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823400000097

第97章 行之以忠

“原文”

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

“译文”

子张问执政。

孔子说:“身居官位不懈怠,施行政事尽忠诚。”“故事”

无私无畏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春夏之交,孔子升任鲁国大司寇。

刚一上任,人命案件层出叠见。第一天,大司寇孔子就遇上了三桩积存下来的杀人案。三个杀人犯皆于当日被捉拿归案,审清问明,画供之后,被打入死囚,听后发落。

第一桩案件是李大虎杀人案。

大夫李森的儿子李大虎因与赵泗之父赵良老汉发生口角,其劣性发作,一怒之下,杀死赵良。

当晚,李森大夫找孔子,为儿子说情,请求为自己的独生子留条生路。

孔子说:“你我是同窗好友,少儿之时,我家贫困,你时常给我帮助,咱兄弟之间是有深情厚谊的,丘终生难忘,亦会厚报。只是在这件事上,不便通融。李兄静思,你我都是国家的大夫,都被人称为君子。如果咱二人因私枉法,不都变成‘伪君子’了吗?况且,国法也不允许啊!”

“难道学弟真的拒情?”李森大夫问。

“无可奈何呀!”孔子不太自然地回答。

第二天,叔孙大夫亲赴大司寇府为表侄李大虎讲情。孔子说:“叔孙大夫是国家重臣,又与李大虎是亲戚,如不是人命关天,自然可以从轻发落。对李大虎这样的杀人犯如不处死。你我怎向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交待?”

叔孙大夫问:“莫非夫子真要拒情了?”

孔子难为情地回答:“实不得已,大人海涵!”

第二桩案件是鲁都财主陈大富的儿子陈欧根逼债杀人案。

陈财主向大司寇行贿1000两纹银,欲挽救儿子的生命,孔子当即拒贿。

第三桩案件是鲁都南郊地痞侯发为霸占邻村的岳秀娥害死岳秀娥丈夫案。

侯发的父亲侯敬于儿子被打人死囚的第二天夜里,去大司寇家里求情,并送一名17岁的姣貌丽质的少女,提出以她换取儿子的一条命。孔子怒斥侯敬的可耻做法,并当面拒色。

孔子上任大司寇的第七天上午,在曲阜西门外,将杀人犯李大虎、陈欧根、侯发验明正身,依法斩首示众。

“拒情、拒贿、拒色!上任‘三拒’,真了不起!”

“无私无畏,为民除害!”

“清官孔子!孔子清官!”

赞语传遍了鲁国城乡。

称职的贸易代表

1923年5月,柯伦泰被任命为苏联驻挪威全权贸易代表。当时,苏联国内急需大量食品,柯伦泰奉命与挪威商人洽谈购买鲱鱼生意。挪威商人十分清楚苏联的情况,想乘机捞一笔,索价昂贵,柯伦泰竭力与其讨价还价,无奈双方距离较大,谈判陷入僵局。柯伦泰心急如焚,怎样才能以较低的价格成交呢?她苦思冥想。这天她又与商人会晤,以和解的姿态,主动做出让步。

她十分慷慨地说:“好吧,我同意你们提出的价格。如果我的政府不批准这个价格,我愿意用自己的薪水来支付差额。”挪威商人被她的态度惊呆了。

柯伦泰继续说:“不过,我的工资有限,这笔差额要分期支付,可能要支付一辈子。如果你们同意的话,就这么决定吧!”挪威商人从未听过这样的事,也没有见过这样全心全意为国效力的人。他们为她的言语所感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后,挪威商人终于答应降低售价,签订协议。

凭着柯伦泰的忠诚和才干,她赢得了苏联人民的信任,第二年被任命为驻挪威全权大使,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大使。

在工作中,人人都应该有一种牺牲奉献的精神,这样才能将工作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