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绝妙的发明
10820200000016

第16章 电子商务

互联网在1969年出现以后,很多计算机专家都开始尝试用互联网发送信息。1971年,N科技公司的美国工程师雷·汤姆林森发明了含有“@”标记的电子邮件。20世纪80年代,美国工程师大卫·克罗克开始将电子邮件进行商业应用,他获得了两项国家电子邮件系统的专利。电子邮件的出现和运用,不但方便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和交流,也使得商业信函无纸化成为可能,这大大降低了人们进行沟通的成本。电子邮件和“P2P”即时通讯软件目前是电子商务的通讯基础,如今很多门户网站都提供此类服务。

熟悉传统商业流程的人,不难理解“发包”这个概念。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如果我们有一项任务需要完成,可以将其转交给他人去解决,而收到此任务的人,未必会自己去独立解决,他可以将任务继续转交给另一人或另一个组织来完成。据此,便出现了我们俗称的“大包”、“二包”、“三包”……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何任务最先接受者自己不去解决?又为何“大包”不直接发单给“三包”,要通过“二包”?

这两个问题其实反映出在传统商业运作流程中易出现的两种情况,其一是由社会分工所促成的“竞争门槛”,其二是营销渠道阻滞所促成的“佣金制度”。这两种现象都和信息不对称有关,而它们均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的成本。曾被誉为“互联网革命中最伟大的思考者”的美国作家克莱·合基在其《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一书中提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分享与合作的工具终于交到了个体公民的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和别人一样多的信息。他提倡一种消除中间环节的商业模式,一种去除繁文缛节的生活方式,一种能够在未来像“流体”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运行的社会新模式。

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时代,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克莱·合基的这种梦想。在未来的信息社会,自由将无所不在,而“二包”和“三包”将有可能面临命运的终结,甚至在某些行业,传统商业发包模式都有可能彻底终结。经由网络这种媒介,看不见的可以变成看得见的,需要者可以直接找到供给者,外贸客户能够很快跳过中间商找到厂家……电子商务能够使得商务流程变成更加简单,商品的价格也因此变得更加低廉。1995年9月4日,美国人皮埃尔·奥米迪亚在加州创建了一家拍卖式购物网站。1997年9月,他将公司正式更名为“eBay”,其口号是成为“世界的网上购物市场”,它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上拍卖市场。2002年,eBay网以15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世界上最大的网上第三方支付公司“PayPal”,业务获得长足的发展。2009年,eBay网实现净收入87.27亿美元,净利润达23.89亿美元。目前,eBay网在全球电子商务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亚马逊网、Marketplace网、Yahoo拍卖网,以及阿里巴巴网。

阿里巴巴网由原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外语教师马云于1999年3月创立。马云在创立阿里巴巴网后,当年就引入了包括高盛在内的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00年1月,日本软银又向阿里巴巴网注资2000万美元。此后阿里巴巴网不断获得风险投资基金的青睐,它后来获得过一笔高达8200万美元的注资。目前,阿里巴巴网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B2B”电子商务网站。2003年,阿里巴巴网又投资成立了淘宝网;2005年底,美国雅虎公司以10亿美元外加中国雅虎换得阿里巴巴网35%的股权。

互联网从万维网出现到今天,才不过二十年的时间。就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电子商务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选购精美商品。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刘俊生介绍,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平均增长率逾70%,是我国GDP平均增速的十倍左右。2002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1809亿元,到了2006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而在这种发展变化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模式创新、转型与升级。

人类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便利,一项项交通能源的发明,更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便捷,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