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伤科按摩学(中华传统医学丛书)
10824800000019

第19章 按摩的基本治法

按摩的基本治法,包括:温、补、通、泻、汗、和、散、清八法。是根据八纲辨证和手法的治疗作用,有针对性地归纳而成的。

按摩,是一种外治法。其施术部位和刺激点与经络、俞穴关系密切。手法,虽同针灸有相同作用的一面,但绝不可等同针刺。因为按摩手法,有其本身特有的生物力学性能。手法的治疗作用,取决于手法在人体不同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作用,即手法的生物力学作用与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作用相结合。所以,手法的治疗作用,是按摩治法的物质基础。人体不同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作用,在经络俞穴和脊髓节段反射学说中亦有论述。

用不同性质的手法,其治疗作用不尽相同;既使是同一手法,由于运力方向、大小、频率、时间不同,其作用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对某一疾病,用一定性质的手法,作用于某一部位或穴位,可起到某一特定的作用。反之,用同一性质的手法,刺激不同的部位或穴位;或不同性质的手法,刺激相同的部位或穴位,所起的作用亦不相同。故手法在不同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作用,是选用手法的重要依据,不能单纯以手法的性质和被刺激的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作用未区分手法的治疗作用。

了解上述情况,就能更为主动的去研究手法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治疗作用。这样,既遵循手法的生物力学原理和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作用的一般规律,但又不拘泥二者,做到辨证选用手法。举一反三,通权达变,方可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将治法的基本内容简述如下:

一、温法温法,乃温热之法,有补益阳气,消除陈寒的作用。适用于阴寒虚冷的病症。《内经》说“寒者温之”,就是这个道理。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揉、按、搓等法,进行缓慢、柔和、深沉而有节律的较长时间按摩,能产生热量,使能量渗透于分肉、脏腑、器官,达到温热祛寒之目的。《素问》举痛论篇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热气散,故按之痛止。”又说:“寒气客于背俞之脉……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说明了人体因受寒而引起的疼痛,可用按摩法祛寒止痛。如脾、胃受寒,食少不化,腹满胀痛等症,可按、揉、搓中脘、气海、关元和肾俞、命门穴等,以补益肾阳,健脾和胃,温中散寒。又如腹痛泻泄,四肢厥逆,脉微细的阳虚症,用按摩法亦可达到温阳救逆之目的。

二、通法通法,乃疏通之法。有疏经通络,调和营卫,祛除病邪壅滞之功效。《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指出了按摩能治疗因经络不通所致的病症。在临床中,手法应刚柔相济,用推、揉、拿、压、搓法于四肢,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揉、压缺盆、环跳穴,可治上下肢的麻木疼痛;揉、压背部俞穴,可导引阴阳,通畅脏腑气血;按、放极泉、气冲穴,可畅通气血、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以弹、拨、抖、动、牵法于肢节,可疏展筋骨,通利关节。《厘正按摩要术》说:“按能通血脉。”又说:“按也最能通气。”故凡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所引起的关节肿胀,肌肤麻木、疼痛,关节不利和食滞积热等症,宜用通法。

三、补法补法,乃滋补之法。有补气血津液之不足脏腑机能衰弱之功。以扶正祛邪,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而达到防治疾病之目的。虚则补之,也是按摩临床中的指导思想。《素问》调经论篇说:“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说明了因气不足而致病者,可用按摩法补其气,以振奋或焕发机体各部组织器官,使其机能旺盛,达到补虚之目的。补法,应用广泛,如气血双亏,脾胃虚弱,肾阴不足,虚热,烦躁,盗汗,遗精等,均可用补法。周于藩说:“缓摸为补。”又说“轻推、顺推皆为补”。故在临床中行补法时,手法宜温柔和缓,不可过重刺激。用推、揉、压法于腹部,重点在中脘、气海、关元穴等。背部膀胱经,用推,揉、搓法,重点在脾俞或胃俞穴,可调整脾胃功能,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以推、揉、压法于腹部,重点在气海和关元穴;在腰部肾俞、志室、命门等穴处,行推、揉、搓法,有培补元气,以壮命门之火的作用。

四、泻法泻法,乃泻其有余之法。多用于里实证。由于结滞实热,所引起的下腹胀满或胀痛,食积火盛,便燥尿闭等,皆可用泻法治疗。按摩的泻法,不同于药物峻猛,故年老体弱,津液不足和久病患者均可运用。此乃按摩泻法之所长。临床常用较快、较重的推、揉、拿、压、敲等法,虽然刺激强度较大,但按摩是取调节内脏的功能,而达到泻实之目的,故一般无副作用。《厘正按摩要术》说:“摩神阙治腹痛,兼治便结。”如食积便秘,可用拇指揉、压神阙、天枢穴,示指揉、压长强穴等,以通腑泻实;阴虚火盛,津液不足,大便秘结者,可用推、揉、拨等法,在腹部行泻法;再用拳敲骶骨部,有通便而不伤阴的作用。

