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823400000050

第50章 小人难事而易说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

“译文”

孔子说:“给君子办事容易,但使他满意则难。取悦他不用正当的方法,他不会高兴。当他用人时,他量才设器。给小人做事难,但却容易博得他喜欢。取悦他可以用不正当的方法,他也会高兴。当他任用人时,他求全责备。”

“故事”

各得其所

在任司空期间孔子妥善处理了鲁昭公的墓葬问题。昭公二十五年,鲁昭公不满季孙氏的专权,起兵计划消灭季平子,但被打败,只好逃到齐国,七年后死在国外。季平子当权,就将昭公埋葬在鲁国国君墓道之南,也就是墓地以外。孔子派人在昭公墓外挖开一条沟,将昭公墓和历代鲁公的墓连在一起。事后,孔子对季平子的儿子执政大夫季桓子解释说:“将国君葬在历代国君墓地外虽然贬低了国君,但是也彰显了自己的罪行,这是不符合礼制的。现在将昭公墓归人历代国君的墓地就可以遮掩你父亲不合臣道的行为。”

此事孔子处理得非常好,将昭公墓划进历代国君墓地,定公当然高兴,季桓子也觉得不错,他的父亲将国君赶跑并将昭公墓在历代国君墓地之外毕竟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当然更高兴的是孔子,他通过这件事维护了鲁国国君的权威。

不久,孔子又升任鲁国主管司法的司寇。

国王的画像

以前有一位国王,他少了一条腿,而且一只眼睛也瞎了,但好大喜功。国王很想将他那副尊容画下来,留给后代子民瞻仰,就请来全国最好的画家。那个画家的确是第一流的,画得很逼真,栩栩如生,很传神,但是国王看了之后很难过,说:“我这么一副残缺相,怎么传得下去!”就把画家给宰了。

国王又请来第二位画家,第二位画家因有前车之鉴,不敢据实作画,就把国王画得圆满无缺,把断的腿补上去,将瞎眼也画亮了,国王看了之后更难过,说:“这个不是我,你在讽刺我。”又把他给宰了。

后来又请来第三个画家,第三个画家怎么办呢?写实派的给宰了,完美派的又给宰了,想了好久,急中生智,画他单腿跪下闭住一只眼瞄准射击,把国王的优点全部暴露,把他的缺点全部掩盖。这幅画国王看了之后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