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823400000088

第88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过:“人若没有长远打算,必定会有眼前忧患。”

“故事”

观鸟悟道

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春夏之交的一天,孔子带着南宫敬叔乘马车去东周都洛邑(即洛阳)考察文物学礼乐。

34岁的孔子已办私学4年,他几乎把自己所有活动都与教学联系起来。

孔子把往返之途作为学校。晓行,师徒观赏异国平原、山河、村庄、城镇等自然风光;夜宿,询问百姓当地风俗及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一天中午,马车来到一座山下。孔子坐在车上看到几人忙着张网捕鸟,感到有趣,遂让车夫停车休息,以便细观。师徒看了一会儿,南宫敬叔对每次收网只捕一些带黄口的幼鸟感到奇怪,便走至老汉跟前,施礼问:“老伯,你们为何只捕幼鸟而不捕大鸟呢?”老汉说:“小鸟见食便自投罗网,故易捕;大鸟见食旁有网,见网就躲,所以捕不着……”

师徒登车赶路,孔子问:“通过观看捕鸟,你悟出了什么?”

南宫敬叔说:“小鸟贪食上了当,大鸟机警得保全。”

孔子说:“你说的情况是就事论事。从这件事,可以悟出一个道理:贪者遭祸,不贪是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南宫敬叔深受启迪:“对老师的感悟、教诲,我将作为箴言,终生牢记。同时,我还要把今天老师教我观鸟悟道之事告诉我哥哥和同学们。”

不思进取的渔翁

有个富翁去海边旅游,见一渔夫悠闲自在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富翁问:“天气这么好,无风无浪的,你怎么不下海捕鱼?”

渔夫说:“我捕一天鱼能吃五六天,衣食无忧,挣太多的钱有啥用?”

富翁说:“成了大款,你就可以舒舒服服晒太阳了。”

渔夫笑道:“我不是已经舒舒服服晒太阳了吗?”富翁无言以对,快怏不乐地走了。

3年后,富翁又来到海边,有个乞丐伸手向他乞讨:“先生,行行好,可怜可怜我,给点儿吃的吧!”

富翁一怔,认出这个乞丐正是3年前那个舒舒服服晒太阳的渔夫。富翁问:“你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了呢?”

渔夫也认出了富翁,羞愧地低下头,他长叹一口气后说:“先生,我真后悔当初没听您的劝告,我目光短浅,太容易满足。这几年,捕鱼的人多了,人家用的是高科技捕鱼新设备,我那小破船小破网再也捕不到鱼了。”

一个人倘若满足一时的生活无忧无虑而丧失了进取心,该是多么的悲哀,其结局定会和渔夫一样,受到生活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