五、汗法汗法,乃发汗、发散之法。可使病邪从表而解。《内经》说:“邪在皮者,汗而发之。”又说:“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王冰注:“风邪之气风中于表,则汗法能解表。开通腠理,有祛风散寒的作用。”汗法,多用于风寒外感和风热外感两类病症。按摩,不同于药物有辛凉辛温之分,但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对风寒外感,可用先轻后重的推、拿、压、搓法,以加强刺激,逐渐深透。因重则增温,使全身汗透,以达到祛风散寒之目的;风热外感,宜用轻快温柔的推、揉、拿、压、搓法,可使腠理疏松,患者感到汗毛竖起,全身舒适。肌表为汗潮润,贼邪自散,病体则豁然而愈。如推、揉、压风池、风府穴,为疏散风邪之要穴;揉、压合谷、外关穴,可祛一切表邪;揉、压、拿委中穴,可疏泻足太阳之经气;大椎穴为诸阳之会,推、揉、拿之,有发散热邪,通达三阳经之功效;推、揉、压风门、肺俞穴,可祛风邪,宣肺气。拿、压肩井穴,可开通气血。古人说:“肩井穴是大关津,推之开通气血行,各处推完将此掐,不愁气血不通行。”说明气血通行,则病邪自去。

所以,凡外感风寒,风热之邪,用不同手法施治,能祛风散寒,解肌发表,有显著的疗效。

六、和法和法,乃和解之法,有调和之意。外感病邪入半表半里部位,而又不宜用汗、吐、下法时,可用和法。施术时,手法宜缓慢平稳而柔和。临床中,常以推、揉、压、搓法为主,根据病情参和运用,以调脉气,和经络,运用于气血不和,经络不畅,阴阳失调所引起的脾胃不和,肝胃气痛,月经不调,周身胀痛和外伤肿痛等症。通过手法、经络、穴位的作用,达到气血调和,表里疏通,阴阳平衡之目的,以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内经》说:“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周于藩说:“揉以和之,可和气血,活筋络。”说明了阴阳的偏胜,可用和法调和,以扶持正气,驱除客邪,《内经》说:“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也指出了调阴阳的作用。和法,在临症时,又可分为和气血、和脾胃、疏肝气三个方面。和气血,是在四肢和背部,行推、按、揉、搓法和揉、拿肩井穴等;和脾胃,疏肝气,则用推、揉、压、搓等法于两胁部和期门、章门穴;在腹部的三脘穴及背部的肝俞、脾俞穴等部位施术,即可获得明显疗效。

七、散法 散法,乃疏散、消散之法。所谓“有形用消法,无形用散法”,也包含着消导之意。消法,治疗有余的实证,与泻法相似,而又有区别。泻则急,而消导缓。按摩的散法,有其独到之处,主要作用是”摩而散之,消而化之”。能使积聚疏通,不论有形或无形的积滞,皆可用散法治之。《内经》说:“坚者削之,结者散之。”因此,对脏腑之集聚,气血之淤滞,寒湿之结滞,用散法则脏腑不致闭塞。如,饮食过度,脾失健运所致的胸腹胀满,痞闷不舒。《内经》说:“中满者,泻之于内。”又说:“其实者,散而泻之。”说明了中满者,用疏散;邪实者,用消散之法。按摩,常以推、揉、颤、搓之法,如属于气虚胀满者,可用轻柔的推、颤法,以疏散之;有形的凝聚滞积,手法宜由轻慢到重快,即所谓轻为摩,重为揉,推揉能起消化而散瘀的作用。

八、清法清法,是刚柔相济之法。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施术,以达到清热养津,除烦解渴之目的。《内经》说:“热者清之。”是治疗一般热性病的法则。但热病症状复杂,治疗时应先鉴别病在里,还是在表。病在里者,还需鉴别是气分热,还是血分热;是实热,还是虚火。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分而治之。如病在表者,当治以清热解表;病在里者且属气分热,气分大热者,当清其气分之邪热;病在血分者,当治以清热凉血。实热,清泻;虚热,滋阴清火。如小儿惊风,高热神昏,口噤,角弓反张,便秘等症,如因痰盛生惊者,应豁痰开窍;食积生惊者,宜通便祛滞,即可清热镇惊;因劳力过度,气虚或血虚所致的虚热烦躁症以及表邪已解,里热未退等症,多可推擦胸腹部的中脘、气海、天枢、大横穴。推大椎穴,揉攒竹、太阳穴,敲百会穴,推、按心俞、肺俞、脾俞、长强、手三里、足三里、神门穴等,能清内热,通便秘,宁心神,祛烦躁,平肝火。手法的轻重缓急,应根据患者的虚实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