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伤科按摩学(中华传统医学丛书)
10824800000046

第46章 增生性脊椎炎

第七节 致密性髂骨炎

致密性髂骨炎,系关节边缘的骨质硬化性病变。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或两侧相继发生。本病,好发于20~30岁的青年女性,约为男性的5倍。其中,经产妇占绝大多数。站立位工作者的发病率较高。

病因与病理本病的起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有人认为,与骶髂关节面长期承受持续性压力,妇女妊娠分娩,局部外伤或骶髂关节附近骨质血运障碍等因素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椎体骨骺炎、慢性盆腔炎和泌尿系统感染等有一定关系。

症状

1.腰骶部,慢性、持续性疼痛。疼痛,多局限于骶髂关节附近,并可沿臀及股后部放散,但均较轻微。腰骶或骶髂关节扭转和加大负重量时,则疼痛加重。

2.女性患者,可因月经周期,或妊娠次数的增多,而腰骶部疼痛加重。男性病例,可因过劳、外伤,而加重腰骶部疼痛。

3.个别病例,可毫无自觉症状,仅由于其他原因,在X线检查时,偶尔发现。

体征

1.检查时,在骶髂关节部附近,或病变部位,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

2.直腿抬高试验,有时受限。抬腿至70°,则显疼痛。但无下肢放射痛和屈踝试验阳性。

3.骨盆分离、挤压试验和骶髂关节旋转试验均为阳性。

4.X线平片检查,可见骶髂关节间隙整齐、清晰,靠近关节的髂骨骨质异常致密,尤以髂骨耳状面最显,骨纹理消失,致密骨质与周围正常骨质分界显明,关节边缘锐利,无骨质破坏。两侧改变多不对称,少数为单侧型。如在病变腰椎,可在椎体前上角,显现密度增高,椎间隙清晰,无变化。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梨状肌损伤综合征、骶髂关节扭伤或半脱位、结核性骶髂关节炎、强直性骶髂关节炎、骶髂关节低毒感染和转移性肿瘤等病变相鉴别。

一、骶髂关节低毒感染本病,起病缓慢。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并常伴有不规则的低热。X线平片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整齐,用抗菌素治疗有效。

二、转移性肿瘤本病少见。患者,多有其他器官的肿瘤病史。局部疼痛,且伴有明显的夜痛。病程长者,可出现恶液质。X线平片检查,显示局部有不规则、边界不清的结节样或片状样致密影。若能找到原发病灶,则诊断更为肯定。

治疗

一、治则缓解肌肉痉挛,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炎症产物的吸收,滑利关节。

二、取穴腰眼、大肠俞、膀胱俞、阳关、居髎、环跳、承扶、委中、气冲、阳陵泉、绝骨、阿是穴。

三、手法

1.腰骶部揉压、弹拨法。

2.臀部揉压、弹拨法。

3.腘绳肌揉拿、提弹法。

4.腰骶部揉搓法。

5.膝踝关节过屈运动法。

6.髋关节旋转运动法。

以上手法,可每日1次,或隔日1次。

四、加减

1.腰骶部,持续痛甚者,加腰骶部踩压、蹂拨法,骨盆踩压法,“4”字按压法;减腰骶部揉压、弹拨法。

2.臀及股后部痛明显者,加臀部踩压、蹂拨法,腘绳肌踩压、蹂拨法;减臀部揉压、弹拨法,腘绳肌揉拿、提弹法。

3.腰骶部活动受限者,加侧卧位腰椎旋转整复法、髋关节过伸运动法。

注意事项

1.严重病例,术后,应平卧硬板床休息l~2周。

2.腰部应戴腰围保护,减少站立位,或负重工作,应避免过劳和腰部外伤。

3.局部应保暖,配合毛巾湿热敷。

4.症状缓解后,应主动进行腰背肌和腹肌的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