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老师的承诺
10814800000029

第29章 心血

红石市群众艺术馆文学创作辅导干部王文艺,接连收到寄自一个偏僻山村的来稿,作品出自一位20多岁的青年之手。王文艺细读了几遍,觉得那青年精神可嘉,但才气平平,若是推荐到所在乡镇文化站,发展为群众文化创作骨干还差不多,距市级重点作者,差老远啦。王老师名气虽大,人却很热心,他想起自己当年在农村没人管没人问,冲杀拼搏到市馆,耗去了他十几年的锐气,多难,于是就给那作者所在县的文化馆写信,希望他们能辅导这青年,备不住有前途。这事情一过半年,王大老师也就把它忘记了。

这天,他正张罗编馆办刊物,那小青年竟从百余里外找上门来,要跟王老师面谈。王文艺颇为难地摇头:“我把你推荐给县馆,你应当找他们。”“老师,您不大了解我的情况。我是个刑满释放人员,又不想隐瞒那段历史,可背上这包袱,到哪里都瞧不起。后来,我看到您发表的小说《趋光》,写的是一位作家关怀失足青年的事,虽是文学作品,可它仍然能体现作家的处世方式呵,所以,我认定您能救我,才执意要搞文学,并且一定要拜您为师,请您一定不要嫌弃我。”说完,竟趴在地上磕起了头!

“使不得,快起来!”王文艺慌忙把他拉起,“可是,你离我这么远,交通又不便,通次信都得个把月,哪年哪月才能见效果?”

“老师,我干脆说了吧,我犯的案子是诈骗案,从犯;判6年,我表现得好,减到两年,喏,这是释放证。”对方双手把释放证递过来。

王文艺被眼前这个诚实的诈骗犯深深地打动了。小伙子不隐瞒过去,正说明他有勇气同昨天的自我彻底决裂,难道不应当伸出友谊的手拉他一把?他说:“好吧,你先到我家,咱们细谈。”

小伙子叫房金伟,五道沟村人,前几年随人搞皮包公司,骗了南方某公司的巨款,被人起诉,全班人马一窝端进了监狱。他爱好文学,主要是受了王文艺那篇小说的感染,流够了泪,小房想,文学这么有魅力,可以拯救我一个失足人的灵魂!于是,他就埋头写了许多,这才认识了王老师。

王文艺家境不好,老婆去年又恋上一个大款,把本来为数不多的积蓄席卷一空,跟着人家跑掉了;现在,他独身,只一个女儿在外地念大学。王文艺对小房说:“金伟,你先在这儿住几天,我尽力帮你启蒙。”房金伟为难地说:“老师,我身上只有35元6角钱,还要留下回程路费,拜师酒都没能力请呢。”王文艺笑了:“你甭管那么多,我看你家中农活不忙,若不嫌粗茶淡饭,咱们俩将就。”于是他白天上班,房金伟在家读书,习作;午间、晚上,王老师便给他分析作品,指出他的进步和不足。几天工夫,房金伟真的是上了个档次!

“老师,您看我行吗?”

“咳,我险些漏掉了一个人才。”王文艺感慨系之,“小房,我决定了,两年内让你独力发表作品!”

房金伟呜呜地哭了:“老师,您待我这么好,我认您当干爹吧。”

王文艺道:“我不喜欢那一套,只要你努力学习,早日成材,比什么都好。”

原来,房金伟也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他的母亲美貌而有才华,是全大队的人尖子,20世纪70年代,一直担任大队妇女主任;而房金伟的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民办教师,人长得也丑,夫妻俩便经常发生争吵。就在小金伟5岁那年,他母亲与父亲离婚,去向不明。后来,房金伟父亲续娶,他与继母处不到一块儿,时常出现一些龌龊。这次房金伟到市里来,从王老师身上得到了一种失去了许久的温暖,因此,他希望能在市内找点活儿干,哪怕出苦力也中,这样便可以随时向王老师请教。

王文艺认真地想了想,小房一个山里孩子,找工作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便道:“容我慢慢帮您想办法,找到了算,找不到,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啥时住够了你啥时走,我绝不可能赶你走,如何?”

房金伟就在王文艺家一住两月。

这天,王老师下班回家,路过附近的市场,打算买点菜。忽然,看到前面围了一堆人,他好奇地向人群中瞥了一眼,不由呆住了;一个膀大腰粗的中年人,正劈手揪住房金伟的脖领儿,嘴里骂骂咧咧,小房的脸被脖领勒成猪肝色,鼻子被打破,造了个满脸开花!

王文艺顾不上多想,分开众人,挤到中年汉子面前:“这位师傅,有什么话好说,别打人哪!”

汉子说:“他骗了我800元钱,好几年没找到,今儿不还,我废了他!”

