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欧洲古堡游
10812700000040

第40章 哈姆雷特的城堡卡隆堡

城堡简介

卡隆堡城堡最早建造于1420年,建造之初是为了对付当时非常猖獗的海盗,以保护来往船只的海上运输安全,因此被建造于丹麦西兰岛最北端的赫尔辛约市(Helsingor),波罗的海出海口之一的欧尔松海峡最窄的出口处,城堡也因此被命名为“克罗”,意为“角隅”。后来丹麦的国王腓特烈二世(FrederickⅡ)看中了这个高墙深壕、环境优美的城堡,决定将城堡改建成他的宫殿,建筑工程从1574年持续到1585年,整整花费了11年的时间方告竣工,改建城堡所用的资金则全部依靠向经过欧尔松海峡的船只征收通行税而来。建成后的城堡用沙岩石建成,四周以红砖墙环抱,现在一色的铜屋顶已经被铜锈覆盖现出翠绿色,十分抢眼,城堡的改扩建工程聘请了当时荷兰的建筑师完成,因此建成后的城堡带有当时荷兰的建筑特色,即便到了今天也算得上北欧最精美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宫殿。建成后的城堡更深得腓特烈皇帝的喜爱,遂为其命名为卡隆堡,意为“王冠之宫”,并下令严格禁止任何人使用原来的名称。可惜他也只在此享受了3年,便于1588年去世。即位的克里斯钦四世也很喜爱这座古堡,经常在此居住。

在1623年,城堡发生了一次大火,宫殿及宫内的许多设施都被毁,惟一幸存的是城堡内的教堂,这次被毁使得城堡损失惨重,而且当时丹麦刚刚结束了历时三十年的战争,国库空虚,财力匮乏,但克里斯钦四世不顾臣民的反对,动用了大量资金对城堡进行修复,修复工作到1637年完成。这次修复后,城堡内建筑的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城堡的屋顶也由原来的螺旋形改为尖顶,并且加入了一些巴洛克建筑元素,使得整座城堡成为混合了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建筑。卡隆堡的第二次劫难则在“北欧战争”期间,瑞典人于1658?1660年占领卡隆堡,将宫内物品洗劫一空。

到腓特烈四世国王(1699?1730)统治时期,加强了卡隆堡宫周围的防御工事,城堡外围防御用的火炮就已有超过二、三百年的历史,而且宫殿本身也不断被加固。而当时考虑到王室的安全,从国王的卧室、宴会厅等重要的房间都有通到地下工事的秘密暗道,遇有紧急状况时,国王和那些贵族可以直接通过这些暗道来到地下工事,并由此遁逃至他处。不要小窥城堡下的地下工事,除了能够使国王“地遁”外,卡隆堡宫的地下工事还可轻松容纳几千名士兵。战争吃紧的时期,士兵可以在工事内训练和驻扎,并且利用城堡的箭垛、望塔等,有效地抵御外敌。另外,城堡内更有许多贮藏咸肉腌鱼的食物储藏库,即便被敌人围困也足够他们抵挡很长时间。而为了激励战士,国王还在地下信道中修建了一座雕像,雕像刻画的是一位身着戎装,右手按剑而寐的战士,他就是著名的“丹麦的霍尔格”。相传霍尔格是丹麦历史上抵御外敌的一名著名勇士,为国王立下过赫赫战功。后来即使国势已经稳定,他仍十分警惕,即便是睡觉也要手扶宝剑,随时准备拔剑卫国。现在卡隆堡已经成为收藏大量古代挂毯和油画的博物馆,并且保存着历代丹麦国王的王冠、珠宝,金碧辉煌的大厅依然保留着当年丹麦王国鼎盛时期的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