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绝妙的发明
10820200000033

第33章 隧 道

隧道是建造在山岭、河道、海峡以及地面以下的通道,包括公路隧道、铁路隧道、海底隧道之类,保证了车辆、行人、水流、管线的穿行,从而开拓了交通运输的新天地。

最早的隧道,要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那时,巴比伦人在幼发拉底河下修建了一条900米长的水下人行隧道。到了公元前36年,罗马人在那不勒斯和普佐里之间,开凿了1500米长的婆西里勃道路隧道。而中国的东汉,在陕西汉中开凿了古堡斜道上的石门隧道。

隧道的开凿,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为了防止土石风化和坍塌,或是防止地下水流浸入隧道,就要把周边衬砌起来。为了省去衬砌的麻烦,隧道就多建在坚硬的岩石中。但开凿坚硬岩石十分困难,有什么办法化硬为软呢?古代人还想出了聪明的办法,就是先架上柴火把岩壁烧热,随即往上浇冷水,使岩石热胀后突然冷缩而开裂,这样就便于开凿了。

最早的铁路隧道,是英国于1826年修建的770米长的泰勒山隧道。随后,英、美、法各国相继修建了大量铁路隧道。1872~1881年,历时9年修建的圣哥达的双线铁路隧道,穿越阿尔卑斯山脉,长达14998米,是19世纪最长的铁路隧道。

20世纪的日本,铁路隧道最为壮观。1974年,建成了长18675米的新关门海底双线铁路隧道;1981年,又开凿了世界上最长的山岭铁路隧道——大清水双线隧道,长达22228米。而连接本州与北海道的青函海底隧道,长达53850米,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铁路隧道。

中国第一座铁路隧道,是台北至基隆的狮球岭隧道,修建于1887~1889年。八达岭铁路隧道,由詹天佑设计,1908年竣工,它全长1091米,从长城脚下穿过燕山山脉,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座越岭铁路隧道。

关于水下公路隧道,世界各国有不少的建树。1927年,美国在纽约修建了穿越哈得孙河的霍兰公路隧道;1934年,英国在利物浦修建了穿越默西河的公路隧道;1941年,荷兰在鹿特丹修建了穿越马斯河的公路隧道;1970年,中国在上海修建了穿越黄浦江的公路隧道,而埃及,1981年修建了穿越苏伊士运河的公路隧道——“哈姆迪隧道”。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水下公路、铁路隧道超过100座,算长度以日本居首,论座数以美国最多。修建穿越水域的水下隧道,与修建跨越水面的高架桥相比,它有许多优点:既不妨碍水上和地面交通,又不影响河流两岸、港口的资源利用和开发。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隧道的修建,使人们在穿过高山峻岭,跨越江河湖海时,变得如履平地,同样也使交通的触角伸得更远更广,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