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伤科按摩学(中华传统医学丛书)
10824800000015

第15章 背、腰部常用俞穴

大椎

部位在第7颈椎棘突下陷中。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痛,瘫痪等。

归经属督脉。手、足三阳,督脉之会。

手法揉、压、搓。

身柱

部位在第3胸椎棘突下陷中。

主治腰、脊强痛等。

归经属督脉。

手法揉、压。

命门

部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陷中。

主治腰、腿痛,遗尿,遗精,阳痿,白带,盆腔炎,脊柱炎,肾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归经属督脉。

手法揉、压、搓。

腰阳关

部位在第4腰椎棘突下陷中。

主治腰、骶部疼痛,下肢瘫痪,月经不调,遗精,阳痿,慢性肠炎等。

归经属督脉。

手法揉、压、搓。

腰俞

部位在第4骶椎下,骶骨裂孔中。

主治月经不调,腰痛,骶尾痛,尿失禁,下肢麻痹等。

归经属督脉。

手法揉、压、搓。

长强

部位在尾骨尖端下5分处。

主治腹泻,便秘,脱肛,阴囊湿疹,阳痿,精神分裂症等。

归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

手法揉、压、搓。

心俞

部位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处。

主治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归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手法推、揉、压。

肝俞

部位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处。

主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胃病,眼病,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月经不调等。

归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手法推、揉、压。

脾俞

部位在11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处。

主治胃炎,溃疡病,胃下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肝炎,肠炎,贫血,肢体乏力等。

归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手法推、揉、压。

胃俞

部位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处。

主治胃痛,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溃疡,胰腺炎,肝炎,肠炎,食欲不佳,失眠,腰、背痛等。

归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手法推、揉、压。

肾俞

部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处。

主治肾炎,肾绞痛,肾下垂,腰痛,遗精,遗尿,阳痿,月经不调,耳鸣,耳聋,脱发,贫血,腰部软组织损伤,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归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手法推、揉、压。

大肠俞

部位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处。

主治腰、腿痛,骶髂关节痛,肠炎,便秘等。

归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手法揉、压、拨。

关元俞

部位在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处。

主治慢性肠炎,腰痛,糖尿病,盆血,慢性盆腔炎,膀胱炎等。

归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手法揉、压、拨。

膀胱俞

部位平第2骶后孔,背正中线旁开1寸5分处。

主治腰骶痛,坐骨神经痛,腹泻,便秘,糖尿病,生殖、泌尿系统疾病等。

归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手法揉、压、拨。

白环俞

部位平第4骶后孔,背正中线旁开1寸5分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骶痛,子宫内膜炎,肛门疾患,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归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手法揉、压、拨。

次髎

部位在第2骶后孔中。

主治腰骶痛,坐骨神经痛,月经痛,盆腔炎,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归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手法推、揉、压。

膏肓

部位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主治上背痛,颈、项强痛,神经衰弱,久病体弱等。

归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手法揉、压、拨。

志室

部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主治肾炎,腰痛,遗精,阳痿,前列腺炎,小便不利,水肿,下肢瘫痪等。

归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手法揉、压、拨。

腰眼

部位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8分处。

主治腰、背酸痛,臀腿痹痛、麻木,下肢痿软无力等。

归经奇穴。

手法揉、压、拨。

秩边

部位在第4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臀肌劳损,下肢瘫痪,肛门和生殖器疾病等。

归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手法揉、压、拨。

居髎

部位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之中点。

主治腰、腿痛,髋关节酸痛,骶髂关节炎等。

归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跷之会。

手法揉、压、拨。

环跳

部位股骨大转子与骶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主治腰、腿痛,偏瘫等。

归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之会。

手法揉、压、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