原来如此。王文艺把汉子请到家,打酒买菜,陪着小心说:“这孩子不是躲你,确实是摔了跟头。我与他非亲非故,但我愿拉他一把。假如你能宽限几天,下午我领你去我单位,立个字据,半年内扣我的工资还你。”汉子一想,怎么说也有了日期,便应允了。

解了这次围,小房对王老师越发感激,东西写得更勤,家务活也干得十分认真,王文艺不住嘴地夸他,夜深躺下,总给小房讲很多做人的道理。

六月,市里流行“乙肝”,房金伟肚子难受了几天,到医院一检查,他染上了乙肝病!这病可是能传染的!住院?一无资金,二无床位。房金伟泪眼婆娑地对王文艺说:“老师,我还是回家去养病吧,别传染了您。”王文艺道:“那你传染谁好?山里条件更差,你带回这样的病去,继母更烦了。”结果,两个人都染上乙肝,折腾了一个多月,又花去王老师不少钱,好歹才算没事。

一天,王文艺回家,看到房金伟对着稿纸发呆,以为他的病没好利索,就关切地询问。小房说:“我今日在街上遇到一个家乡人,他捎信说,我生母来信啦,他在黑龙江的漠河,如今得病很重,想最后看我一眼。想起当年她抛弃我那种狠心,我不应当去看她。您说呢,老师?”

王文艺道:“再不对,也是你母亲,何况又是病重。你应当去看看,地址有了吗?”房金伟说:“有了。”“我知道你愁路费。这样吧,我给你一点点钱,你节省着花,好歹去一趟。这几本书你带上,路途中认真读读。”

房金伟接过钱,说:“老师,这钱我一定加倍还你。”

王文艺道:“我顶讨厌这话。若是为了你还,哪赶上我不借给你,多保险?走吧,愿你早日回来。”

房金伟这一走便杳无音讯。文友们问王文艺,你那弟子何处去了?接着便笑他老实可欺。王文艺只是笑笑,“小伙子挺有灵气,相信他将来定会出息成人才。至于他现在何方,我不关心,我坚信他绝不可能负我!”

一晃又是三年。王文艺仍然默默地在群众文化战线上工作。好容易盼到单位要分给他住房,偏偏赶上住房制度改革,已不可能如从前那样免费供应,他分到的房子需他自己集资3万元。王老师没有积蓄,只好咬紧牙关,向亲友们借。钱是硬头货,借起来谈何容易!计划没达到一半,他已搞得精疲力尽,口舌生疮!

王文艺着急上火,领导、同事聚在他办公室,也纷纷讥讽他辛辛苦苦,瞎忙,这年头没钱便是没脸。王文艺心里酸,低着头不答话。正在这时,门开了,进来一位西装革履的青年,王文艺双眼一亮,是房金伟!

“老师,您一定在为这不争气的弟子懊悔、担心吧?这几年我因干一件大事,不便跟您联系;今天,我回来,为的是报答您的恩情!”说着,把密码箱打开,抽出三捆钞票:“我老师的房钱,学生代他交付,请验验是不是假钞吧!”

真是一语惊四座。王文艺慧眼识英才,春种一粒米,秋收万担粮,收下房金伟这个高徒,关键时刻起了作用!无数艳羡的目光立刻投向这位少言寡语的中年汉子,都说他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王文艺领房金伟回到自己家,买了酒菜,师徒对酌。他问:“金伟,我问你,干什么挣这么多钱?”

房金伟说:“老师,除了您,我绝不可能再跟第二个人讲实话。这钱是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得来的。”

房金伟入狱前,跟几个人合伙办了家皮包公司,专干“对缝儿”的生意。可对缝儿这机会极难得手,他们不惜血本,到广州参加了一次交易会,凭着公章,骗取了一些货主的信任,同意让他们在北方为其产品代销。房金伟的头儿十分狡猾,他欲擒故纵,起先代销时,只答应每家给代销千余元的,对方要求多加一点,他这困难那困难地百般推辞,产品到手后,很快销完,把款及时寄去,合作单位十分满意,都晓得这家公司讲信誉。这边见已骗到信任,时机成熟,马上答应代销大批货,一家几万乃至十几万。这大宗产品骗到手,他们立即以最快的速度低价销出,然后却把钱吞掉,人员分散藏匿……谁知受害单位竟联合起诉,把他们送进了监狱。头儿知道,怎么也得判刑,事先已把一笔巨款秘密存在外地,等骗子们陆续释放后,各人分得赃款若干……

听完房金伟的叙述,王文艺老师突然泣不成声:“真没想到会是这个样子。金伟,算我看错了人,这钱我十天内一定吐出来还你,今后我们互不往来!”

“老师!”房金伟“扑通”跪在地上:“您看错了人,我却没看错。我等到那笔赃款取出来后,立即向公安局报了案……这笔钱,是我母亲出车祸的赔偿金,刚才,我撒谎的恶习不改,又编了最后一次谎话,目的是考验一下老师您哪。老师,这次,这一生我都不想离开您,您一定要收留我,就算不是搞创作的料儿,我也要向您学习如何做人!”

从此,每天早晨和黄昏,人们都会看到王文艺带着他的学生,在街头卖馅饼,他们生意特红火,连带娃娃的妈妈,也愿意让孩子吃几口王老师的馅饼,说是能沾上点正气,长大做个王老师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