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823400000080

第80章 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不可以出远门。即使不得已要外出游学,也一定要有确定的去向。”

“故事”

人子以孝为先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晚秋,孔子带领弟子们去了齐国。

虽然时至深秋,却出现了异常天气,两天两夜,连降大雨,田里积了不少水。刚一晴天,孔子一行越过了齐鲁交界处的山脉,只见前面横着一条发源于山区的大河,且有男子哭声从河边传来。孔子一行快速赶到那男子跟前。

孔子下车问:“你是何人,何故伤心啼哭?”

那中年男子蓬头垢面,腰间系着绳子,别着一把利刀,听到有人问话,定睛看了看英武斯文的孔子,长出了一口气,似乎有了一点精神依托,低声自报家门:“我叫邱奇,曾是齐君侍臣。不知先生是?”

孔子说:“我是鲁国的孔丘,带着学生去齐国。”

邱奇一听是孔子到了,忙施礼说:“能与夫子这样懂礼的贤明文人见一面,说说自己今生今世的过错,一切也就满足了。”

孔子说:“邱先生不必客气,孔丘愿闻究竟。”

邱奇说:“我今年40岁,一想起来,就恨自己连续做错事儿。我从小就想着自己一生一定要孝敬好父母,但并没有做到。我一连在外游学就读18年,待学到许多知识回家时,年迈的父母都离世而去,空有满腹文章,一点孝心未尽。人子以孝为先,而我是个一生空有孝心的不孝人啊;第二,我本是个长期侍奉齐国国君的下臣,事事忠于主公,整天守候他身边,多次劝他改正专横淫荡的毛病,国君不仅不当回事,反而警告我,‘再多管闹事赐死’!我是一个无回天之力的废人啊;第三,我很喜欢交际,光挚友就有十余个,我帮他们办了不少事,在他们身上也花了不少钱。可是,上个月我母病亡,妻子偏瘫,我被革职,我的那些朋友,尤其是‘挚友’,不知是怕麻烦,还是怕出钱,在我家连遭三灾之时,竟然连门也不进了。这说明我是个知人不知心的蠢人啊!既然我是个不孝人、是个废人、是个蠢人,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拜请夫子以我的过错警示后人吧!今日偶得与圣人相见,我死而无憾了!”

孔子正欲开口劝说邱奇,不料他转身飞奔至桥中,从腰间拔出利刀,猛一刎颈,栽入河中,被土黄色的急流波涛卷走了。

大家被邱奇的举动惊呆了,急至桥上,面面相觑,悲痛惋惜。

孔子站在桥上,看着从山上流来的奔腾翻滚的河水,深沉地说:“邱奇其人,值得深思。他据所言三件事即去寻死,是不对的,但他毕竟是个严于律己的好人。他说自己有愧于父母的那些话很有道理。作子女的,要牢记父母的年龄,尤其在他们年事已高的时候,既要为他们高寿而愉快,又要为他们高龄不抗病而担忧。做到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出远门则必定有个安顿父母的方法。”孔子逐个观察学生的神色后,重复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停了片刻,孔子若有所思地说:“你们务必记住‘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学问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学好的,学问也不完全是在课堂上学到的。从今以后,你们有可能要跟我游学四方了。谁家中父母年高或者有病,要赶快回家侍候父母。邱奇有句话说得好,‘人子以孝为先’,对父母不尽孝道者,非吾徒也。”

听了老师讲解的道理和劝言,十几个确实需要照顾父母的学生,含泪辞别了老师和师兄、师弟,返程回家。

男孩和他的树

从前,有一棵巨大的苹果树。

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在树下玩耍。他爬树,吃苹果,在树阴下小睡……他爱树,树也爱和他玩。

一天,男孩来到树下,注视着树。

“来和我玩吧。”树说。

“我不再是孩子了,我再也不会在树下玩了。”男孩回答道,“我想要玩具,我需要钱去买玩具。”

“对不起,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把我的苹果摘下来,拿去卖掉,这样你就有钱了。”

男孩兴奋地把所有的苹果都摘下来,高兴地离开了。男孩摘了苹果后很久都没有回来,树很伤心。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很激动。

“来和我玩吧!”树说。

“我没时间玩,我得工作,养家糊口。我们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帮助我吗?”

“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拿去盖你的房子。”男孩把所有的树枝都砍下来,高兴地离开了。

看到男孩那么高兴,树非常欣慰。但是,男孩从此很久没有回来。树再一次孤独、伤心起来。

一个炎热的夏日,男孩终手回来了,树很欣喜。

“来和我玩吧!”树说。

“我过得不快乐,我也一天天变老了,我想去航海放松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用我的树干造你的船吧,你就能快乐地航行到遥远的地方。”男孩把树干砍下来,做成了一条船。

他去航海了,很长时间都没有露面。

最后,过了很多年,男孩终于回来了。

“对不起,孩子,我再也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了……”树说。

“我已经没有牙咬苹果了。”男孩回答道。

“我也没有树干让你爬了。”树说。

“我已经老得爬不动了。”男孩说。

“我真的不能再给你任何东西了,除了我正在死去的树根。”树含着泪说。

“我现在不再需要什么了,只想找个地方休息。过了这么多年,我累了。”男孩回答道。

“太好了!老树根正是休息时最好的倚靠,来吧,来坐在我身边,休息一下吧。”

男孩坐下了,树很高兴,含着泪微笑着……

这是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愿意和爸爸妈妈玩。当我们长大成人,我们就离开了父母,只有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或者遇到麻烦时,才会回来。不论怎样,父母总是支持我们,竭力给我们每一样能让我们高兴的东西。

你也许会想,男孩对树太残酷了,但是,那正是我们所有人对待父母的方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