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老年养生诗话
10812800000050

第50章 吴敬梓与心性猝死

浩荡天无极,潮声动地来。

鹏溟流陇城,蜃市作楼台。

齐鲁金泥没,乾坤玉阙开。

少年多意气,高阁坐衔杯。

吴敬梓(1701~1754年)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时,就写下这首《观海》诗,如果不是中年猝死,相信吴敬梓留给后世的,除了《儒林外史》外还会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一位名叫金兆燕的友人写给吴敬梓的挽诗,令我意识到,只活了54岁的吴敬梓死于“猝死”,而且很可能是属于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猝死。

孟冬晦前夕,寒风入我院。

独客卧禅关,昏灯对牟尼。

忽闻叩门声,奔驰且惊疑。

中衢积寒冰,怒芒明参旗。

踉跄至君前,瞪目无一词。

左右为余言,顷刻事太奇。

今晨饱朝餐,雄谈尽解颐。

乘暮谒客归,呼尊卮一酹。

薄醉遂高眠,自解衫与綦。

安枕未终食,痰壅如流澌。

圭匕不及投,撒手在片时。

幼子哭床头,痛苦遭鞭笞。

作书与两兄,血泪纷淋漓。

仲兄其速来,待汝视楄杝。

伯兄闻赴奔,何日发京师?

擗踊如坏墙,见者为酸嘶。

燕也骨肉亲,能不摧肝脾!

通过这首诗详尽的叙述,不难发现吴敬梓的突然死亡有这么几个特点:(1)吴敬梓平素身体比较健康,至少没发现患有什么大病。(2)去世这一天,他的生活与往日没什么异常,早餐吃得很饱,和往日一样健谈、爱开玩笑,然后出门去会客访友,直到天黑才回来。(3)睡觉前吴敬梓饮过一杯酒,虽然微有醉意,但神志清醒,解扣脱衣全是自己动手,未让别人帮忙。(4)发病很突然,而且距离入睡只有不到一顿饭的时间。(5)发作时的症状主要是喉咙有嘶鸣音,口腔里有黏痰,呼吸困难。(6)病情迅速恶化,医生没来得及抢救、投药,病人就已经停止了呼吸。

再看看《辞海》为“猝死”所作的定义:“猝死,亦称‘急死’。外表像健康的人,因体内潜在的进行性疾病,可在某些外因(如激动、疲劳等)的作用下,或没有外因,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死亡。最常引起猝死的原因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用此定义与前述六个特点两相参照,吴敬梓死于心性猝死基本无疑。外出拜访朋友整整奔忙了一天,回家后兴奋劲儿仍没过去,又喝了一杯酒,才躺下。激动、疲劳、喝酒这些外因全都具备。而且,突然发病于入睡后一小时左右(“安枕未终食”),与现代临床医生对睡梦中心性猝死患者的表现完全符合。

国内外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猝死已成为当前人群健康保健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由于许多研究都证实猝死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因此,猝死的防治与冠心病的防治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凡四十岁以上、肥胖、爱抽烟、喝酒,且伴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心电图ST-T波改变的患者,均应提高警惕,以避免猝死的发生。事实证明,只要防患于未然,猝死不仅可以预先防止,一旦发生也是可以抢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