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儿童育养热点问题解答
10792300000125

第125章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小儿肥胖

中医认为,小儿肥胖症关键在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职,一般常见有两种症类:

1.痰湿体肥

症状表现:体肥而多食,动则气促,易于疲乏。

治疗原则:由于嗜食肥甘,停滞生湿,脾失健运,浸渍肌腠、酿结为痰。治宜健脾化痰燥湿。

药方:法夏、茯苓、枳实、白术各9克,厚朴5克,大腹皮、麦芽、焦山楂各10克,陈皮3克,清水煎服。

如湿重便溏可加猪苓、泽泻各6克,同煎。本方为燥湿化痰之剂,每天一服,连进两星期。

2.气虚体肥

症状表现:形体虽肥,气化不足、行动迟缓、体肥色白,肌肉按之绵软。

治疗原则:由于脾胃气虚,治宜健脾益气,用香砂六君汤加味治之。

药方:木香、砂仁、法夏、神曲各5克,党参、白术、云苓各9克,陈皮、炙甘草各3克,生姜3片,大枣3枚,清水煎服,每天一服,连进两星期,至形体结实、疲乏消失之后停药。

气虚体肥如为食后倦怠、小便频多又为中气下陷之征,可用补中益气汤:黄芪、白术、党参各9克,陈皮、升麻各4克,柴胡6克,当归3克,炙甘草3克,清水煎服。