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种风景的老人
10820400000005

第5章 元城师爷

县委办公室主任严小楼写得一手好文章。县委书记明天要开会,严小楼一夜之间就把讲话稿写好了,而且很出彩。

严小楼被誉为元城一支笔,是元城八大奇人之一。奇就奇在他做了十几任县委书记的秘书,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县委大院。领导多次和他谈话,要他到下面的局里任职,他都拒绝了。他说自己在县委大院熟悉了,好多的事儿,他协调起来得心应手,换了别人不一定比他强。

领导不信,离开你,地球就不转了?领导把几件事儿交付别人去处理,果然是越处理越乱。只好请严小楼出面,很快就冰消雪释了。

其中一件事,是修路征地,公安部门出动,老百姓也不怕,要到北京告御状,事情越闹越大。严小楼的办法是去村里,和大家说说笑笑,弄清了几个带头人有亲属在事业单位任职,让这几个人的亲属做工作,什么时候做通了再回来上班。

上访事件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这一招,不服不行。

几任县长的施政策略,都是严小楼出主意。有个初来乍到的王县长,不吃这一套,自以为本事通天,处理事务如烹小鲜。建化工园区,严小楼建议在远离县城的废弃砖瓦窑上。好大喜功的王县长不听严小楼这一套,结果被群众举报,牵扯到受贿,栽了跟头。

还有个主管建设的副县长,拉拢严小楼,想去掉“副”字,排挤一把手。其实严小楼已经看出副县长的心思,正想打通其中关节,苦于没门路呢。严小楼劝副县长好好配合工作,等县长升迁了,这把交椅还不是你的?

副县长采取了严小楼的方案,过了半年,县长升任副市长,副县长接任,果然做了一把手。

县里这些事儿,还真的离不开严小楼。

一个开发商在河滩上建别墅,送给县委常委每人一套。严小楼叮嘱县长不能要,切莫留下把柄。过半年,建别墅的事儿被媒体曝光,捅到省里,开发商的后台很快就被查处了。

幸亏听了严小楼的话。县长一阵后怕,对严小楼越发钦佩了。

有一次,省领导来视察,市里通知各县好好招待,并且安排好了视察路线。

听说邻县已经到山东去采购海鲜了,县长恐慌不安,元城是否也去买海鲜?负责接待任务的严小楼倒是悠然,跟县长说,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咱来个“好吃不贵”。

省长来了,严小楼安排的是农家餐,到老百姓家里去,萝卜咸菜臭豆腐。省长吃得有滋有味,还让其他县的领导向元城学习,做勤政廉洁标兵。

省长在农家饭桌上吃饭的照片登在各大报纸上,反响很大。

这一手,绝了!大家不再喊严小楼严主任,称他是“元城师爷”。

一个副乡长跑官,来找严小楼。严小楼说,你不要想歪门邪道,回去栽树吧,你们乡里那么多的荒滩,你把荒滩染绿了,就是你的政绩。

副乡长回去发动群众植树,被省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还有一次春灌,副乡长跳到水里,帮群众浇地的画面也出现在报纸上。副乡长很快就被提拔为乡长了。

新上任的乡长到严小楼家里致谢说,多谢严主任指点。严小楼说,不要感谢我,这都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严小楼要退休了,县里留他做顾问,严小楼不干,执意要退。

临走,推荐了办公室副主任牛大旗接任他的职务。

有些事儿,牛大旗把握不准,就去问严小楼,说您得扶上马再送一程。

每次来,带一只香喷喷的元城贡鸡。

有一次严小楼不在家,牛大旗和严夫人闲聊,问起严小楼的嗜好。严夫人说,他啊,不抽烟,不喝酒,不玩牌,回到家没事儿就去鼓捣他的皮影。

皮影?牛大旗顿感好奇。

严夫人说,就是木偶。严小楼祖上是玩皮影的,严小楼从小爱好这个,下班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玩木偶。

严小楼回来,听了严夫人的话,长叹一声,你吃不上牛大旗的元城贡鸡了。

果然,牛大旗再也不来请教严小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