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种风景的老人
10820400000087

第87章 跑龙套

侯三,元城人,父母都是县剧团的台柱子,在元城方圆百里赫赫有名。一听说侯三父母的剧团来演出了,十里八乡欢声雷动,比过年还要热闹。

侯三父母最大的心病就是没有把唱戏的基因遗传给侯三。侯三不仅嗓子沙哑,任父母如何调治也没能矫正过来。更关键的是身上不带戏,身段笨拙,还经常忘记戏词。父母长叹一口气,说这孩子根本就不是唱戏的料。

这该怎么办啊,侯三自小跟父母在剧团泡大,让他干别的营生也做不来。做职员,敲锣打鼓吹笛子,一坐几个小时,连撒尿的时间也没有,他顶不住。做剧务,丢三落四,忘东忘西。就只好跑龙套。跑龙套跟在别人后面,有现成的步法,踩着锣鼓走,走熟了,还挺适合侯三。跑龙套没台词,最多是主角喊一声众三军,他就答应一声有。或者扮个王朝马汉,跟在包公身后呼应几句。

侯三父母收了10多个徒弟,其中一个女弟子叫玉鲜,原是一个小乞丐,被侯三父母收留。十八岁的玉鲜长得如荷似莲,活生生唱戏的坯子。演旦角,千娇百媚,眼神顾盼迷离,双眸含情脉脉。扮崔莺莺,迈动莲步,翘起兰花指,张郎啊,你个小冤家——,悲戚戚一声清脆婉转的道白,台下掌声赛雨点。扮秦香莲,唱一句三江水洗不尽我满腹冤枉,观众无不眼睛发潮,大骂陈世美。

这玉鲜一是感恩,二是想讨得侯三父母疼爱,要嫁给侯三。侯三父母不答应,说侯三哪里能配得上你这样好的孩子啊。玉鲜一听,跪地不起。侯三父母搀起玉鲜说,没想到侯三还有如此艳福。便极力传授,玉鲜也静心苦练。三年后,玉鲜才艺双绝,尤其水袖功,炉火纯青,终成名伶。

演《铡美案》,侯三师兄刘一彩扮包公,玉鲜扮皇姑,侯三只能扮个张龙或者赵虎。包公声如洪钟,撼震四野,大喝一声张龙赵虎,侯三便双手打拱,应一声:在。

仅仅一个台词。

戏是野台子戏,一年四季走街串巷。这年夏天,在刘庄出了点事。

有个晚上,开戏前是垫戏,先演一个小段儿。侯三正在后台化妆,就听得舞台外面一阵吵闹声,侯三心说可能是遇上地方上的青皮们打群架了。一会儿扭着两个人进来,说有戏子在棒子地里偷情被当地人抓住了。侯三一看,竟然是刘一彩和玉鲜,顿觉脑子里血浆泉涌,手中画笔陡然落地。

在戏班里,名角多为情种,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可是侯三觉着老婆偷汉子,没脸见人,跳到了另外一个戏班,说啥也不和刘一彩同台演出。玉鲜哭啼啼找到侯三,侯三看玉鲜一眼转身就走。

侯三还是跑龙套,还是演《铡美案》。包公一声吆喝,扮赵虎的侯三答应一声:有!

只一个字,气冲霄汉赛霹雳,台下不由得齐声叫好:爽!那声音压过了包公,倒显得原本粗犷豪放、极有爆发力的包公有些娘娘腔了。

元城人爱看《铡美案》,有的人是冲着侯三这一个字的台词去的,你说怪不怪!

后来戏曲不景气,戏班解散。侯三到田里锄地,时不时的大喊一声:有!

把邻居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