了学生的情绪变化自责不已。她觉得若是对李莉多点沟通、多点关爱和劝解,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李莉是因为你们婚变跳的楼!你、是你提出的离婚?……”从李家夫妇的神态判断,李莉放弃生命是有由于父母的婚变,而始作俑者就是她的父亲李大江。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凌老师对学生父母的婚变没资格说长道短,可生死未卜的李莉,像一块磐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凌老师不由自主地走向李莉的父亲。

“是,是我们离婚,害、害死了女儿。不,不不,我们、我们没离婚啊!……”李大江语无伦次的回答,实在让人不知所云,而莉莉母亲的点头默认,更让凌老师傻了眼。李大江既承认了是家庭的解体害死了女儿,又说没离婚,难道这其中另有隐情?凌老师百思不解。

菊香恼怒地推开老公,从其身后的抽屉里掏出只黑色的手提包,捧到了凌老师面前。“……这、这是什么……你们,你们又要购房?……”凌老师不知包里装的是什么,下意识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是张标志90平方米的住宅平面图,和一份尚未签注的购房合同草案。凌老师打量眼前这套装潢虽简洁但还簇新的房子,不知道李家咋的又要买新房子了,更不明白买房和坠楼风马牛不及的事咋会牵缠在了一起!莫名其妙的凌老师,决意要弄个清楚。在她再三追问下,菊香哽咽着吐露了前因后果。

其实,早在凌老师送李莉回家那天起,如何让55万拆迁赔偿款升值,便成了李家的头等大事。可要把这钞票安排好不易,想要叫钞票生钞票更是件难事。为了这笔巨资的最佳处置,夫妇俩察言观色,四处“考察”。夫妇俩觉得做生意没试过,买股票又怕套牢,还是再买套房来升值最妥当。

况且,李大江看中的这套90多平方米的现房,只要交够35万元的首付款,其余就可按揭。因为是现房,办妥手续就可入住。李大江打算将其隔成几小间分别出租,这每月收上来的租金,正好用以每月要付的按揭。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有关部门为了遏制炒房而颁发的房贷新政策,明确规定一户限购一套按揭房,也就是说李家那套60平方米的住宅已享受了按揭贷款,这回自然是没了资格。李大江喜滋滋交了首付,没想到按揭贷款的申请被拒,猝不及防,傻了眼。

房产新政的颁布,把李大江的如意算盘击得粉碎。夫妇俩面面相觑,不知所措。骑虎难下的李大江苦思冥想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相应的对策。

菊香闻知老公为了申请到房贷,要和她假离婚的计划,瞠目结舌。见老婆不肯答应,李大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其间的得失、效益,日涨月增的房价终于让菊香点头应允。

心动不如行动。李大江见老婆点了头,立马实施了计划。在拍桌摔碗、鸡飞狗跳一周后,李家终于解体了。在协议离婚的财产分割上,李大江大度地把住房留给了妻女。

为了遮人耳目,夫妇俩假戏真做,让净身出门的李大江,住进了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只是女儿年幼无知,怕她知道是假离婚会泄露内幕,以假乱真又怕伤害了她,于是夫妇俩统一口径,说老爸住在单位不回家是要加班。原以为等无房户李大江顺利获得房贷按揭,两人便可破镜重圆,谁知……

菊香断断续续的叙述,如晴天霹雳砸得凌老师晕头转向。她怔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我知道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生性内向的李莉,从旁人口中闻知父母离婚信以为真。她,她不堪父母婚变的打击……是房贷,是你们要的房贷……”凌老师百感交集,欲哭无泪。她做梦也没想到,心爱的学生竟成了房贷的牺牲品,而把她推上绝路的正是爱她的父母!

“莉莉是爸的错,是爸鬼迷心窍害了你!爸知道错了,你,你快醒过来呀……”只听扑通一声,心力交瘁的李大江,一跟头栽到了地上。突然的变故,让菊香杵在那里不知所措。凌老师急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得知坠楼重伤的李莉,就在这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凌老师安顿好李大江,便找到了院长办公室。显然是凌老师对学生的关切与痛惜感动了老院长,他立马帮凌老师联系了李莉的主治医生尹萍。凌老师从尹医生那里了解到,李莉由于高空坠落,不光手脚都有骨折,颅脑外伤所致的脑干弥漫性损伤更是严重,虽经抢救保住了生命,但仍昏迷不醒,就是说李莉有变成植物人的可能。不过,尹医生表示在临床上昏迷病人突然苏醒的病例也不少,要想恢复意识除了正规的高压舱治疗,亲人的呵护、呼唤对昏迷病人的复苏,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闻言,凌老师若有所思地冲出门去。

傍晚时分,凌老师带着几个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再次跨进了医院。在主治大夫的通融下,孩子们破例进入了重症监护室。换上消毒服的孩子围着昏迷的李莉,轻声背诵学过的课文,互相打趣着彼此的昵称……凌老师把这样的聚会称作病床前的班会,而班会的主题当然仍是“用爱拯救生命”。凌老师相信只要有爱,生命就不会枯萎,她决定把特殊的班会进行下去,直至昏迷的学生清醒过来。

菊香穿梭在丈夫与女儿之间,忙得腰酸背疼,顾此失彼。见凌老师带着一帮孩子去探望女儿很是诧异,从尹医生那里得知凌老师的良苦用心,夫妇俩感激涕零。其实,李大江并不是什么大病,只是他原本就有高血压症,一念之差致使女儿坠楼重伤的自责、愧疚与悔恨,让他急火攻心而突然晕厥。

冬去春来,转眼就是二月。康复的李大江终于回超市上了班,可他倏然间增添的白发,和郁郁寡欢的神情,和以前那个敏捷、干练的安检班长判若两人。

不过,最近又有了新的传闻,昏迷日久的李莉终于醒了。经各项检查数据表明,李莉不光生命体征恢复了正常,因颅脑外伤所致的运动障碍也在日渐减轻。喜极而泣的菊香夫妇,不知道给女儿带来了好运和转机的到底是隔日一次的常规高压舱治疗,还是601班的孩子们折叠的那一串串千纸鹤。但夫妇俩晓得,劫后重生的一家子,又有了明天和希望。

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李莉的逐日康复,成了父亲最好的养生秘方。李大江渐渐地又恢复了爽朗、热情的秉性。他与工友闲聊时常说:卡奴、房奴都不是致富的捷径,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只要有了这两福,日子总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