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伤科按摩学(中华传统医学丛书)
10824800000061

第61章 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捩伤

第六节 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

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为临床中引起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男性较女性多见。

病因与病理本病,多为急性外伤,或重复性劳损所致。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肘关节常处于屈曲位,肱二头肌处于紧张状态。如外力将屈曲的上肢过度外展、后伸时,肱二头肌短头肌腱附着的喙突部,可发生撕裂性损伤。伤后,渗出液又可将肱二头肌短头肌腱与喙肱肌粘连,引起无菌性炎症。或因肩关节长期作外展、后伸活动,肱二头肌短头肌腱,在小结节上滚滑、摩擦,而引起慢性劳损。或因40岁后肌腱蜕变明显,弹性减退,也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

伤后,局部渗血,组织肿胀,进而血肿积化,肌腱变硬,弹性减弱,甚至发生挛缩。肱二头肌短头肌腱长度的短缩,改变了长头与短头间的协调、平衡,则更易发生损伤。若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休养不当,日久,可继发肩关节周围炎。

症状

1.肩前部剧痛或酸痛,夜间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尤以上臂高举、后伸为甚,而内收、内旋则痛减。

2.严重者,患侧手不能触及健侧肩峰和颈、胸椎棘突,不能梳头、系腰带。

体征

1.在肩胛骨喙突部,有明显压痛,并可触及隆起,增粗、变硬的肱二头肌短头肌腱。

2.肘关节屈曲外展位,行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抗阻力试验为阳性。

3.肩部正侧位X线平片,无异常改变。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凡能引起肩痛的疾病相鉴别。

治疗

一、治则缓解肌肉痉挛,剥离软组织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产物的吸收。

二、取穴缺盆、云门、肩内俞、肩髃、极泉、合谷、阿是穴。

三、手法

1.三角肌推揉法。

2.肩部揉压法。

3.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推揉法。

4.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揉压、弹拨法。

5.肩关节牵抖法。

6.肩关节运动法。

7.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揉搓法。

以上手法,可每日1次,或隔日1次。

四、加减

1.肩痛甚者,加三角肌揉拿、提弹法,肩部痛点揉压、弹拨法。

2.功能障碍严重者,加肩关节牵动法。上肢伸展法;减肩关节运动法。

3.病程长者,加肩关节踩压法,肩周揉压、弹拨法,上肢牵动法;减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揉压、弹拨法。

注意事项

1.急性损伤,且疼痛剧烈者,术后,应主动限制肩关节外展、后伸活动。或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1~2周。

2.慢性病例,或症状明显减轻后,应主动进行肩关节的各方功能锻炼,以不诱发或加重症状为宜。

3.局部应保暖,配合毛巾湿热敷,或用盐酸普鲁卡因加激素行痛点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