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欧洲古堡游
10812700000019

第19章 关押基督山伯爵的城堡紫杉堡

……唐泰斯站了起来,目光自然而然投向小船驶向的那一点,在他前方200米左右的地方,他看到矗立着一座黑森森的险峻的危岩,阴沉沉的紫杉堡有如层层相叠的燧石,耸立其上。这古怪的形状,这座监狱,它周围笼罩着的阴森恐怖的气氛,这座堡垒,三百年来使马赛流传着悲惨的传说,如今猛然呈现在唐泰斯面前……

—《基督山伯爵》

城堡简介

这便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中的主角唐泰斯即将要被投入位于紫杉堡中的监狱前看到的城堡。城堡的名字直译便为紫杉城堡,它位于马赛西南2海里外的小岛上。如今站在马赛的海滩就可以看到海中有一个四周岩石像斧劈刀切的若隐若现的小岛,岩石上矗立着一座有三个塔楼的城堡,这就是经历过多次硝烟战火,又被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里描写得神秘诡异的紫杉古堡。信步由小岛粗糙的岩石和沙石建成的古堡中,听着海鸟的鸣叫、呼啸的风声与潮水拍岸的声响,很快便将人们带到如梦似幻的小说情境中,苦挨牢狱之苦的人们那因为郁闷不平而扭曲的脸仿佛就在眼前。

城堡的前身是16世纪法国国王为了防御西班牙的侵略而修建的要塞。后来因为比利牛斯条约的签订,局势缓和,城堡随后便一直作为监狱,主要用于关押那些重刑犯和政治犯。路易十四执政期间,这里也成为囚禁新教徒的监狱。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这里就完全变成封建王朝镇压的强力工具。自1580年关押第一名囚犯至此,城堡在几个世纪内共囚禁了3 000多人。不过直到19世纪,大仲马的小说《基督山伯爵》和后来法国小说家亚历山大·杜拉的《铁面人》发表后紫杉堡方才名声大噪。

紫杉岛面积不大,全部由石灰岩组成,通往城堡的路径在小岛上曲折迂回,关隘重重,在石阶尽头便是紫杉堡,穿过城堡前面积较大的平台,走过吊桥方可进入城堡内部。城堡以石材和灰沙建造而成,正中是一个小天井,围绕天井的城墙四壁上的引水沟在雨季会把雨水收集起来,这些雨水将成为岛上重要的饮用水储备。天井四周则是牢房,共有30余间,分为三层,每个牢房上都有名牌,记载着这里曾经关押过的重要人物。事实上这些名单根本不应该有唐泰斯的名字,更不要说铁面人了,因为小说只是小说,可是还是有很多游客笃信大仲马的那些故事,不过也正是这样近乎迂的执着才让城堡的游览过程增添了不少趣味,所以“善解人意”的城堡监护者特别建造了两套牢房。一套位于一层楼的旋梯旁,有一扇门面朝天井,似乎与其他的牢房一样,只是多了一条小说中提到的给唐泰斯带来希望的通道。其实这样的逃跑计划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因为紫杉堡是按照中世纪城堡的规模兴建,城堡的墙壁坚硬而且非常厚,城堡之外又是悬崖和大海,真的能逃出城堡也未必能幸运地越过海洋,正如同那些了解紫杉堡的人们所说,大海就是紫杉堡外的坟场。所以对于基督山伯爵的幸运我们也只能一笑置之,而不必深究了。从旋梯爬上天井对面的二楼就到了关押铁面人的牢房,牢房的名牌上醒目地提示着游客,这里就是关押铁面人的地方,房间同样狭小阴暗,寒气逼人,似乎还能感受到曾经被囚禁于此的犯人的怨恨与悲恸。如此在幽暗的城堡内游荡一阵,被那种阴郁的气氛包围久了,真的很难想像外面竟然就是波光粼粼的美丽地中海,还有绵亘在山冈上的繁荣马赛。

1953年,法国政府将紫杉堡定为国家历史文物财产,并且对它进行了维修和管理。或许是因为只有亲身到过紫杉堡的人才能体会到大师敏锐的挖掘灵感的触角以及非凡的想像力和出色的表达能力,所以多少年来这里一直不断地吸引着大仲马的书迷们前来参观。

周边漫游

马赛 法国第一大港口城市,也是法国最古老的城市,与北非关联密切,所以带有浓厚的异国风情和活力。城市中保存着许多窄小的街道以及18世纪的建筑。

宗教建筑 如同历史上许多繁盛的城市一样,宗教建筑也是马赛城市中不可缺少的,最著名的就是圣维克多修道院与圣母守望院。圣维克多修道院是一座新拜占庭的教堂,建造于19世纪中期,以教堂内的金箔圣母像闻名。圣维克多修道院是一座历史较悠久的宗教建筑,修建于11世纪。现在每年2月2日还会吸引许多信徒为了纪念圣玛德琳特意来此朝圣,届时还可品尝到著名的船形小点心—玛德琳蛋糕。

马赛美术馆 收藏着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许多记录了马赛历史的艺术品,包括罗马时代的马赛、中世纪马赛市规划图等。除重大节日外每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