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伤科按摩学(中华传统医学丛书)
10824800000073

第73章 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第十八节 腕部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乃发生于肌腱鞘,或关节囊附近的半球形囊性肿物。除偶然发于手指背面或掌面,足背部、膝的侧面,或腘窝内等处外,多数腱鞘囊肿,好发于腕部,尤以腕背侧舟骨与月骨间,或小多角骨与头状骨间的关节部位,最为常见。故囊肿常显露于拇长伸肌腱和指总伸肌腱间的间隙处。其次,是腕部掌面桡侧,位于桡侧屈腕肌腱与外展拇长肌肌腱间的间隙处。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

病因与病理本病的起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从临床观察,可能与外伤、机械性刺激,或慢性劳损有关。有人认为,系黏液样变性所致。也有人认为,乃结缔组织内局部胶样变性的结果。

症状

1.在关节或腱鞘附近,逐渐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小者如豆,大者如枣。

2.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有的局部可有酸痛或疼痛,有时可向囊肿周围扩散。

3.患肢酸软、乏力,关节活动可不受限,或有一定程度的受限。

体征

1.可见囊肿表面光滑,弹性坚韧,四周界限清晰,与皮肤无粘连。推之,微有移动。触之,大者,有波动感,小者,有坚硬感,似软骨组织。

2.局部除肿物外,肤色正常,其周围软组织无肿胀。用粗针头穿刺,可见胶性液体。

3.X线平片检查,无异常发现。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舟、月骨脱位,或无菌性坏死等病症相鉴别

治疗

一、治则碎解囊肿,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和胶性液体的吸收。

二、取穴外关、阳池、合谷、阿是穴。

三、手法

1.囊肿部揉压法。

2.囊肿碎解法。

3.囊肿部推揉法。

4.囊肿部揉搓法。

以上手法,一般1次即可痊愈。

四、加减

1.兼有腕关节痛甚者,加腕关节整复法。

2.关节运动受限者,加腕关节整复法、腕关节牵动法。

术后检查,腕关节背侧圆形,或椭圆形肿块消失。

注意事项

1.术后,应用护腕或绷带加压包扎3~5日。

2.患者,可在囊肿碎解部位,行推、揉、搓法的自我按摩和毛巾湿热敷3~7日,以促进胶样液体的吸收和避免复发。

3.囊壁未推按破者,可针刺数孔再行推按,使黏液四周流散。或用注射器抽净黏液后,用12.5~25mg醋酸强的松龙混悬液,注入囊内,使囊壁互相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